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从紫花曼陀罗、莨菪、假酸浆、蓖麻等植物中提取8种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并进行了田间试验与示范。科研人员采用溶剂系统提取和杀虫杀螨活性测定,从甘肃省152种植物中筛选出了具有杀虫活  相似文献   

2.
<正>在近期揭晓的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中,由湖北省农科院喻大昭团队研制的绿色生物农药——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了解,这种新型生物农药,对农作物的防病效果达到90%以上,优于化学农药,且"蔬菜、水果喷药后第二天就可食用"。目前,该农药累计使用已经超过2000万亩,增收节支达43亿元。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是一种以大黄等蓼科植物为基本原材料的生物农药。早在2000年,湖北省农科院院长喻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邱德文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该药剂属蛋白质生物农药,对环境和植物本身安全、低毒、无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邱德文研究员介绍,科研人员大量筛选了  相似文献   

4.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研究,江苏省科研人员自主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生物农药——虫瘟菌悬浮液。据悉,这种农药新品对目前祸害大江南北的各种鳞翅目害虫都具有显著杀灭效果,填补国内一大空白。  相似文献   

5.
来自安徽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的最新消息.该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研制出的新型生物农药“克纹灵”喜获国家发明专利。该专利发明的多粘芽孢杆菌与井冈霉素复配物(克纹灵)具有价格低,防效高,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为我国生物防治水稻纹枯病增添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6月14日下午,应甘肃省农科院邀请,甘肃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常宏研究员在甘肃省农科院创新大厦3楼为省农科院马铃薯相关项目与课题组、院相关处、及甘肃一航薯业有限公司的干部职工做了题为《甘肃省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专题报告。省农科院副院长马忠明、贺春贵,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农中心)是在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生物农药研究室和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实验工厂的基础上,于1994年组建的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机构,是国内最早(1960年)从事生物农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机构之一。生农中心致力于建设具有跨国公司水准的核心技术平台,打造集原创、转化、推广服务于一体的生物农药与微生物技术产业化链式研发体系,致力于服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栉风沐雨五十七载砥砺前行跨越发展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农中心)是在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生物农药研究室和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实验工厂的基础上,于1994年组建的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机构,是国内最早(1960年)从事生物农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机构之一。生农中心致力于建设具有跨国公司水准的核心技术平台,打造集原创、转化、推广服务于一体的生物农药与微生物技术产业化链式研发体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植物脱毒中心,不久前在植物脱毒快繁新技术品种及开发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了两种高效、快速植物病毒检测新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首次培育出了九个甘薯脱毒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脱毒技术及品种提供了保障,初步探索了实现脱毒植物产业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科技》2005,(2):F004-F004
王文丽,女,汉族,1968年3月生,甘肃民勤人,副研究员。1992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至今。199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200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及农化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现负责甘肃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工作。  相似文献   

11.
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物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基于植物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内生放线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植物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同内生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其代谢物在抑菌杀虫中的生物活性,并就植物内生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作一展望,提出今后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新型生物农药研发技术体系——以现代农业研究、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虫免疫能力和杀伤有害生物为目标,研究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创制平台,开发新技术、新工艺20余项,包括新型生物农药活性物质分离和鉴定技术、安全性评价技术、新型生物农药发酵工艺和规模化生产工艺、杀虫防病相关功能基因克隆、新型生物农药产品剂型、复配工艺和新剂型稳定化技术、生物农药增效剂研制与产业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陇春22号(MY94—9)是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4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于1995年进行性状观察和产量鉴定试验,1996-199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预试、区试,2000~2003年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200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记者从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获悉,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组织实施,"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亩产3.01吨),粗蛋白含量10%,复种饲用甜高粱亩产鲜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将苏云金杆菌抗虫特性转移到植物上,让植物直接对抗害虫。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开发最成功、也是国际市场上用量最高的生物农药,但其用量仅占化学农药的2%。而目前我国年生物农药用量仅8000t,在农药总量中不到1%,离生产需要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生物农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苏云金杆菌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农药,其发展潜力是可以预见的。  相似文献   

16.
广东生物农药的系统研究,始于1939年赵善欢院士留美归国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毒理学家赵善欢历来被称为中国“杀虫植物研究的开山祖”。经过60多年的历史沉淀,特别是近60年的蓬勃发展,广东在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从农药活性植物的引种、驯化、推广种植,植物性农药的提取配制到绿色食品的生产,形成了具有鲜明南方特色的完整植物性农药产业链,有力促进了我国生物农药工业的发展,提升了广东省生物农药研发水平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5年攻关,甘肃省农科院国家"旱地集雨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研究成功"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望使旱作地膜玉米从种植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称为旱作农业技术的一场革命,为全省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项技  相似文献   

18.
近日,南四川省农科院牵头研制的纳米生物农药取得成功.推广使用后能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及面污染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生物农药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农药是农药中的一个大类,也是当今世界新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作者从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工程农药4个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概况,同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