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稻田苗数不同分布形式间苗、蘗、穗、粒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在目前生产水平的基础上,以6×3寸~3和6×5寸~2相比较,采用前者是没有意义。目前生产推行的大垅(1.2尺×1.5寸~2)和(1.2+3寸)×2.4寸~2与小垅(6×3寸~2)相比,由于它们之间成穗过程的不一致,故大垅栽培的整齐度及一穗均粒数均有所降低,其产量较同等条件下的小垅平均约降低8~10%,但肥力的提高会使大小垅差距逐渐缩小。提高大垅栽培产量的措施,应注意选用大穗型品种,适当缩小行距,提高施肥数量和在前期果用条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庆 《农业与技术》2015,(5):103-104
大豆大垄、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是土壤深松技术、化肥深施技术和精量播种技术(垅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增加密度为前提,原来的行距为65~70cm,现在减到45cm,采用双行密植的播种方式,这种将"垅三"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结合起来的栽培方式,是合理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密植的问题的方法之一。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与目前大豆栽培上应用的常规栽培相比较,这种栽培技术的植株分布较其他方式相比要更均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植密度。同现在大豆种植上采用的常规栽培模式比较,大豆窄行密植3种栽培技术(平作窄行密植、大垅窄行密植和小垅窄行密植),在管理上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化,可以平作也可以起垅;具有适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现将大豆大垄、小垄密植的栽培技术简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垦区从1961年开始学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垅栽培使用畜力中耕除草的经验,1962年进行多点试验。证明大垅栽培畜力中耕除草,是解决水田杂草和改善土壤板结状态的有效措施,适合垦区劳动力少草多地板的情况。在大垅栽培使用畜力中耕除草基础上,插前进行拖拉机水耙地能使地平土松,彻底消灭杂草和降低作业成本,在增产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大垅栽培和畜力机械中耕除草的经济效果很好。中耕除草效率比人力手推除草器提高3.6~7.3倍。大大的缓和了水稻插秧与除草交错时期劳动力的紧张程度。对促进水稻大面积平衡增产,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 推广大垅栽培实行畜力中耕除草是我省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技术改革。两年来实踐证明,大垅栽培不仅是保证农时,消灭杂草,爭取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有效技术措施,而且也是今后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大豆大垅窄行密植与垄三栽培田杂草发生动态及作物对杂草的抑制能力,表明大垅窄行密植田杂草发生的数量偏多,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控草作用。控草时间在大豆播种后50~60d,即7月中下旬。大垅窄行密植对阔叶杂草抑制较明显。表明大垅窄行密植田杂草发生的数量偏多,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控草作用。控草时间在大豆播种后50~60d,即7月中下旬。大垅窄行密植对阔叶杂草抑制较明显。同时进行了大面积化学除草示范,形成杂草生态及化学调控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桑田中耕除草机将12型手扶拖拉机犁刀轴两端加长,使犁刀伸到桑树枝下,便可扩大中耕除草面积。一般可使机耕面积扩大60%左右,功效提高近一倍。同时,加长犁刀,减少刀数,以利深耕和冬耕深翻。用这种中耕除草机进行桑田耕地和中耕除草,经几年实验、推广使用,效果较好。 (一) 旋耕机轴的改装主要将旋耕机轴两端电焊接长,右端(花键轴一端)电焊接长115mm,左端电焊接长106mm,直径30mm,在犁刀传动箱盖上开φ30mm孔,并配装自紧油封(30×52×10)及油封盖。油封盖用4只M8螺栓固定,并用开口销销住螺母,在左支臂上将轴承盖拆下,也配上自紧油封(30×52×10)及轴承盖。  相似文献   

8.
以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泰优058为材料,研究了2个播期、3种插植密度、2种种植规格和2种土壤类型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泰优058在高产插植期内,插植越早越好,并提倡大小行插植;水稻品种泰优058生产上应推广合理密植技术,油菜茬宽行(等行)窄株(9-10)×5寸插植,插植密度18~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10+6)×5寸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小麦茬宽行(等行)窄株9×5寸插植,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10+6)×5寸、(12+6)×5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22.5万穴/hm2;随着插植时间的推迟,插植密度应有所增加,但最高不能超过22.5万穴/hm2。  相似文献   

9.
1979年,两熟制试验在较肥沃的鳝血黄泥土上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3.46%,全氮0.174%,全磷0.18%,速效磷37.5ppm,速效钾67ppm。三熟制试验田为黄泥土,有机质含量2.7634%,全氮0.1779%,全磷0.170%,速效钾49ppm。试验分“V”字型、片仓氏、一哄头(对照)三种施肥法。一哄头为二次重复,其他均为三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两熟制18.2×15尺(0.046亩),密度3×5寸,每亩4万穴;三熟制19.2×12尺(0.038亩),密度3×4.5寸,每亩4.4万穴。品种均为广陆矮4号  相似文献   

