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蒲德永 《重庆水产》1995,(3):7-7,40
本文通过对南方大口鲶精子在不同水体中的运动情况及寿命的观察,阐明在进行南方大口鲶人工授精时应优先选用0.35%的生理盐水或天然池水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受精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工厂余热短时间加温方法进行南方大口鲶的提前繁殖,技术可行,并获得成功。从时间上提前了1个月左右,为南方和北方地区1年2次成鱼养殖争取了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试验共催产亲鱼6组,产卵率为91.6%,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88.2%和81.3%,孵化仔苗64.5万尾。  相似文献   

3.
南方大口鲶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活鲤鲫鱼和链鳙鱼为主要饵料进行亲本培育;用PG、LRH-A2、HCG及混剂和不同剂量进行催们;用静水、微流水、脱粘等3种方式进行孵化。结果表明:以鲤鲫鱼等底层鱼类为主要饵料,用PG+HCG+LRH-A2的混合剂人工催产,用微流水孵化效果最佳,其催产率达100%,受精率和出苗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南方大口鲶仔鱼的生长和摄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南方大口鲶仔鱼的生长和摄食。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大口鲶仔鱼在0~15日龄内,全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相关,L=4.5849+1.7892T(r=0.9942),体重与日龄呈幂函数相关W=3.2664e0.3221T(r2=0.9783)。个体之间的生长差异较为明显,变异系数由0日龄的5.59升至15日龄的9.95,目增量率随日龄的增长呈双峰抛物线下降曲线,8~13日龄仔全对鲤鱼水花和水丝蚓的援食系数分别为4.76和4.02,对鲤鱼的摄食强度较高。通过对南方大口鲶生物学习性观察,发现其仔鱼具有明显的负趋光性和昼夜摄食节律,对饵料生物的选择依消化器官和游泳器官的发育程度依次为轮虫、桡足类幼体──枝角类、桡足类──水丝蚓和家鱼水花。  相似文献   

5.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0个面积均为15m^2的实验池中,分三批放养全长6-9mm的南方大口鲶鱼苗共4.152万尾,经40-50天培育,获全长6-8cm的鱼种2.325万尾,出池率56%,还结合生产情况及室内实验结果,分析了水温、放养密度及饵料对苗种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拟合了苗种体重与全长,日龄与全长及日均增长率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6.
南方大口鲶,又称河鲶、鲶巴朗(四川)、叉口鲶(湖北)、大鲶鲐(江浙),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大江河中,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体重2-5公斤,最大40公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肥而不腻,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尤其是老年儿童的补品。 南方大鲶头部扁宽,腹部短粗,尾长两侧扁,眼小口特大,背鳍后尾柄前有一脂鳍,上下颌上密布向内侧钩的细齿,适于咬住井吞食猎物,成鱼有须两对,故有二须鲶之称,幼鱼阶段有3对须,背鳍  相似文献   

7.
南方大口鲶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大口鲶(Sluruiner。dlonadlschen)俗称大口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之中,是一种以鱼虾为食的大型肉食性经济鱼类。该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含肉率高,广温耐寒,易入工驯养等优点。近年来,南方大口鲶日益受到养殖者的青睐,养殖效益显著,其苗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现将大口鲶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因植1.1亲鱼的培育选择水面2亩左右,水深1·5~2·0米,塘底淤泥较少的池塘作为亲鱼培育地。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亩放养3~4龄亲鱼30组左右,塘中混养部分小规格的罗非鱼、鲤…  相似文献   

8.
南方大口鲶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索南方大口鲶的养殖方式,我们承担了益阳市资阳区科技局下达的《南方大口鲶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课题,于1997年4月26日一1997年10月8日在益]旧市黄家湖渔场大湖组织实施,经过165d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l材料与方法1.l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在益阳市黄家湖渔场大湖,大湖水面1000hmz,透明度80cm以上,水质好,无污染。1.2三级网箱配套12、l一级网箱系70目左右的过滤布做成2mxlmx07m的小网箱,安放在精养鱼池中,培育乌仔到4cm左右,时间一周。68只一级网箱;每只网箱放养乌仔300尾左右。1.2.2二级网箱系10目左…  相似文献   

