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五)●纪天祥蜂群越冬期对于蜂团中间温度和外层温度变化情况的试验蜂群越冬期,在测试蜂团中间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发现蜂团移动,温度计离开蜂团中间时,温度即下降。究竟蜂团中间和外层(不是外边)相差多少度?我作了如下试验:1...  相似文献   

2.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二)纪天祥──越冬期同等群势的蜂群,包装在不同地点的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对比1967年冬,选择4个6框足蜂的中等群,分为甲乙两组,每群蜂的蜂团中间放一只温度计。甲组蜂群包装在北房前面的避风向阳处,白天日照时间约8小...  相似文献   

3.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六)●纪天祥1970年1月上旬,我又把这个弱群从温室搬到冷室放了3天,又从冷室搬到室外放了3天,以后又搬回温室内,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和上次差不多。这样就得出:室外越冬的蜂群,蜂团中间温度变化,完全受气温变化所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人们对蜂群越冬的温度非常重视,而对蜂群越冬空间往往是忽视的,通过这两年的观察发现,蜂群越冬期空间的大小对蜜蜂寿命影响很大。在丹东地区,越冬期间一般是4~5脾蜂的蜂群,死亡蜜蜂数量比较少,强壮蜂群死亡的数量偏多。我一直以为蜂群小,非适龄越冬蜂的数量少;蜂群大,非适龄越冬蜂的数量也多,所以在越冬期,强群的死亡蜂数量  相似文献   

5.
坚持庭院养蜂十五年──同老年养蜂爱好者谈体会辽宁建平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122400)叶俊(续第5期)一年之中,养蜂人最担心是蜂群越冬,我也是一样。自我养蜂第2年开始,曾先后在越冬期全部死蜂3次、被烧两次,又死又伤的次数则更多,真可谓教训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6.
秋末背荫放置蜂群少培养越冬蜂40%以上前几年,秋末培养越冬蜂时,我总是把蜂群背荫放置、降温,认为这样可多培养越冬蜂。但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少培养了越冬蜂。1992年秋未开始,我将5群蜂(蜂种为意蜂,蜂王为当年刺槐花时培养。其中,3群为单王,2群为双王同...  相似文献   

7.
幼虫是蜂群的动力蜂王是蜂群的母亲,子脾是哺育蜜蜂的摇篮,在子脾分类(卵、虫、蛹)中,幼虫是唯一能调控蜜蜂行动规律的因素,春繁一开始,幼虫就迫使越冬蜂改换以幼虫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在幼虫哺育期,蜂群不仅要保持幼虫所需的孵化温度,蜜蜂还得不时地哺育不同日龄...  相似文献   

8.
作者研究了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峰)活框饲养下的蜂群在受人为干扰下(如提出子脾,敲打箱壁等)引起的子脾间温度的变化,并与意大利蜂(以下简称意蜂)蜂群,传统土法饲养的中蜂蜂群作对比。结果显示活框养下的中蜂蜂群受干扰后引起的温度变化最大。此外,测定了夏。秋季子脾间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关系及越冬蜂团内部的温度状况。  相似文献   

9.
蜂群“分区”管理法———实践及探索(四)·张功勋王玉芝8越冬蜂的培育与管理81越冬蜂培育期蜜蜂的群居生活,多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制约,在自然界气温逐渐下降,蜜粉源即将枯竭时,蜜蜂也将结束采集与繁殖,此期蜂群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越冬蜂的安全,为此要抓好...  相似文献   

10.
豫西南地区蜂群越冬管理要点一、越冬蜂群的布置在喂足越冬饲料(标准:每框越冬蜂要有存蜜2公斤)的同时,抓紧断子期有利时机,狠治蜂螨2次,使越冬蜂达到基本无螨害。之后合并弱群,双王群每箱不少于8框蜂,单王群不少于6框。然后放宽蜂路至15厘米,并用竹塑王...  相似文献   

