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鳞茎鳞片为外植体,探讨影响其分化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卷丹百合鳞茎鳞片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鳞茎鳞片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继代培养中发现,小鳞茎在添加50 g/L蔗糖MS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添加40 g/L蔗糖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且小鳞茎生根率高,生根数量多。  相似文献   

2.
平陆百合脱毒试管苗鳞片的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陆食用百合脱毒试管苗的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接种部位和方式,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对鳞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陆百合鳞片的分化能力为外层中层内层,同一鳞片的不同部位分化能力为下段中段上段。接种方式以鳞片竖直插入培养基中为好,鳞片分化快,分化率高。试验中设置的培养基均可诱导鳞片分化,但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对鳞片分化出的小鳞茎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影响不同,差异很大。其中以培养基MS+6-BA 0.8mg·L-1+NAA 0.1mg·L-1上诱导出的小鳞茎数量多,生长壮,适宜作为快繁时获取大量鳞茎的培养基;在培养基MS+ZT 1.0mg·L-1+NAA 0.2mg·L-1和MS+ZT 1.5mg·L-1+IBA 0.1mg·L-1上诱导出的小鳞茎数量不多,但生长健壮,可直接成苗,适宜作为诱导鳞片分化较大鳞茎的培养基;诱导鳞片分化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4-D 1.0mg·L-1+6-BA 0.5mg·L-1,愈伤组织不经转换培养基可直接分化鳞茎。  相似文献   

3.
以风信子"紫色情感"鳞片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外植体的选择,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大鳞茎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风信子"紫色情感"组培快繁的外植体为内鳞片,诱导培养基为MS+NAA0.5mg/L+6-BA5.0mg/L,继代扩繁培养基为MS+NAA 0.5 mg/L+6-BA 1.0 mg/L,大鳞茎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1 mg/L+KH2PO4 0.4 mg/L,生根诱导培养基为MS+IBA 2 mg/L。  相似文献   

4.
饱和D-最优设计在龙牙百合小鳞茎诱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云平  杨美纯  李锋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19-1522
为探讨龙牙百合小鳞茎诱导的最优培养基,以龙牙百合鳞茎上不同部位鳞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对不同激素水平(6-BA,NAA)培养基方案进行设计,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寻优,并对寻优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鳞茎中部和中部稍偏外部鳞片的下段是适宜小鳞茎诱导的外植体;6-BA对小鳞茎诱导的影响大于NAA,诱导小鳞茎数计算方程为y=159.73±2.447×8.28,小鳞茎数为139.44~180.02个;MS+6-BA 1.5mg/L+NAA 0.5mg/L为鳞片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的小鳞茎数为1 52.0个.  相似文献   

