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川牛是洱源县的奶用黄牛品种,1954年开始引进荷斯坦牛进行级进杂交改良,1989年全部改良为邓川黑白花牛。2010年,全县存栏79047头,能繁母牛存栏47428头,牛奶总产量19.2万t,群体平均305天产奶4050kg,优秀个体产奶量突破8000kg,奶农收入达到5.9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西藏拉萨市引进荷斯坦牛冻精与本地黄牛级进杂交已40余年,对荷斯坦牛改良西藏黄牛(荷×藏)级进杂交后代泌乳性能进行测定,为后期横交固定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并比较2017—2021年荷×藏高代次不同胎次之间的总泌乳量、高峰产奶量、高峰日、产奶天数和日泌乳量;2021年7月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结果]荷×藏高代次随着胎次增加总泌乳量、高峰产奶量、泌乳天数和日泌乳量随之降低,高峰泌乳日在正常范围内;3个胎次之间,总泌乳量主要集中在2000 ~ 4000 kg,高峰产奶量主要集中在15 kg ~ 25 kg,高峰日、产奶天数和日泌乳量的范围分别是49.58 d ~ 66.30 d、212.06 d ~ 217.36 d和14.96 kg ~ 17.99 kg。DHI测定数据显示荷×藏高代次群体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尿素氮分别是3.86 %、3.34 %和12.47 mg/dL。[结论]高原低氧环境限制限制了荷×藏高代次牛的泌乳性能,但相比西藏黄牛有较大提高,结果可作为提高改良牛生产性能、产奶量、奶品质及遗传特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奶牛在云南某奶牛养殖场饲养186头二胎荷斯坦奶牛2016年度月动态产奶量测定,揭示云南荷斯坦奶牛全年月动态产奶量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产奶量高峰在2、3、4、5、6月份,分别是866.94±355.25、973.29±325.05、964.97±154.77、984.45±139.64、856.22±194.68 kg,而以3、4、5月份最高,全年动态产奶量最高月份是3月份,达到973.29±325.05 kg;产奶量最低是9月和10月份,而以9月份为全年动态产奶量的最低月,仅为652.62±249.62 kg。全群奶牛全年平均单产达到9 704.79±1 143.23 kg,305 d产奶量8 109.48±955.30 kg。并针对云南养殖荷斯坦奶牛的全年月产奶量动态分布和饲草饲料供应实际状况,提出饲草饲料全年均衡供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奶量差是奶牛个体同一胎次前后2个泌乳月产奶量的差值,可准确反映产奶量变化情况。为探究影响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因素,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5-2018年55 193头次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4个因素对荷斯坦牛产奶量差的影响。结果显示:胎次、测定年度、产犊季节、泌乳月及其交互作用对产奶量和产奶量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不同胎次、测定年度和产犊季节的荷斯坦牛总产奶量在第2个泌乳月增加最快,产奶量差为8.79kg;头胎第6泌乳月、二胎第7泌乳月和三胎及以上第6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86kg、-4.59kg和-6.13kg;2015-2018年4个测定年度中,第10、第6、第7、第6泌乳月产奶量降低最大,产奶量差分别为-2.26kg、-4.98kg、-4.44kg和-3.56kg;春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4泌乳月、夏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12泌乳月、秋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9泌乳月、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第6或第7泌乳月产奶量下降最大,产奶量差分别是-4.34kg、-4.71kg、-5.36kg和-5.40kg。此外,产奶量差与泌乳持续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犊间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泌乳天数、高峰奶、乳脂率、蛋白率、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产奶量差作为衡量奶牛产奶量变化的指标之一,可为牧场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荷斯坦牛不同月龄产奶量,对掌握适宜的配种年龄,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同仁县农区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对本县保安镇某奶牛养殖合作社100头不同月龄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18.6月龄的荷斯坦牛胎产奶量最高,比16月龄头胎产奶量高676.55kg(P0.05)比18.7~19月龄头胎产奶量高669.74gk(P0.05),比19.7~19.90月龄头胎产奶量高1027.09kg(P0.01),说明同仁县地区荷斯坦奶牛在17~18.6月龄产奶量最高,也是最佳的初配月龄。  相似文献   

6.
梁辛 《畜牧与兽医》2004,36(2):19-19
<正> 奶水牛耐热、耐湿、耐粗饲,较荷斯坦奶牛更适合南方饲养。目前我国饲养的乳用水牛主要是摩拉、尼里/拉菲等引进品种及其杂交后代,年产奶量在1 500—3 000 kg,乳脂率6.5%~9%,优秀牛305 d产奶量达4 000 kg,一个泌乳期所产乳脂及非脂乳固物已接近南方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水平。水牛世代间隔长、初产年龄较迟(一般荷斯坦奶牛在30月龄以前  相似文献   

7.