9.
网箱养殖南方大口鲶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0只网箱120m^2,投放大口鲶11035尾,投喂2种比例我混合饵料,饲养时间5个多月。产大口鲶5459kg,其中1kg/尾以上的1293kg,投入产出比1:1.37。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在简阳市养殖开发研究了所进行了南方大口鲶的秋季繁殖,即强化培育春夏季产卵的亲鱼,雌雄比为1:1,亲鱼体重6-12kg经过100天左右培育,催产繁殖,催产率为100%,绝对怀卵量2~5.2万粒,受精率为90.4%,出苗率为80.5%,该实验表明,鲶鱼秋繁是可行的,能进行批量生产秋苗,效果良好,效益可观,此法可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小燕  吴天星  李军  胡麟 《水利渔业》2006,26(4):86-87,93
以体重320~350 g的(鱼免)鱼(Miichthys miiuy)为实验材料,研究(鱼免)鱼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pH值条件下胃、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的比活力顺序: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数值分别为:439.75±6.82、404.46±11.64、255.42±2.41、123.23±0.46、49.39±2.81;淀粉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肝胰脏>前肠>胃>后肠,数值分别为:3 107.82±84.57、2 420.72±52.85、2 336.15±10.57、1 617.34±31.71、1 247.36±21.14;脂肪酶比活力顺序: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数值分别为:177.99±0.23、80.79±6.97、46.69±5.06、42.76±2.25.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的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是1.9、9.0、8.4、9.0、8.0.研究表明:(鱼免)鱼的胃含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在食物消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总酶活比其它消化器官都高,因此认为肝胰脏是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2.
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重320~350 g的(鱼免)鱼(Miichthys miiuy)为实验材料,研究(鱼免)鱼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pH值条件下胃、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在各消化器官的比活力顺序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数值分别为439.75±6.82、404.46±11.64、255.42±2.41、123.23±0.46、49.39±2.81;淀粉酶比活力顺序为幽门>肝胰脏>前肠>胃>后肠,数值分别为3 107.82±84.57、2 420.72±52.85、2 336.15±10.57、1 617.34±31.71、1 247.36±21.14;脂肪酶比活力顺序肝胰脏>幽门>前肠>后肠,数值分别为177.99±0.23、80.79±6.97、46.69±5.06、42.76±2.25.胃、肝胰脏、前肠、幽门、后肠的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是1.9、9.0、8.4、9.0、8.0.研究表明(鱼免)鱼的胃含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在食物消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总酶活比其它消化器官都高,因此认为肝胰脏是消化酶的主要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 Bleeker)幼鱼(8.0~110.1 g)的消化道指数和不同体重组(10 g、30 g、50 g)幼鱼的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结果:(1)长薄鳅幼鱼肝指数平均为(1.400±0.004)%,比肠长平均为(0.418±0.080),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相关,相关式为:W=0.019L2.818 1(R2=0.948,P<0.01,n=43);鱼体肥满度在30 g组中最高。(2)各部位消化酶活性均以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各体重组淀粉酶活性在肝胰脏中最高(P<0.05);蛋白酶活性在胃和中肠中较高;脂肪酶活性沿消化道从前至后升高;(3)各部位淀粉酶活性在各体重组间变化不大,胃蛋白酶、肠段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随体重增加而下降。本研究认为长薄鳅幼鱼为杂食、偏肉食性,其消化酶活性存在组织特异性,体重30 g左右是其营养需求转变或者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军  吴天星 《水利渔业》2006,26(6):30-31
鱼类消化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着重讨论了鱼类食性、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饵料和环境温度因素对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深入了解影响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因素,对人工饵料的优化和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growth and activity of proteolytic digestive enzymes of silver catfish (Rhamdia quelen) fed by replacing increased fish meal in the diet by either phosphorylated protein concentrate or pumpkin seed meal (PPCPS). Five experimental diets were formulated with levels: 0 (control), 25 (25% pumpkin seed meal (PSM) and 25% PPCPS) and 50% (50% PSM and 50% PPCPS). Crude protein from fish meal was replaced either by PSM or PPCPS crude protein. Each diet was fed to four replicate groups of silver catfish (initial weight 24 ± 0.46 g) to apparent satiation three times a day. Four orthogonal contrasts were applied to the biological assay data. When compared to other diets, the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either 25% or 50% of PPCPS in the diet of juvenile catfish does not change growth rates and promotes improvement in feed conversion. The use of PSM as a protein ingredient is not recommended due to its negative influence on fish growth.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PSM can be improved by the simple chemical process of phosphorylation, yielding a protein concentrate (PPCPS) that may be used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ingredient.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对翘嘴红鱼白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翘嘴红鱼白淀粉酶在肝胰脏、肠道、胃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25℃;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30~35℃;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适反应温度下翘嘴红鱼白脂肪酶与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均呈现肝胰脏>肠道>胃,蛋白酶活力在肠道和胃接近,并大于肝胰脏。  相似文献   

