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淮北棉区是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地区棉花栽培多以直播地膜棉为主,为了提高直播地膜棉花的单产和质量水平,在直播地膜棉栽培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1确保种植面积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棉花生产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棉花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1999~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四棱豆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个对照(露地直播)和5个处理(大棚直播、地膜直播、露地移栽、大棚移栽、地膜移栽),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四棱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移栽处理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对应的直播处理,且地膜移栽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和a/b值均最大。四棱豆叶片净光合速率以露地移栽处理值最大;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总体上以露地移栽处理最大,地膜移栽次之。总之,与其他处理相比,露地移栽更有利于四棱豆叶绿素含量及不同节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其次是地膜移栽。  相似文献   

3.
直播地膜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经过两年试验、示范,研究分析了直播地膜水稻在湖北省十堰市的生物性状、经济性状等,结果表明直播地膜水稻具有快发、早熟、省工、节支、增产、增收等综合效益,较插秧地膜水稻成熟期提前7d,平均增产10%以上,每公顷节省育秧插秧投工60个,增收节支2000元左右。分析了节本增效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露地移栽、地膜移栽、地膜移栽去早蕾和直播地膜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棉花生育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膜直播棉、露地移栽棉、移栽地膜棉相比,移栽地膜棉去早蕾处理生育期、株高和株高日增量、果枝数和果节量基本合理,节枝比增加,伏桃和早秋桃比例高,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产量最高;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强度、伸长率、反射率和纺纱均匀度指数等品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促进棉花早发、提高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结果表明移栽棉地膜、露地栽培、直播地膜栽培较直播露地栽培早熟,开花结铃高峰勘交直播露地栽培提前10天左右,与最佳开花结铃时间比较吻合,结铃空间分布佳,结桃数多,优质铃比例高,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获得高产主要通过增加伏前蕾,伏期花提高伏期桃和总桃,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示范应用情况我们从2013年开始,把玉米三项技术中的拱膜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简称拱膜育苗)和地膜玉米直播全覆盖技术(简称地膜直播玉米),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即3~4叶期以前运用拱膜营养钵育苗技术,称为第一段膜,3~4叶期移栽到覆盖地膜的地里,直至成熟,称为第二段膜。因此把这项技术叫做玉米两段膜栽培技术。2013年,我们在太康县城郊乡段庄村地膜直播玉米推广区城内,进行试验玉米两端膜栽培技  相似文献   

7.
我处在直播造林实践中,使用地膜做辅助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1甜玉米种植情况 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  相似文献   

9.
沿江地区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春玉米营养钵苗+地膜、塑盘苗+地膜、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直播4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植株的生育进程、株高增长、叶片生长、群体叶面积消长、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甜玉米种植情况 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4月4—15日),  相似文献   

