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化梨套袋后果面光洁,蜡质增加,颜色变白,外观晶莹剔透,无农药残留,商品价值高。2002年我县套袋梨果参加全国评比.荣获全国优质梨第1名。据调查,有部分梨场套袋后因遭受黄粉蚜的危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2.
套袋是梨果培育中的常用技术方法,有助于果品优化、实现绿色无公害生产。本文基于山东省梨业发展现状,以黄金梨为对象,开展梨果套袋效应试验,研究套袋培养对梨果外观及内在品质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套袋方案与梨果品质间的影响关系,以帮助找出适应山东省梨果生产条件的套袋方案,提高梨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套袋梨病虫害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袋技术是目前生产高档梨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梨果套袋后避免了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减轻了病虫危害,提高了果面光洁度和果实的商品价值。但果袋所提供的微域环境加重了梨果黑点病、褐斑病、中国梨木虱、黄粉蚜等病虫害的发生。文章综述了套袋梨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梨果的无公害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梨果套袋是生产无公害梨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但在近几年的套袋实践中,梨黄粉蚜对套袋后酥梨的侵害十分猖獗,严重影响着套袋酥梨的质量和套袋效果,钻进果袋里的梨黄粉蚜也给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我们在太谷县北洗乡白城、三台等村,进行田间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5.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随着南方优质梨套袋面积的增加,入袋黄粉蚜的为害也随之增加,经济损失很大。分析梨黄粉蚜的发生为害规律,提出3个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冬季清园;适时采取药物防治;规范果实套袋程序。  相似文献   

6.
梨果套袋不仅可以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而且可抑制梨锈斑的形成,提高梨果品质。套袋梨果成熟后,果实外表洁净美观.贮藏期延长,商品果率提高,高档果比例增加。采用梨果套袋须掌握如下三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梨果套袋减轻果实病害,提高梨果商品价值,但也加重了某些病害的发生。本文对目前套袋梨果实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做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套袋是目前梨生产上常用的技术。由于套袋后果实所处微域环境的改变,而对果实品质尤其是外观品质产生了影响。综述了套袋对梨果实着色、梨果皮结构和光洁度、果实大小等外在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为梨果优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素卿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7):106-108,112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浅析了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提出了抗性育种、清除越冬菌源、加强栽培管理、果实套袋、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为生产上防治梨黑星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农在梨果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套袋栽培技术。套袋不仅提高了梨果果面光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品品质,但有些梨在套袋后,果面上出现了黑点症状。由于套袋后梨果果面更为光洁,因而出现的小黑点就十分显眼,极大地影响了外观,降低了商品价值,严重者还会出现裂口,造成果实腐烂,给梨果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笔者经调查分析,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给梨果套袋可减少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改善果实外观质量,果面细嫩光洁、肉细汁多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其售价较高,提高了单位经济效益也深受广大梨区果农欢迎。现根据笔者在鲁南地区从事梨套袋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梨套袋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梨果套袋是提高梨果外观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但近年来,梨果经套袋后,果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并多分布于近果柄基部、肩部和胴部,表现为抑制果实生长,严重影响了外观品质。经调查,套袋好果率仅为76.5%,为了提高套袋梨好果率,我们进行了试验与探索,总结了几条技术措施,使好果率提高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3.
吕素霞 《新农业》2006,(9):28-29
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但随着套袋面积的扩大,黄粉虫入袋为害也逐年加重,已成为当前梨树生产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一、发生规律黄粉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内、老翘皮下越冬,春季梨树开花时,开始孵化幼虫吸取树液。此虫在河北中南部梨区,套袋梨园6月下旬至7月初开始入袋,8月为害最重。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入袋处)吸食梨果,进而移动到梨萼处群集为害。使梨果变黑腐烂,黄粉虫喜阴怕光多在背阴处从内膛开始为害,逐步发展到中上部,严重时遍布全树。二、严重发生的原因1.果袋的保护套袋是绿色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南方早熟梨品种进一步更新换代,以翠冠 (原 8— 2)、脆绿、清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早熟梨品种崭露头角。据南方各省的生产实践表明,这些品种适应性好、抗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商品性佳,其中以翠冠品种独占鳌头。我省现已确定翠冠梨为主推品种。为了使翠冠梨在我省顺利推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行梨果套袋栽培,是直接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梨果套袋既可防鸟兽和病虫的侵袭,又可改善果实色泽,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品质。但梨果套袋的方式技术等仍大有文章可做。   我种植翠冠梨时间较早,面积较大,通过几…  相似文献   

15.
防治套袋梨害虫有新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果套袋技术是提高梨果外观品质的有效技术之一,但袋内潮湿、阴暗的环境有利于梨黄粉蚜、康氏粉蚧等害虫的发生.入袋害虫一但发生,由于有袋体保护,很难防治.现介绍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防治技术,通过处理果实袋袋口,起到防治入袋害虫的作用,广大梨农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对星子县翠冠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全面推广梨果套袋栽培技术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冀中南地区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中南部梨区梨树病虫害种类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近些年来该区梨树病虫种群的发生动态和演变原因,提出了加强农业措施、改进梨果套袋技术、开展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翠冠梨果实2次套袋的步骤、方法及套袋后果园管理。对广大南方早熟梨种植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日本,梨果实袋的研制、生产及有袋栽培技术体系日趋完善.继日本后,韩国等也实行了梨果套袋技术,成为高档梨果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果实套袋目前已成为梨果生产尤其是新品种梨生产中的一项常规技术。果实套袋不仅使果面洁净,减少农药污染,提高果实的外观质量,而且还可以防止一些病菌侵染和食心虫类害虫对果实的为害。但是,近几年梨果套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套袋黑点、黑斑、黄粉虫、康氏粉蚧入袋危害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