5.
以洋水仙品种Dutch Master的鳞茎、叶、花葶及无菌苗叶片作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A(0.5,1.0,1.5mg·L~(-1))、IBA(0,0.5,1.0mg·L~(-1))、2,4-D(0,0.1,0.2,0.5,1.0,2.0mg·L~(-1))、6-BA(0.5,1.0,1.5,2.0,3.0mg·L~(-1))和KT(0.1,0.3,0.5mg·L~(-1)),研究不同外植体和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小鳞茎的诱导,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Dutch Master初代培养阶段,6-BA的影响效应最大,随着6-BA质量浓度的升高,诱导率呈上升趋势,最适宜的初代培养基配比为:MS+6-BA 3.0mg·L~(-1)+NAA 0.5mg·L~(-1)+2,4-D 0.2mg·L~(-1);以带鳞茎盘的双鳞片作为外植体诱导小鳞茎效果最好,诱导率达76.7%;鳞片部位以鳞茎外层鳞片的培养效果最好,分化率达97.5%;在Dutch Master愈伤组织诱导阶段,2,4-D的影响效应最大,当2,4-D浓度为1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均值(K2)为峰值,最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配比为:MS+2,4-D 1mg·L~(-1)+6-BA 1.5mg·L~(-1)+KT 0.1mg·L~(-1),Dutch Master无菌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以达到81.3%;在Dutch Master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阶段,最适宜的继代培养基配比为:MS+2,4-D 0.5mg·L~(-1)+6-BA 1mg·L~(-1),可以增殖分化得到没有玻璃化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6.
以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种质材料白天使小鳞茎的鳞片为外植体,接种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NAA、6-BA的MS培养基上,进行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探讨不同因素对白天使离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配比对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种质材料白天使的离体快繁会产生较大影响。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4 mg/L,最适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荷兰水仙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双鳞片法进行荷兰水仙组织培养,研究继代培养过程中影响出芽、小鳞茎形成和生根等的生长因子,并用多效唑(PP333)处理组培材料,研究PP333对继代培养材料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添加6-BA 1.0 mg·L-1、蔗糖15.0 g·L-1时出芽效果最好;MS培养基中添加6-BA 4.0 mg·L-1、NAA 0.2 mg·L-1、活性炭2.0 mg·L-1、蔗糖60.0 g·L-1时或MS培养基中添加6-BA 2.0 mg·L-1、2,4-D 1.0 mg·L-1、活性炭2.0 mg·L-1、蔗糖90.0 g·L-1时小鳞茎形成效果最好;MS培养基中添加6-BA 1.0 mg·L-1、2,4-D 0.5 mg·L-1、NAA 0.5 mg·L-1、活性炭2.0 mg·L-1、蔗糖30.0 g·L-1时生根效果最好.最适合荷兰水仙组培继代培养材料矮壮的PP333浓度为0.5 mg·L-1.该研究可为荷兰水仙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构建洋水仙的组培快繁体系,为洋水仙种球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洋水仙品种Arkle为试验材料,选用其叶片、花茎及鳞茎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殖体,以MS、1/2MS和1/4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腺嘌呤(6-BA)和活性炭(AC),研究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小鳞茎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带鳞茎盘的双鳞片作外植体效果较好,鳞片部位以鳞茎外层鳞片的培养效果较好;较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5mg/L+IBA0.2mg/L;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3mg/L,其诱导率可达668.00%;适宜小鳞茎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1g/LAC,其生根率可达到80%。【结论】鳞片分化小鳞茎存在着部位效应;6-BA和NAA组合对小鳞茎的诱导和增殖有良好效果;1/2MS与一定浓度的NAA和AC组合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9.
宜兴百合鳞茎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兴百合(Lilium lancifalium Thunb.)鳞片为外植体诱导小鳞茎的形成,并通过正交设计增殖鳞茎不定芽.结果在MS+1.0 mg/L 6-BA+ 0.1 mg/L NAA培养基上,鳞片以直接发生方式形成了鳞茎不定芽,诱导率为100%,平均不定芽数为5.5.6-BA浓度在0.4~1.2 mg/L范围内,鳞茎不定芽的增殖率随6-BA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MS+1.2 mg/L 6-BA +0.2 mg/L IAA +0.1 mg/L NAA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为3.83,不定芽在1/2MS+1.0 mg/L NAA培养基上生根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两个亚洲百合品种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亚洲百合‘普瑞头’、‘布耐罗’2个品种的外中层鳞片为外植体,培养基以MS为基础附加不同浓度的6-BA及NAA,成功诱导出了不定芽,得出:‘普瑞头’鳞片再生较适宜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单位下同),‘布耐罗’为MS+6-BA 0.5+NAA 1.0.通过对再生苗叶片不同部位的再分化实验,比较得出小鳞茎叶的叶片基部分化能力非常强,而叶片上部基本不分化,鳞茎叶基部是建立高频快速再生体系的首选材料.该文进一步探讨了适宜鳞茎叶基再生的生长调节剂配比,适宜两个品种鳞茎叶基再生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2.0+NAA 0.2、MS+6-BA 1.0+NAA 1.0、MS+6-BA 0.5+NAA 0.5.最后,研究了母株不同继代次数对叶基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株继代培养5~6代后,叶基的分化能力略微下降,约为80%   相似文献   

11.
李春梅  曹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83-183,235
[目的]解决麝香百合种球的扩繁问题。[方法]根据不同的种球大小和重量,设20个级别处理,研究麝香百合种球大小对鳞茎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百合种球大小在50~65 g的处理对鳞茎鲜重、干重、直径和鳞片数量的增加效果明显;鳞茎直径、鲜重和干重与百合种球大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其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40.117 0-22.946 9X1+3.854 5X12,Y2=-12.611 2+0.879 5X2-0.002 059X22和Y3=-10.365 6+2.685 1X3-0.018 91X32。[结论]该研究为麝香百合种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麝香百合杂种系品种罗瑞拉(Lorina)的子房为试材,研究了外植体不同消毒方式、不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黑暗条件对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花瓣的包被,对花蕾不消毒也可达到百合子房离体培养的有效消毒效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2,4-D 0.5 mg/L 6-BA 1.0 mg/L,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1.5 mg/L NAA 0.3 mg/L。黑暗条件下培养180 d后转入光照条件下培养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分化率,并可有效防止外植体的褐化。  相似文献   