17.
在20~24 ℃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 d(对照组)、7 d、14 d和21 d,然后恢复投喂30 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减少,变浅,肝脏出现萎缩现象,饥饿组与对照组鱼的比肝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饥饿组幼鱼的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腺细胞缩小,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至饥饿后期,肠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和脊断裂现象,部分肝细胞核仁解体.恢复投喂30 d后,除饥饿21 d组外,饥饿7 d和14 d幼鱼的胃、肠和肝脏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饥饿对施氏鲟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饥饿7 d时,所测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有明显下降,但随饥饿时间的延长,不同的消化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结果还表明,胃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只是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它们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不如胃蛋白酶重要,肝脏中则始终没检测到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不同含量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选取900尾健康的斑点叉尾鱼回,平均体重(5.00±0.50) g,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I、Ⅱ、Ⅲ和Ⅳ处理依次分别添加维生素E 0、50、100和1 000 IU/kg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75尾.试验期105 d.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添加水平内,维生素E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鱼回成活率、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和摄饵量(P<0.01).当维生素E添加量为100 IU/kg时,以上四个指标均达最高,分别为97.78%±0.96%,2.99%±0.50%,163.71%±5.62%和(7 478.00±62.01) g/尾,均极显著高于维生素E添加量为0 IU/kg组(P<0.01);维生素E显著影响斑点叉尾鱼回胃肠道、--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1 or P<0.05).100 IU/kg添加组胃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分别达(29.33±1.66) U/(min*mg),(196.52±17.28) U/(min*mg),极显著高于0 IU/kg添加组(P<0.01)和显著高于1 000 IU/kg添加组(P<0.05).结果表明,维生素E在一定添加水平内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促进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19.
几种饲料对斜带石斑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不同饲料对斜带石斑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1 500尾斜带石斑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用3种不同饲料投喂50 d,从每个平行组中随机抽取5尾鱼测体内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饲料种类、成分均对斜带石斑鱼体内消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在本试验中,投喂2号饲料的斜带石斑鱼淀粉酶活性最高,3号饲料整体蛋白酶活性最高,脂肪主要在肠道消化,3种饲料脂肪酶活性在肠道中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和指示凝胶技术对蟹源拟态弧菌HX-4菌株外毒素的酶活性及稳定性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菌外毒素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溶血素、卵磷脂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不具有血浆凝固酶、脂酶和DNase酶活性。外毒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除热外,其它环境因素改变对其酶活性影响不大。指示凝胶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外毒素含有3种蛋白成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54 KD、143 KD和117 KD,同时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溶血素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