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6年6月至11月,利用水泥池开展了杂交鲟从仔苗到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的情况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农办于2000年引进东南亚笋壳鱼苗进行池塘养殖,并2003、2004年进行了笋壳鱼人工繁殖以及苗种培育试验,已基本掌握技术要点。现将泰国笋壳鱼水泥池育苗试验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泥池静水培育黑龙江鲟鱼苗种,放养密度600尾/m~2,成活率仔鱼阶段、稚鱼阶段、幼鱼阶段分别为85%,71%,92%,最后培育出平均体长93mm,平均体重3200mg的黑龙江鲟幼鱼26800尾。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水泥池静水培育黑龙江鲟鱼苗种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1988及1989年分别采用网箱、室内水泥池、室外水泥池等形式,将仔蟹经过18天左右的强化培育,养成Ⅳ-Ⅴ期的幼蟹,再投放至大水面养殖,成活率达79%。  相似文献   

5.
<正> 罗非鱼自1956年引进至今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主要养殖对象之一。罗非鱼苗种的培育技术及越冬技术也早已成熟,但采取的大都是土池或小型密孔网箱培育后再越冬法,即利用土池或网箱先将鱼苗培育到一定规格(一般在5.5cm以上)然后再转入越冬温室进行越冬。本试验直接利用水泥池对罗非鱼苗进行培育并在此池中实施越冬,目的是观察罗非鱼在水泥池中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越冬效益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苗种来源得到了解决,但近几年的养殖情况并不理想,主要问题集中在苗种的培育上。从2007年5月18日至7月3日,利用水泥池开展了黄颡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丁鱥(欧洲丁鱥)肉味鲜美,具有环境适应范围广、生存温度0~40℃、抗病力强、食性杂、养殖技术简单等优良特点,在国内形成了丁鱥养殖热。为了进一步探索了解苗种生长情况,我们于2003年5月,在水泥池进行了丁鱥苗种培育试验,现将培育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网箱和水泥池两种方式养殖泰国虎纹蛙60d,网箱平均产量253.9kg,出箱规格169g,成活率75.3%;水泥池平均产量69.8kg,出池规格208.5g,成活率80.9%;两种养殖方式的总体效果比较,水泥池养殖效果优于网箱养殖。水泥池3种不同密度的养殖效果比较,以80只/m^2的养殖密度为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9.
为调整上海郊区的水产养殖结构,开发水产新品种,提升养殖效益,2021年在上海市郊某合作社开展了墨瑞鳕(Maccullochella peelii)大棚水泥池养殖试验。试验采用2口大棚水泥池,投放经标粗培育的平均体质量为150 g/尾的墨瑞鳕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25尾/m2,全程投喂粗蛋白质质量分数43%的海水鱼膨化饲料。经过13个月养殖,共收获墨瑞鳕商品鱼9 576 kg(单位产量13.3 kg/m3,平均规格696.2 g/尾),饲料系数为1.58,单位产值为1 030元/m3。墨瑞鳕大棚水泥池养殖试验成功,对水产养殖结构调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月鳢〔Channaasiatica (Linnaeus)〕又名七星鱼 ,是名贵的野生鱼类。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 ,且骨刺少 ,肉质鲜嫩 ,还具有滋补、生肌、活血等多种药用价值 ,深受消费者青睐。月鳢个体小 ,耐低氧 ,经济价值高 ,近几年已被作为淡水优良品种得以推广养殖。1 试验条件与方法1 .1培育池条件用于培育月鳢鱼苗种的水泥池 6个 ,每个面积为 6m2 ,水泥池池底平坦 ,有进排水口 ,水深保持在 80cm左右 ;塑料布池 2个 ,每个面积为 3m2 ,水深 6cm。试验用水为明渠流水 ,并经两道纱绢布过滤、生石灰消毒后流入培育池。放苗前培育池均用生石灰消毒。1 .2鱼苗放…  相似文献   