10.
芹菜田除草是一项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农活,常因除草不及时,造成草荒而引起减产.据调查,露地栽培芹菜除草用工可占整个栽培管理过程的40%以上,苗期除草尤其费工,应用化学除草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10个玉米杂交组合叶片数和叶面积及生物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控水干旱胁迫试验中设置正常供水(CK)和中度干旱胁迫(DT)2种水分处理。[结果]S11×411的叶片数在拔节期减少最多(13.16%);449×交51叶片数在孕穗和大喇叭口期减少最多(21.82%和18.52%);411×18599叶片数在拔节和抽雄吐丝期减少量最多(12.12%和9.09%);S11×411叶面积在拔节和抽雄吐丝期减少最大(14.08%,29.14%);449×交51在孕穗和大喇叭口期减少最大(41.43%和41.27%);411×18599在4个时期减少量均最小。在2种水分处理下449×交51的生物产量最高,其次是S11×411(CK)和411×449(DT),411×18599的生物产量最小。[结论]449×交51的叶片数、叶面积和生物产量在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下均获最大值;411×449在干旱条件下栽培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棉花生长季节正值高温多雨,杂草种类繁多且生长快、数量大,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往往造成草荒严重而减产且品质下降,而化学除草省工、及时、经济、高效,可大大提高植棉效益。现就不同类型的棉田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于棉花生长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杂草种类繁多且生长快、数量大,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往往造成棉花因草荒严重而减产且品质下降,而化学除草省工、及时、经济、高效,可大大提高植棉效益。现就不同类型的棉田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研究番茄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遗传趋势,以期了解其多样性状况、亲缘关系,为中国番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50尖黄,47(A-6t),93-29,A33-1,46(A-10t),93-11,A-17,49(7-1t),48(7t)9种不同的番茄品种及杂种F1代群体植株为实验材料,对杂交亲本及杂种F1代的株高,叶型指数,开展度等性状进行遗传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株高上杂交组合93.29xA33.1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他的五个杂交组合株高都表现出趋中变异的特性;(2)在开展度这一性状上杂交组合:93-29×A33-1,93-11×48(7t),93-11×49(7-1t),50尖黄×A-17都表现出了杂交优势,说明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增加开展度是可行的;(3)在叶型指数这一性状上组合93-11×48(7t)和组合50尖黄×A-17明显的表现出了杂种优势,其他四个组合表现出了趋中变异的特性;(4)组合93-29×A33-1与93-11×49(7-1t)的杂种F1代植株较抗番茄青枯病.通过杂交育种可以改变番茄的部分形态性状,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品质及其抗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采用一次机械化播前除草、一次苗期耙地、一次行间铲地和两次(足尚)地培垅等田间工艺程序,并辅以人工间苗、拔大草和摘除分蘖,可以达到人畜力三铲三(足尚)的质量要求,而成本仅为人畜力铲(足尚)的百分之五十八左右。本文讨论了各项工艺程序的拖拉机选型、农机具配置方式、作业方法及除草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1年生马尾松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类不同岩性发育的土体上11年生马尾松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类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的组成无明显差异,经鉴定有细菌9个属、真菌6个属和放线菌2个属;(2)6类土体上马尾松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之间有明显差异,石英砂岩(198.58×105个)>玄武岩(117.55×105个)>第四纪红色黏土(102.43×105个)>长石石英砂岩(86.98×105个)>煤系硅质砂页岩(80.24×105个)>变余砂岩(69.86×105个);而在微生物总量中,则均以细菌的数量占优势,超过90%以上;微生物的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根外土壤与根际土壤之间以及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变化呈不同的趋势;(3)各土体之间马尾松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变化范围是4.67~92.96.  相似文献   

17.
水田动力中耕除草机适用于具有一定硬底层的大垅或小垅水田中耕除草。其特点是結构簡单,制造容易,操作灵活,維修方便。在生产中表現:能增加中耕除草次数,可使土壤松软,通气良好,中耕后有利于洗盐,水稻生育分蘖多、发根強。并能保証农时,扩大水稻播种面积,降低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焦(宀在)良种场从1974年分垅(大长)种玉米获得小麦高产的实践中得到启发,认为间隔分垅通透是小麦高产管理中的一项新措施。其具体作法是:两手握分垅(?)柄,(分垅(?)如图)顺垅行(忄万)(忄万)走动,左右不停轻轻摇晃,小麦叶片便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有明显的通风透光作用。时间最好间隔5—7天或7—10天进行一次,如水利条件好的,以前者为佳.第一次分第一、三、五行,第二次分第二、四、六行交错进行……或每次间隔二市尺左右分一个背垅也行。  相似文献   

19.
冀东滨海稻区随着农业机械化推广普及,水稻采用插秧机插秧,虽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提高插秧质量和降低成本,但给本田化学除草带来除草不彻底形成草荒不利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总结出了机插秧稻田发生草荒的原因,归纳出了稻田杂草发生的群落组合,制定出了相应的科学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 要提高大豆的结实率,获得高产,除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外,加强大豆的田间管理尤其重要,其具体措施是抓好六防: 1 中耕培土防草荒。在3~4叶期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为3~5cm,中耕时将细土培到豆蔸基部起垄,既能除草松土,又能保墒防倒。在中后期还应进行2~3次浅锄除草,防止草荒,特别是在开花前后,更要做到田间无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