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汕优 5 5 9是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珍汕 97A和盐恢5 5 9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稻高产新组合 ,1998年 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探索汕优 5 5 9的高产栽培技术 ,为汕优 5 5 9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在 1997、1998年进行了以栽插密度为主区 ,以分蘖肥和穗  相似文献   

2.
粤优 93 8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和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协作 ,以粤泰 A为母本 ,恢复系R93 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稻。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好等特点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粤优 93 8在 1 996年参加江苏省杂交  相似文献   

3.
王来法 《种子科技》2001,19(2):118-119
协优 50 7是江苏省扬州里下河农科所用协青早不育系为母本、R50 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籼稻新组合 ,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7、1998年两年江苏省区试 ,平均亩产 6 4 0 kg,比汕优 6 3增产 8.1%。 1998年江苏省生产试验 ,比汕优 6 3增产 8.8% ,居首位。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试验示范 ,比当地杂籼组合增产 8%~12 %。2 特征特性2 .1 生育期 :协优 50 7全生育期 146 d,比汕优 6 3迟4~ 5d,属中籼迟熟类型。2 .2 分蘖成穗率 :协优 50 7分蘖优势强 ,成穗率高 ,平均每…  相似文献   

4.
协优 1 36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协青早A与广亲和广谱恢复系T1 36配组而成杂交中籼新组合 ,恢复系来源 (六南早A/明恢 6 3)F3/ 0 2 42 8的后代。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7~ 1 998年参加省区试 ,平均单产 9.34t/hm2 ,比汕优 6 3增 5 .1 8% ,达显著水平。1 999年参加省杂籼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8.93t/hm2 ,比汕优 6 3增 9.5 5 % ,列参试组合首位。区试资料结果稳定性分析表明 ,1 997、1 998年回归系数分别为 0 .85 0 0、0 .8739,均高于平均稳定水平 ,对环境适应性好。 1 998、1 999年…  相似文献   

5.
29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自育不育系29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9A是江苏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杂种优势明显,29A和29优559于2003年1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盐稻2号(原名50737)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粮作室1983年采用本所的中籼丰产品系259与台湾多抗品种嘉农籼育13杂交,经南繁加代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熟、抗病籼型水稻新品种,1990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麦两  相似文献   

7.
汕优136系我所选育的籼型杂交稻。1998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1987年从籼粳杂交组合布优63(六南早A/明恢63)F3代选择一同质恢复系用作母本,与广亲和材料02428杂交,从其后代连续选择正常可育、熟相好的单株,从F4代...  相似文献   

8.
莫永 《中国种业》2014,(10):67-67
杂交稻华两优8235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华68S与华恢235配组育成的感温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稻2013005)。为探索该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优劣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于2012年引进试种,在玉林市属北流市、博白县等7个县(市、区)建立0.67hm2示范点14个.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协优914协优91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以协青早A为母本,t914为父本配制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7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t914是在1986年用我所选育的广亲和籼粳交恢复系T986与T28(...  相似文献   

10.
29优 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 2 9A与恢复系盐恢 559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于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与产量表现1 996年夏 ,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试验场用自育恢复系盐恢 559与 2 9A进行初次测配 ,获杂交种350g。 1 997年 2 9A×盐恢 559组合进入本所测恢鉴定圃 ,进行优势鉴定 ,表现杂种优势明显。 1 998年 2 9A×盐恢 559组合参加本所杂交稻新组合鉴定试验 ,小区产量 9980kg/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1 5 .2 %。 1 999年 ,将 2 9A×盐恢 559组合取名为早优 559参加江…  相似文献   

11.
新两优6380是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育的广亲和强恢复系D208与光温敏不育系03S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4-2006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品种预试、区试与生产试验。2006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综合性状突出,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两系籼型杂交稻培两优288的栽培技术⒇张化兴肖华伟吕重宏(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两系办418000)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选配而成的两系法籼型杂交稻组合。属双季晚稻中熟类型,全生育期与三系法杂交稻威优64相近。1996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籼型杂交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两优一号是丰乐种业与北方粳杂中心合作选育,丰乐种业独家开发的两系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稻新品种,由优质早熟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 63S与 9311配制而成,丰产性较好. 1999- 2000年连续四年区试均比对照汕优 63增产,平均幅度在 5%以上. 2002年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 11.5%. 2002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相似文献   

15.
统计分析了广东省 2016-2021 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 2016-2021 年共审定 466个早晚造兼用型水稻品种,包含 149 个籼型常规稻、84 个籼型两系杂交稻和 232 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 个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审定通过的各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比较接近,审定品种的年度产量总体稳定在7110.98~7342.29kg/hm2。优质稻品种共 282 个,占 60.52%。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保持在较高水平,稻瘟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440 个,占 94.42% ;白叶枯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 86 个,占 18.45%,抗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科研院所、科企合作是主要的育种力量,走强强联合发展之路是我国育种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协优728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协青早A为母本、自主选育的新恢复系苏恢72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品种在江苏及长江中下游中稻区示范种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601),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4)。近两年通过对协优728制种技术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单产超过3.0t/hm^2,质量达国标一级以上的优质高产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天优华占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天丰A为母本、华占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0),适宜在福建中北部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2012年沙县种子站承担福建省农业厅  相似文献   

18.
多抗性晚杂新组合协优161协优161(协青早A/丽恢161)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籼型杂交新组合。该组合1995年通过了全国杂交稻晚杂组区试。该组合产量高且稳产性好。1992年参加浙江省晚杂联品试验,据中国水稻所汇总,产量平均432.7k...  相似文献   

19.
协优 795 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协青早 A与浙恢795 4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具有茎杆粗壮、株型紧凑、穗形大、千粒重高、产量高、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等特点 ,2 0 0 1年 3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在浙江、安徽、江西等省推广种植 1.4万 hm2 。1 品种特性1.1 产量1999年浙江省单季稻区试临安点中小区单产达到10 0 12 .5 kg/ hm2 ,比汕优 6 3增产 18.3% ,达极显著水平 ;临安市品比试验中比汕优 6 3增产 16 .6 % ;大田生产试验 0 .75 2 hm2 ,增产 14 .1%。 2 0 0 0年临安市单季稻区试中 ,单产为 9348kg/ hm…  相似文献   

20.
新优752是我中心三系室颜龙安研究员等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至1997年已示范种植2000hm2。1997年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1996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晚稻早中熟组区试,平均单产6950kg/hm2,比CK汕优10号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