11.
用地上露天小水泥池8个.进行杂交条纹鲈苗种培育试验.放养313龄水花30000尾.通过天然饵料、藻粉投喂以及适当水质管理措施.经32天培育,共培育3.5~4.6cm体长的鱼种4336尾.最高成活率为19.1%,最低为6%,平均为14.5%。  相似文献   

12.
周李柳  但学明  刘丽  甘炼 《水产科技情报》2014,41(4):199-200, 204
为探索花鳗鲡的苗种培育技术,2013年在温棚水泥池中进行了花鳗鲡苗种的培育试验。试验水温在28~30℃,每池放养苗种12万尾,放养密度500尾/m2。放养后60 d内饲喂水丝蚓,60 d后投喂鳗鱼配合饲料。试验结果:经过150 d的培育,投喂水丝蚓期间的饵料系数为6.65,成活率为99%;投喂配合饲料期间的饲料系数为1.70,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13.
赵亮  孙德祥 《水利渔业》2004,24(3):25-26
在水泥池中分5个试验组进行河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设计试验条件下,单位产量可达0.048~0.062kg/m^3,300m^3育苗水体可产蟹苗14.4~18.6kg。Z1期布池密度在4万~6万只/m^3为宜。布池密度过高,将超过系统负载量,造成水质恶化,氨态氮和亚硝态氮超过蟹苗耐受范围,系统崩溃。  相似文献   

14.
<正> 1 人工繁殖 加州鲈一般养二周年可达性成熟,也有一周年成熟的,繁殖适宜水温为18~25℃。1.1 亲鱼培育 加州鲈亲鱼平时可与家鱼混养,池塘里需有一定数量的小鱼、小虾作为它的食物,也可投喂人工饲料。至繁殖季节之前,再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在池塘或水泥池均可。  相似文献   

15.
章忠 《科学养鱼》2006,(10):43-43
生产中水泥池单养日本锦鲤成本较高,我地利用现有的池塘条件,土池套养日本锦鲤,替代原有的鲤鱼品种,其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尖吻鲈温室水泥池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摸索出一套尖吻鲈温室淡水池饲养技术,在温室水泥池内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结果:1.平均体重189g的鱼种,经过近4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达到706.4g,饲料系数1.25,养成成活率97.5%;2.尖吻鲈的养殖优势十分明显,集中表现在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抗病能力强、单位面积养殖产量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连续2年,我们在高密市人工湖南侧的一个面积为1334m^2(2亩)的长方形水泥池进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2003年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6.86平方米的小水泥池,进行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培育豆蟹试验,其结果:50只大眼幼体,经过34天的精心管理,产出豆蟹6200只,育成率高达91.18%,以0.25元/只销售,产值1550元,净利润1144元。投入产出比1:3.81。  相似文献   

19.
将体重为0.077~0.1克的河蟹在400m^2池塘中(土池和水泥池各200m^2)用S-88-3配合饵料(含粗蛋白41%)培育114天,取得了良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0m^2水面共育出河蟹104kg,净产102kg;平均每m^2水面产蟹0.255kg,最高单产为0.4875kg/m^2;平均体重为9.45g;平均投饵系数为1.61;平均折亩产河蟹173.61kg,亩产最高池为324.675kg;平均回捕率45.98%,最高池为56.4%。平均投入利润比为1:3.82,最高池为1:5.71。土池的饵料效果明显好于水泥池。S-88-3配饵的营养能够满足河蟹第三生长阶段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20.
赵亮 《内陆水产》2003,28(10):8-9
受沿海封闭式养虾经验启发,结合沿海地区土池生态育苗优点,在总结多年工厂化育苗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河蟹水泥池全封闭育苗技术试验,通过施用生物活菌剂光合细菌增加环境自净能力,以求在不换水、不超过环境生态负荷的情况下无公害育苗,培育出优质大眼幼体。2000~2002年在安徽省枞阳县特种水产研究所蟹苗场用人工配制半咸水进行了育苗试验,获得成功,所育大眼幼体在后续养殖中获得较高成活率。现将河蟹水泥池全封闭育苗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施试验在18米×10米×1.7米的水泥池中进行,池上有塑料薄膜大棚保温,试验水泥池中安装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