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芦笋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芦笋嫩茎采后细胞透性、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纤维化、木质化等进行一系列探讨。试验表明,芦笋嫩茎采收后,以0.5cm大孔PE薄膜袋包装,2-4℃贮藏保鲜效果最好,15-20d内商品率可达90%左右;在-1~1℃贮藏时间超过10d会出现冻害。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呼吸生理、乙烯代谢、激素水平的变化、酶生理、果实内含物的变化以及贮藏技术等六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猕猴桃采后后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板栗贮藏技术及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影响板栗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板栗贮藏技术及采后生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芦笋嫩茎生长期及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对190mm高芦笋嫩茎的呼吸强度、糖、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芦笋嫩茎顶部的呼吸强度是基部的4倍。采收后,芦笋嫩茎的呼吸强度立即增加到一个峰值,随后在24h内,呼吸强度逐步降低到其呼吸峰值的30%,并保持恒定。芦笋嫩茎顶部的糖含量低于基部,蛋白质含量高于基部。采收后24h,芦笋嫩茎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稳定,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含量增加,谷酰胺、谷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减少。采收后48h,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75%。  相似文献   

5.
芒果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芒果后熟及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当前和今后芒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的采后生理及贮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周志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436-7437,7601
[目的]研究菊苣根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得出菊苣根最佳的贮藏条件,为芽球菊苣的周年供应提供条件。[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法取样,采用直接滴定法进行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参照Bradford的测定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作标准曲线测定可溶性蛋白;统计法计数腐烂率。[结果]在0和-2℃的贮藏条件下,菊苣根中的非还原糖和还原糖含量不尽相同,但总糖的含量(干重)几乎是一样的;两个温度下,菊苣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贮藏阶段差异较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0℃下的菊苣根的腐烂指数越来越大于-2℃下的菊苣根。[结论]-2℃的贮藏条件适于菊苣根更长期的贮藏。  相似文献   

8.
芒果是跃变型水果。采收后果实品质和代谢生理等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从芒果果实的采后品质变化、呼吸强度、乙烯代谢、活性氧代谢、Ca2 对果实后熟的影响、逆境生理及不同采后处理对芒果采后生理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芒果采后和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芒果采后保鲜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葡萄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葡萄呼吸、水分、激素、褐变、脱粒等采后生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简单介绍了葡萄采后主要病害 同时,对葡萄冷藏、气调、保鲜剂处理、生物技术等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芦笋采后品质变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绿芦笋采后在感官形态、生理生化和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兔眼越橘新梢中基因转录和抗氧化物代谢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利用Illumina Solexa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兔眼越橘品种‘粉蓝’新梢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测序数据组装后共获得64 185条单体序列;将其与COG、KEGG、GO、NR和Swiss-Prot数据库比对后发现,共有37 900条单体与葡萄、桃、番茄、蓖麻、毛果杨、草莓等物种的基因具有同源性;基于COG数据库分析后可见,12 559条序列可归属其中,而转录类、复制-重组-修复类、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分子伴侣类位居前列;基于KEGG数据库分析发现,19条抗氧化相关代谢通路中,黄酮类、苯丙素类代谢通路是活跃通路,叶酸类、类胡萝卜素、二苯乙烯类、二芳基庚酸类、姜酚、二萜类化合物的合成通路是部分支路活跃,而其他抗氧化相关通路基本无法产生预期功能成分。  相似文献   

12.
魏云潇  何良兴  谢灵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801-15803
[目的]探讨植酸对芦笋采后贮藏过程中生理变化及酶类的影响。[方法]采用植酸3个浓度梯度(0.1%、0.2%、0.5%)处理芦笋,测定叶绿素、纤维素、木质素、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以及POD、CAT、PPO活性的变化。[结果]植酸抑制芦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延缓木质素、粗纤维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上升,刺激蔗糖含量的升高,有效提高了芦笋CAT、POD和PPO活性,延缓了衰老,保持了绿芦笋的鲜嫩品质。[结论]植酸处理后能较好地保持芦笋的品质,延长保鲜期。  相似文献   

13.
芦笋采收期间,发茎数和产量在4月21日左右和5月中旬有二个高峰,采收后期的产量和发茎数下降,次品率较高;空心笋主要在4月份发生;白芦笋的空心率高于绿芦笋。产量、茎数及地温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空心率与地温显著负相关。维生素 C 含量以开始采收时最低,绿芦笋的维生素 C 含量在4月26日最高,白芦笋的维生素 C 含量采收后期较高,在整个采收期间绿芦笋的维生素 C 含量始终高于白芦笋。粗纤维含量以4月份最低,以后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侍朋宝  陈海菊  常学东  王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45-18746,18749
[目的]得出芦笋汁浸提及芦笋酒发酵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芦笋汁浸提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采用3种不同工艺对芦笋酒进行了酿造。[结果]芦笋汁浸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35℃,pH 4.0,浸提时间8 h,酶用量0.03 g/L,该浸提条件下,芦笋汁的提取率为58.12%。该试验条件下浸提后的芦笋浆对芦笋渣进行全程浸渍发酵所得芦笋酒质量最好,皂土澄清该芦笋酒的最佳用量为600 mg/L。[结论]研究为芦笋下脚料在酿酒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菊花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菊花组培苗为试材,对菊花玻璃化苗和正常苗的生理特性进行比较。测定了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蔗糖、可溶性蛋白5个指标。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正常苗,叶绿素a、叶绿素b、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苗。说明玻璃化苗与正常苗在光合能力、蛋白质合成和糖代谢方面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6.
自然越冬状态下四翅滨藜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翅滨藜抗寒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月—翌年3月四翅滨藜总含水量逐渐降低;10月—12月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缓慢上升,而后上升幅度加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在越冬期间保持较高水平,10月—翌年1月可溶性糖逐渐增加,3月份有所下降;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整个越冬期间相对比较稳定,而类胡萝卜素含量11月—翌年3月高于10月份。说明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是四翅滨藜对低温环境的主要反应,可以作为评价其抗寒性的生理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17.
台湾桂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研究黄克福,马炳杨(福建林学院林学系,福建南平353001)(莆田县林业局,福建莆田351100)摘要30个样地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桂竹出笋起始期为4月上旬或中旬,持续出笋20~30天;退笋率为23%~30%,成竹率较高;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天冬叶片DNA的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利用ISSR技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贵州天冬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天冬叶片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液中使用CTAB比SDS所得DNA质量好.研磨时加氯仿可以有效抑制DNA酶的活性和去除蛋白质杂质;用氯仿/异戊醇(24/1)抽提1次可获得质量好、浓度高的DNA,可以满足ISSR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以芦笋植株叶片为材料,比较了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3种提取DNA的方法,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DNA质量,探索最佳的芦笋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都适合于芦笋DNA的提取,提取的DNA均能够满足ISSR分子标记等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