11.
草莓体内氮磷钾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宝交早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开花结果前期氮磷钾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月25日(开花期)后氮磷钾含量开始降低;植株磷含量5月13日前,维持低磷不水平,以后呈缺乏状态。氮在各器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和根,根和茎氮含量一直呈降低趋势,叶片和果实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13日(结果期)后,果实中氮和降低。磷在各器官含量由高低到依次为果实、叶片、茎和根,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健康对照组、患上皮瘤病较轻组和严重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的上皮(瘤)组织、血浆、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了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K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和脾脏中除较轻组在血浆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而在肝脏和肾脏中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低于较轻组;AC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上皮(瘤)组织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患病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肝脏中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肾脏和脾脏中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SOD活性在上皮(瘤)组织和血浆中只有严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肾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Z活性在测定的5种组织中除较轻组在肝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测定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变化幅度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盐度跃层形成机理及盐度跃层变化规律的微观特征,对旅顺一个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表、底层盐度周年变化和四季代表日盐度昼夜垂直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池塘表层盐度变化为24.6~31.7,底层盐度变化为28.4~31.7,夏季盐度较低;7—9月、12月到翌年3月,养殖池塘表、底层存在盐度差且底层大于表层;夏季和冬季代表日池塘盐度存在昼夜和垂直变化,夏季变化幅度较大;夏季-120 cm以下和冬季-60 cm以下水层无昼夜变化。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上层盐度波动较大,下层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4年3月本底调查和2007年5月以及2010年8月跟踪调查的结果,对雷州乌石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投礁后2007年和2010年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50倍和2.15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27倍和2.00倍。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2.13倍和3.00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0.46倍和1.96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的Pile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投礁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鱼类成为第一优势种类群,在礁区还新增了一些经济种类。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礁区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群落结构变得复杂而稳定,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和生态经济效益提升已有良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牛在自身免疫学反应中对其本身精液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应用Kibrick和F-D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公牛血液中抗精子抗体效价及对精子的凝集度。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4头同龄公牛血液中抗体效价和凝集度夏季高,冬季低。而精子顶体完整率则是夏季低,冬季高。从年龄上根据试验分析,老龄公牛血液中抗体效价和凝集度均高,青年公牛低,中年公牛介于中间,精液品质中的顶体完整率老龄牛最低(成不可逆的),中年和青年公牛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日粮铜水平及加硒与否与生长猪的肝脏、肾脏、脑、心脏中矿物元素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肝、肾铜含量随日粮铜水平增加而升高最为明显(r分别为0.9612、0.8823),加硒与否对组织银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大多数组织铜浓度与铁、锌、钼呈负相关,肝铜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血液铜与铜兰蛋白、过氧化物歧化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8813,0.0141,0.9236,0.9810).研究还表日粮钢水平与组织铜、其它矿物元素、血液中某些酶类在代谢上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田间种植的春玉米高油(通油1号)和高淀粉(郑单19号)为材料,探讨玉米高油杂交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脂肪积累的关系。从授粉后7d开始,每隔7d选取果穗测定籽粒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2个杂交种玉米籽粒油份的百分含量在整个灌浆过程中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成熟时略有下降。整个灌浆过程中通油1号的油份百分含量始终高于郑单19号。2个玉米杂交种籽粒蔗糖含量峰值在授粉后14d出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明显高于郑单19号;其籽粒的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然后急速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高于郑单19号;籽粒葡萄糖含量从授粉7d后开始下降,42d后趋于平缓,在授粉后21d前是通油1号葡萄糖含量低于郑单19号。说明籽粒灌浆前期,碳水化合物供应不是脂肪合成的限制因素,而果糖向乙酰CoA的转化速率可能是脂肪合成的限制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为弄清陕西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地理分布,采用G-F指数法,对近年陕西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目前已知蝗虫有3总科9科57属111种,秦巴山区的蝗虫分布占总种数的72.97%,渭河平原占40.54%,陕北高原占47.74%。秦巴山区单科种较多,而陕北蝗虫单科种较少,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多样性指数与蝗虫的种类分布相反。  相似文献   

19.
以盆栽3年生新红星/海棠为试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苹果不同类型根(生长根、吸收根)细胞分裂素(CTK)的周年动态,以及产生CTK量、种类的差异。苹果新根1年中有3次CTK含量形成高峰,其中,以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而且吸收根产生的量大。生长根和吸收根中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有明显差异。春季吸收根中ZR呈波动式变化,而生长根中有一明显高峰;夏季生长根中ZR高峰以吸收根中的提早出现。除春季吸收根中Z含量低于生长根外,其它时期吸收相中Z.ZR的含量均高于生长根。  相似文献   

20.
试验探讨了影响鸡蛋中钾、钠和镁含量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a.蛋鸡饲粮高钙使蛋白中钾和钠含量、蛋壳中钠含量明显降低。蛋各组分中镁含量都不受蛋鸡饲粮钙水平显著影响;b.蛋各组分中钾、钠和镁含量都不受饲粮锌水平显著影响;c.随着蛋鸡同龄的增长,蛋壳中镁含量显著升高,蛋黄中镁含量到中期后不再继续升高。蛋各组分中钠含量在后期明显降低;而蛋壳中钾含量却显著升高;d.蛋不同组分中钾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蛋白>蛋黄>蛋壳,钠为蛋白>蛋壳>蛋黄,镁为蛋壳>蛋白>蛋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