红色荷斯坦牛与西改牛杂交一代产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西改牛产奶量,选用外表与其相似的红色荷斯坦牛精液对西改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杂一代牛一、二、三胎泌乳期平均产奶量达到4010.33 kg;乳脂、非脂、蛋白质、乳糖含量分别为3.54%、8.52%、2.72%、4.70%,说明,红杂牛完全可作为奶牛的后备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研究早期断奶技术对不同品种肉用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草原牧区应用犊牛代乳料产品开展了不同品种犊牛的早期断奶工作,[结果]表明:安杂牛、新褐杂牛、荷斯坦牛三组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安杂组增重成本8.25元/kg,新褐杂增重成本组9.27元/kg,荷斯坦组增重成本9.62元/kg,但...  相似文献   

9.
将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饲喂18%CP和0.82%Lys的日粮为对照组,16.0%CP和0.65%Lys的为试验1组,16.0%CP和0.85%Lys的为试验2组及16.0%CP和1.05%Lys的为试验3组。添加的Lys为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4个日粮配方用相同瘤胃未降解蛋白质来平衡。所有试验奶牛先饲喂2周试验日粮作为预试期,然后开始10周正试期。试验期间,对照组产奶量平均为(31.55±0.9)kg/d,与试验2组和3组的产奶量相似([31.01±0.6)kg/dvs(31.03±0.7)kg/d(]P>0.05);对照组产奶量比试验1组高1.2kg/d(P<0.05)。因此,如果奶牛日粮考虑代谢蛋白质(MP)的数量和质量,16%CP日粮在产奶后期可以维持产奶量。RPLys添加到16%CP日粮中改进MP质量,提高奶产量。  相似文献   

10.
对牦牛三元杂交又一个组合(西×黄)♂×牦牛♀研究结果表明,含1/2西门塔尔牛血缘的西黄杂种公牛从半农半牧区引入川西北高寒牧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3.85%,比用"冻配"技术生产犏牛提高20.15个百分点。繁殖的F1代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74±2.49)kg、(20.83±3.62)kg,分别比牦牛高7.07 kg和7.88 kg(P<0.01);生长发育快,2.5岁时,公、母体重分别为(326.75±13.61)kg、(321.29±15.3)kg,分别比同龄牦牛相应重142.45 kg和165.43 kg(P<0.01),杂种优势率高达40.42%;母犏牛2~3岁可初配,比母牦牛提前1~2岁投入生产,第一胎产奶量704.55kg,为同胎次母牦牛的2.8倍(P<0.01)。建议在牦牛改良中推广(西×黄)♂×牦牛♀和(荷斯坦×黄)♂×牦牛♀两个牦牛三元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太湖猪半血的3世代苏钟公猪和乌金猪半血的新乌二元杂母猪组成的基础群进行了杂交合成理想型,横交选育滇昆(N2)系.经过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第5世代初产仔(10.32±2.32)头(n=47),比基础群0世代(GO)9.71头和本地良种乌金猪5.7头提高0.61头与4.62头.90kg屠宰胴体瘦肉率50.51%,比1世代47.62%和乌金猪42%提高2.89与8.51个百分点,皆超过初产仔9头与胴体瘦肉率50%攻关指标.用加系大约克(Y)与N23世代母猪杂交,仔代杂优猪窝均活仔(11.30±1.49)头(n=10),35日龄断奶窝重(80.38±11.22)kg,70日龄保育窝重达(214.80±39.31)kg.体重达90kg日龄(155±13.33)d(n=23),80日龄至90kg日增重893g,料重比为2.891.瘦肉率达55.06%.至2000年3月底已向社会推广滇昆新母系猪4350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1品种乳用型牛有黑白花奶牛、荷斯坦、娟姗、瑞士褐牛等。由于牛种和品种的不同,产奶量有很大的差别:少的只有500~600kg,多者可达8000kg,甚至10000kg以上。要想多产奶,应首选黑白花奶牛和荷斯坦牛。2个体同一品种奶牛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即使在同样环境条件下,产奶量也不尽相同。不同品种奶牛体型大小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大体型的奶牛要比小体型的奶牛产奶多。3年龄与胎次产奶量随着奶牛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逐渐衰老而增加或减少。1~2胎(3~4岁)一般要比3胎(5岁)以上低15%~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对荷斯坦杂种牛泌乳性能的遗传改良效果,【方法】以荷黄低代杂种、荷黄高代杂种和纯种荷斯坦牛3种奶牛群体共计293头奶牛为研究材料,利用北美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对不同奶牛群体进行杂交改良,根据系谱信息追踪各群体的后裔,参照DHI生产性能测定方法采集产奶量和乳成份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群体、世代、投产年份、母本和母本年龄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高代杂种与纯种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高代杂种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和305d乳糖量显著高于纯种(P0.05);1世代泌乳性能显著高于0世代(P0.05);饲养管理水平和母本效应显著影响泌乳性能(P0.05)。