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矮花叶病毒种子传毒率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流行危害,种子带毒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抗耐玉米矮花叶病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种质资源抗耐玉米矮花叶病的调查周广和杜志强高云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DwarfMosaicVirus,MDMV)1930发现于意大利,现已成为全世界玉米种植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种玉米病毒病...  相似文献   

3.
抚宁县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宁县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祁景乔汪志和杨占起陈国民李俊华丰晓强高素娥祁丽彤(河北省抚宁县农业局植保站066300)玉米矮花叶病自1994年在我县严重发生以来,连续3a发生面积都在1万hm2以上,占春玉米播种面积的70%,每年减产10%左右,成为我...  相似文献   

4.
种子带毒与玉米矮花叶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重要病毒病害 ,196 8年曾在河南新乡地区大发生。 80年代推广丰单 1号、郑单 2等抗病品种 ,病害得到控制。 90年代以来 ,病害再度发生并北移 ,京、津、冀、鲁、豫、陕、甘、辽等地均遭严重危害。该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引起。种子带毒是田间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源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了明确自然条件下 ,种子带毒对玉米矮花叶病发生的影响 ,1999年作者在玉米矮花叶病的重病区河北省抚宁县选择易发病期 (4月2 4日 )播种 333 5m2 高感玉米杂交种沈单 7。试验地内不进行药剂防治 ,其他水肥管理同大田。在…  相似文献   

5.
玉米矮花叶病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近年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流行成灾,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病害发生危害特点,在进行病原病毒的提纯、血清制备、检测、病害流行学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种传规律和蚜虫传毒机制作了较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玉米矮花叶病(MDMV)又叫花叶病毒病。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其中以苗期到7叶期发病最盛。被害玉玉病叶褪色失绿呈斑驳花叶状,早期感染的幼苗,根茎腐烂,过早死亡,病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发病早,矮化严重,果穗短小,甚至无果穗;发病迟,株高基本正常。一般病田病株减产50%-70%,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近几个结合田间发病规律调查,进行了预防和发病后防治试验,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抗病自交系黄野四-3、感病自交系8112和Mo17、耐病自交系478为材料,采用直接组织斑免疫测定法(IDDTB)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结合生物学症状研究了玉米矮花叶病毒对玉米的侵染及其运转规律,试验表明玉米抗玉米矮花叶病毒主要是抗系统传导,其次抗病毒增殖和细胞间扩展,但不抗侵入。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质资源抗玉米矮花叶病鉴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1992~1995年采取玉米矮花叶病人工接毒和自然感染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玉米种质资源2538份。按高抗、中抗和感病划分4级抗病类型。其中表现高抗的有广优5、F09-2和白197等33份;抗病的有D729、白米苞谷和糯苞谷等31份;中度抗病的有白总18、小玉米和大黄玉米等39份;感病的有2435份。  相似文献   

9.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玉米矮花叶病是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毒病害之一。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发生,十几个县4048hm2玉米田的50%受害,损失惨重。1965年Wiliams等明确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dwarfmosaicvirus,简称MDMV)侵染所致[1]。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两种人工接种方法,以玉米成株期病情指数为指标,鉴定了63个转基因玉米株系的田间抗病性。结果表明,T4代转化株系‘47’和‘13h2-3’的抗病性达R抗级,超过抗病对照‘H9-21’。有82.5%(52/63)的转基因株系抗病性比未转化对照显著提高,表明用反向重复的RNA干涉表达载体转化玉米,可获得转基因抗病毒材料,且干涉片段适度延长可增加获得抗病材料的几率。另外,本文通过两种病毒接种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玻璃纤维刷苗床穿刺接种比常规石英砂摩擦接种具有更小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的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实验提纯了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的辅助成份-蛋白酶(HC-Pro),并制备了其抗血清。MDMV HC-Pro的分子量约为57kD,提纯产量为0.3mg/100 g病叶。琼脂免疫双扩散测定证明MDMV HC-Pro抗血清的效价为1:16;微量免疫沉淀法测定时其效价为1:1024。该抗血清只与MDMV HC-Pro有明显的反应,与健康玉米汁液和MDMV无反应。MDMV HC-Pro抗血清可以专化性地抑制HC-Pro的蚜传活性。  相似文献   

12.
影响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效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在田间主要依靠介质蚜虫非持久性方式传播,通过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对MDMV传毒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接毒蚜获毒前禁食与否及禁食时间的长短与传毒效率呈高度正相关,从蚜量与传毒效率的关系来看,多头蚜虫的传毒效率均比单头蚜高,随着MDMV浓度和传毒蚜量的增加,传毒效率也随之提高,单蚜获毒10min后不禁食其传毒效率最高,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其传毒效  相似文献   

13.
 首次采用dot-ELISA和RT-PCR 2种方法对受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侵染的玉米品种330、478、黄早四、获白及M o17病株上采得的花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供试玉米病株花粉中均检测不到MDMV,证明玉米花粉中带或存在玉米矮花叶病毒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4.
玉米对矮花叶病毒抗性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交系、F1、B1、B2和F2为材料,研究叶片为害度、病叶百分率、株高和单株产量等四个量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确立玉米对矮花叶病抗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同质群体内叶片为害度变异较小而分离群体的叶片为害度变异较大,即叶片为害度能较大程度地区分抗感差异,且受环境影响较小,因而可作为抗性鉴定的指标。由此建立的量化指标体系包括了叶片褪绿程度的分级标准和叶片为害度的计算两个部分,为了操作方便而又降低叶片发育进程所造成的误差,调查时可以用功能叶片的为害度代替全株叶片的为害度。  相似文献   

15.
陕西玉米病毒病及流行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玉米病毒病毒原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MDMV-B)、玉米粗缩病毒(MRDV)和大麦黄矮病毒(BYDV)。用血清鉴定225份病株样品中,MDMV-B、MRDV和BYDV侵染分别占40%、23%、4.5%。MDMV-B和MRDV复合侵染占23.5%。在田间自然条件下,MDMV-B主要通过玉米蚜和禾谷缢管蚜以非持久性传播,MRDV则由灰飞虱以持久传播。MDMV-B、MRDV和BYDV的粒子大小分别为735~755 nm×17 nm、70~75 nm和23~30 nm。随着玉米生育成熟,侵染逐渐降低,为害亦趋减轻。研究认为,玉米品种、播种期、播量、田间传毒介体数量及发生早晚和地膜覆盖等是影响玉米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粗缩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历史上曾有几次大发生,近几年又呈上升趋势。引起该病害的病毒属于呼肠孤科斐济属。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毒源、介体、品种是病害发生的必要条件,三者都达到一定的程度、数量则会引起病害流行。影响这三个条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象因素、耕作栽培措施、栽培感病品种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压低毒源、虫口密度并种植抗耐病品种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