11.
范全新 《蜜蜂杂志》2011,31(10):13-13
(1)饲料 多年的实践证明,流蜜期储备蜜脾是越冬安全的保证。而用白糖水替代越冬饲料,在越冬期最易患“爬蜂病”,蜂群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蜜蜂冬季生活特性(四)纪天祥越冬期震动对蜜蜂的影响情况观察蜂群越冬期最怕震动,因此选择蜂群越冬的场地要远离公路、铁路、矿山和工厂,以免越冬蜂受损失。但是,震动时蜜蜂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过去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曾作过如下观察:1967年冬,生产队社员在...  相似文献   

13.
这里说的高温是自然界气温超过蜂群生活所需的最高温度(幼虫孵化温度34~35℃)。 地处华北平原的乐陵市,每年6~7月干旱少雨,气温高达35~38℃。养蜂人为了降低蜂巢温度,多在箱外搭设遮荫物,场地洒水和箱内加宽蜂路、扩大通风等,虽然人为采取了形式上的降温措施,但由于枣花流蜜期农药伤蜂严重,以采蜜为主的蜂群,此期仅剩5~7脾蜂,蜂群应变能力减弱,蜂王产卵下降,势必撤掉继箱,让蜂群自然度夏,待8月份再调整蜂群恢复群势,9月开始培育越冬蜂。……  相似文献   

14.
蜜蜂冬季生活特性(三)纪天祥蜂群越冬期对于蜂团中间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索五六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了许多种版本苏联的养蜂书,对于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养蜂学》(戚尔宾纳著,余俊鳌、诸葛群译)第57页有这样一段话:“冬季蜂团中的温度完全是另...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蜂窖的建造方法黑龙江省国营汤原县东风良种场(154023)王长海,王长溪,王磊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蜂群的越冬期长达5个多月,气温最低达零下35℃左右,蜂群是否能安全越冬确实是个难题,如果管理得好,越冬蜂死亡少,耗蜜少,来春蜜蜂健壮活泼...  相似文献   

16.
<正>拜读《中国蜂业》2014年第1期刊登的文章《蜜蜂室内越冬温度选择和蜂群管理》,以及赵水林师傅在第10期刊登的《关于蜜蜂室内越冬温度的选择和蜂群管理的思考》这两篇文章,他们在室内越冬最佳温度上各抒己见,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蜂群越冬的最佳温度应与越冬蜂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
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天祥 《蜜蜂杂志》1996,(11):12-13
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一)纪天祥前言五六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了《养蜂学》(戚尔宾纳[苏联]著,俞俊鳌、诸葛群译,财经出版社1957年出版)和《蜜蜂》(哈利夫曼[苏联]著,冯荫春、陈世昌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书中详细地阐述了蜂群生物...  相似文献   

18.
蜂群安全越冬,对群势大小有直接关系,因为越冬期是按蜂群大小来定温度。我县地区,越冬期长气温低。几年来掌握了蜂群越冬的生活习性,六框以上的蜂群适于越冬。所以我们养蜂同志对越冬的蜂群,在繁殖期就抓紧。多繁殖越冬蜂,达到壮群入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区蜂群安全越冬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区蜂群安全越冬措施吉林省养蜂研究所(133000)范广良长白山区地处我国的东北部,冬季寒冷漫长,最低气温达—30C~-40℃,蜂群越冬期长达140~150天。据多年调查,蜂群越冬死亡率高达30%~40%。蜂群严重削弱,影响了来年的春繁。如何给蜂...  相似文献   

20.
东北林区的蜂群,大部分是定地饲养,因林区中,晚秋花粉奇缺,严重地影响着培育越冬适龄蜂而使秋季群势急剧下降,苕条(胡枝子)花期十多框蜂的蜂群,到9月初只剩下5~6框蜂,而到越冬初期,仅能有4框蜂左右,形成了弱群越冬;东北林区越冬期长达5个月甚至半年,气温较低。那么,在蜂群弱、越冬期长、温度低这三个不利因素下是否能采用省力、省时、省成本的室外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