【结论】高代杂种在现有生产体系下实现最佳的遗传环境匹配,适宜在北方农区生产体系中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区奶牛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理了南京地区C奶牛场36个月间817头次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数据,探讨季节对奶牛泌乳量的影响。南京地区暑热期从五月开始长达5个月,五月份减产约14%,七月份比六份下降21%,暑热期产奶量的下降率为0.46kg/kg,高产奶牛的降幅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挪威红牛与荷斯坦牛杂交改良效果,对比分析了以挪威红牛为父本冷配荷斯坦牛的杂交1代与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差异。通过对纯繁组和杂交组亲代、子一代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等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挪威红牛与荷斯坦牛的杂交1代在乳蛋白率、头胎产犊月龄方面,显著优于荷斯坦牛(P<0.05),体细胞数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乳脂率和繁殖性能优于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秦志锐 《中国乳业》2001,(10):26-27
本文综述了中国荷斯坦牛形成经过,当前全国牛群的生产情况以及自1983年以来实施育种措施及成效等,尤其对组织实施全国中国荷斯坦公牛后裔测定的方法、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所得效果,作了详细的讨论。目前全国荷斯坦牛成年母牛115万头,平均每头产奶量4774kg(1997),京、津、沪三地平均每头年产奶量均已达到6000kg以上,使用经过后裔测定选出的良种验证公牛,其后代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及乳脂率平均遗传能力(ETA)值分别较对照组高219.68kg及0.045%。调查14个省、市良种母牛约5万头,平均年产奶量达到8000kg以上的牛约占8%。6个省近10年来(1987-1997)产奶量平均每年每头约增加70kg。本文对获得较大成就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西改牛产奶量,选用外表与其相似的红色荷斯坦牛对西改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杂一代牛1、2、3胎泌乳期平均产奶量达到4010.33kg;乳脂、非脂固体、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分别为(%):3.54、8.52、2.72和4.70。说明红杂牛完全可作为奶牛的后备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临洮县从澳大利亚共引进澳洲荷斯坦牛1070头.根据测定,澳系荷斯坦牛平均初生重38.5kg,3月龄平均体重115kg,母牛第1胎平均体重602kg,胸围198cm,体斜长158cm,管围18.7cm.305d平均产奶量:第1个泌乳期6 740kg,乳脂率3.38%,乳蛋白率2.93%;第2个泌乳期7015kg,最高达10 600kg;第3个泌乳期7 087kg.2007~2008年,921头牛中305d产奶量达8000kg的占26%;7 000~8 000kg的占41%;6 000~7 000kg的占28%; 6 000kg以下的占5%.平均情期受胎率为64%,总受胎率为91.5%,胎间距418.6d.肢蹄病发病率1.8%,消化道疾病发病率5.1%,乳房炎发病率8.7%,产科疾病发病率4.8%,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4.8%.近6年的饲养证明,澳系荷斯坦牛完全适应临洮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澳系荷斯坦牛的引进对提升临洮奶牛养殖业整体水平、改良临洮奶牛的遗传品质、提高良种奶牛的比例以及牛奶产量和乳品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疆物华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呼图壁种牛场分公司是国家级重点种畜场,素以奶牛平均单产量高著称,2001年荷斯坦奶牛年平均单产9 260 kg,已连续多年在全国领先,并居世界先进水平.所属畜牧一场存栏600余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年单产高达9 600 kg.随着产奶量的增加,奶牛对钙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极易导致钙缺乏症的发生.我们应用乌鲁木齐市金蟾兽药有限公司研制的速补钙口服液对高产奶牛防治钙缺乏症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高,但耐热性差,在南方其高产的遗传性能难以体现出来;娟姗牛单位体重产奶量高,牛奶口味佳,营养价值高,且耐热性能强,抗病力强,将两奶牛品种杂交,预想选育出一种耐热性能强,抗病力强,产奶量高,乳品质好,风味佳的奶牛新品种。广西畜牧研究所黄牛研究室于2005年初就开始选育和研究工作,用娟姗牛为父本,荷斯坦牛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已繁育出娟荷杂一代牛公母共53头,从中选出35头进行实验观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