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国外消费需求下降,使我国长期依靠出口支撑经济增长遇到严重挑战,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本在于启动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支撑作用的国内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不利影响,要实现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根本在于启动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支撑作用的国内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山平 《现代农业》2011,(10):54-56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的消费和发达国家相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长期偏低,这使得我国不得不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增长使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停滞不前,而依靠出口,一方面使得经济发展失去主动权,另一方面使得人民币面临日益加大的升值压力。从长期来看,经济要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消费来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52-2008年我国宏观农村居民消费和GDP数据.通过协整模型分析方法针对农民消费对6DP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消费与GDP增长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协整模型发现,长期内,农村居民消费增长1%,我国GDP就会增长1.7483%,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投资的贡献率远远的高于消费的贡献率,造成了我国的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现阶段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下,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对提升我国整体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旺盛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广东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严重滞后于广东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因此,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增长,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现历史阶段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本文从收入增长、收入差距、未来预期和消费观念等四个角度对此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相应地提出了促进广东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农村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消费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带动能力的大小及作用的持久性,成为扩大农村需求等调控政策能否取得经济刺激效果的主要原因。鉴于此,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中国农村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村消费增加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村消费需求增加是农村投资扩大的格兰杰原因,而它们的反向因果关系则不成立。相对于投资的贡献而言,农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更强,且影响时间更为持久。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在保持经济政策长期稳定性的同时,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农村消费的经济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的海啸过后,我国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现出弊端,扩大内需再次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这正是将美国金融危机转化为中国发展机会,将出口导向型增长转变为内需拉动型增长的大好时机。本文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围绕扩大内需的最终受益主体,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建立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9.
王淑潜 《农技服务》2013,(10):1145-1146
扩大居民消费,是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统计数据资料,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针对安徽居民消费现状特点,进行成因分析,预测消费趋势,旨在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却是投资。因此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是我们多年来宏观调控所企盼的目标,也是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达到的效果。而在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仍然十分可观;相对于政府消费而言,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总的来说,我国消费需求可持续性增长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部分。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基本归宿和新的起点.是真正的最终需求。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看。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启动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某种惠叉上说又取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深入挖掘农村市场潜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捉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城市工商企业活力。促进其迅速发展。同时,开拓农村市场也是实现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尽快建立农村安全消费体系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的危局,社会上下将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寄托于广阔的农村,国家指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6,(2):76-8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内需增长型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我国1983—2013年的全国数据,在协整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力度较为微弱,且短期内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长期推行,以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建设完备的流通体系,健全国内市场,这也是建设国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验证了我国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内,控制收入等因素不变,流通业产值的消费弹性为0.074;长期中,流通产值每增长1%,居民消费将增长0.187%,流通业发展在长期内对消费促进的作用更加明显。应提高流通产业运行效率,健全流通基础设施,净化流通环境,加强业态创新以促进流通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农村消费环境对农户消费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寒菊 《农业与技术》2005,25(1):162-163
我国农村潜在需求市场巨大,但农村消费环境较差,而且长期得不到改善,这不仅影响了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促进农户消费需求的增长,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看,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在于启动消费需求。但消费需求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又取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固然有许多制约因素,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取决于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有力有效措施,积极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长趋向平缓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趋向多元化转变。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状况和增长速度。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针对农村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阐述农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探索农村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显而易见,而消费领域欺诈行为的存在抑制了人们的有效需求,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本文试图对当前消费领域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偏低,农村市场启而不发。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的差异.指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农村居民内部消费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微 《吉林农业》2011,(10):33+18-33,1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步骤,是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于农村人口众多的现实,扩大农村消费是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