13.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的鳞茎、叶片和珠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卷丹快速繁殖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对卷丹原球茎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是最适合诱导原球茎的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1.00 mg/L NAA;诱导原球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0 mg/L 6-BA+0.10 mg/L NAA+1.00 mg/L 2,4-D;较适合原球茎出芽的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0.10 mg/L NAA,较适合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MS+0.50 mg/L NAA。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淡黄花百合的鳞片、叶片、叶柄为外植体,“一步法”获得丛生小鳞茎及其再生植株,建立了淡黄花百合的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鳞片为最佳外植体,MS+6-BA 2.0 mg/L+NAA 0.3 mg/L为小鳞茎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最高达到95.0%,平均小鳞茎增殖系数最高可达8.6;叶片、叶柄最佳小鳞茎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  相似文献   

15.
野百合鳞茎芽的诱导和增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莫昭展  符韵林  戚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90-9892
以野生百合的鳞茎为外植体,研究鳞茎的最佳消毒时间、诱导鳞茎芽的最佳部位、影响鳞茎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以及不同激素对鳞茎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30 s+0.1%HgCl25 min消毒效果最好。鳞茎芽的诱导能力依次是:内层>中层>外层;基部>中部>上部。MS+NAA 0.5 mg/L+6-BA 1.5 mg/L对鳞茎芽的诱导比较好,MS+6-BA 0.8 mg/L+NAA 0.05 mg/L对鳞茎芽的增殖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麝香百合切花新品种白玉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为百合育种和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新铁炮百合品种雷山和麝香百合品种白森林为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新品种白玉。[结果]新品种具有植株长势旺盛、切花品质优良、种球繁育性能良好、多代繁育性状稳定、花芽分化对长日照的依赖性小、扦插苗直接生产切花等优点。同时,总结了栽培和繁球技术要点。[结论]麝香百合白玉性状良好,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东方百合“索邦”离体培养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树先  陈海伟  刘珍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93-15895
[目的]研究东方百合"索邦"的离体培养技术。[方法]以东方百合"索邦"的鳞片为外植体,考察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和鳞茎不同部位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以MS+2.0 mg/L 6-BA+0.5 mg/L NAA培养基诱导出芽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60%。鳞茎不同部位诱导出芽的能力依次为中部〉外部〉内部,并将诱导出的不定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0.1 mg/L 6-BA+0.1 mg/L NAA+0.2%活性炭)中,其生根率可达100%。[结论]东方百合"索邦"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对于减少我国对进口百合种球的依赖,扩大国产百合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细叶百合组织培养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细叶百合的鳞片和花丝为外植体,通过两种不同的发生方式,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了细叶百合两种外植体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鳞片可以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再生,其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NAA0.5mg·L-1+6-BA1.5mg·L-1;花丝通过愈伤组织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再生,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2mg·L-1+KT2mg·L-1,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0.5mg·L-1+6-BA2.0mg·L-1;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均为MS+NAA0.2mg·L-1+6-BA1.0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1。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优化百合离体培养条件,以亚洲百合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鳞片部位、不同激素配比对亚洲百合试管鳞茎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内层下部分化率最高,鳞茎中层下部鳞片污染率低,是亚洲百合适宜选取的外植体材料。6-BA 0.5mg·L~(-1)+NAA 0.1mg·L~(-1)鳞片分化率最高为75.00%,鳞片分化数最高的激素配比为6-BA 2.0mg·L~(-1)+NAA 0.1mg·L~(-1),分化数为3.05。在6-BA和NAA配合使用的情况下,6-BA 2.0mg·L~(-1)+NAA 0.1mg·L~(-1)增殖效果最好,增殖数为13.4个。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理想激素浓度配比为MS+6-BA 2.0mg·L~(-1)+NAA 0.1mg·L~(-1)+PP_(333)4.0mg·L~(-1)。  相似文献   

20.
百合花器官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帝伯、西伯利亚、铁炮、金百合4个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不同品种花器官及同一品种花器官不同部位的组培难易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诱导率存在差异,从易到难的排序为帝伯、西伯利亚、铁炮、金百合;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诱导率也存在差异,从易到难的排序为花丝、花托、子房、花冠、花柱、花药。在初代诱导培养基中,以M S 6-BA 0.5m g/L NAA 0.5m g/L和M S 6-BA 1.0m g/L NAA 0.5m g/L较好;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帝伯和西伯利亚的最适培养基均为M S 6-BA 1.0m g/L NAA 0.2m g/L,而铁炮百合为M S 6-BA 1.0m g/L NAA 0.5m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