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生猪生产已经从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为主的农村副业发展成分散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平衡增长的一大产业.生猪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生猪养殖业对饲料粮的需求迅速增加.进而对粮食生产造成压力,形成人猪争地争粮的矛盾并不断加剧,改变生猪日粮结构、缓解人猪争粮矛盾已成为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潮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畜牧业生产也必然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迈进。我国生猪行业经过2005年四川“链球菌”事件、2006~2007年全国性高致病性“高热病”和持续上涨的原料价格的影响,养猪风险和成本不断增加,这将促使生猪行业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期:农村散养户大量退出,养猪业生产规模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在浅析我国生猪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探讨生猪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妮  李清宏 《猪业科学》2017,(10):125-1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快速发展。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都在成倍增长。与此同时,生猪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产业规模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但也面临着价格波动剧烈、劳动力和人才短缺、疫病风险和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加强疫病防控,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生猪期货上市,建立生猪市场预警系统,调整生猪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爱国 《中国猪业》2009,4(10):32-34
我国养猪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推行健康养殖,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建立生猪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体系,创新研发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养猪技术。引导散养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健康养殖,不断提高生猪产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及其市场需求,并探讨了建立稳定生猪生产需要的稳定长效机制,旨在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长效、稳定发展及维持猪肉市场供需平衡、降低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风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1抓住政策机遇,大力推进生猪生产发展1.1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加快我区生猪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以生猪良种繁育、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7.
全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生猪供求失衡,猪肉价格大幅上扬后,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到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关心生猪产业的发展。本期经营之道,刘国信在《生猪期货:规避养殖风险,促进产业发展》一文中提到了多年来生猪生产一直处于恶性循环的怪圈、我国推行生猪期货上市条件已经成熟、生猪期货--"先卖后养",规避风险等话题。让我们共同关心中国的生猪期货问题。  相似文献   

8.
河南畜牧业生产形势及未来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河南省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稳中有增,牛羊生产稳中向好,家禽生产稳中有喜",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扶贫取得新成效,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有效保障了畜产品供给。本文对2018年河南省畜牧业的整体生产形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河南省畜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则百业兴,生猪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对茌平区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概括总结茌平区以产业振兴为引领,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市场供给能力不断提升、转型升级进度不断加快、人才支撑逐渐有保障、绿色化生产扎实推进,也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市场行情不稳、成本上涨、疫病防控形势严峻、良种繁育体系仍需加强等,并就如何进一步的发展,在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养殖场转型升级、健全完善育种体系、加大育才引智力度等方面提供建议,为进一步发展生猪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可  曾萍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8):12-12,15
四川省彭山县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发展,始终把发展优质生猪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猪生产发展,全县生猪产业势  相似文献   

11.
湖南湘潭县是湖南省优势农产品粮食、生猪的主产区。2003年湘潭县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粮食生产第一县”、“湖南生猪生产第一县”。2005年出栏生猪258.4万头,生猪生产产值达25.8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2%,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8.5%。生猪产业已成为湘潭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1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1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生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全县有生猪产业专业合作社45个,会员4.8万个,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生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模式。1.2生猪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牛肉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肉牛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早在1999年农业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意见》,确定了“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的指导思想,为各地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提供了政策支持。但与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国家政策调控相反,近几年我国农区肉午存栏却一直呈下降趋势。为此,笔者对农区肉牛业生产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就如何振兴肉牛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包括养猪业在内的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优势突出,前景广阔。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迅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猪生产国家,生猪出栏总量呈继续增长的趋势。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生产方式落后,养猪业的风险性不断加大,以至于近年来我国养猪业跌入低谷,发生剧烈波动,难以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生猪生产及贸易形势分析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20年来,由于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现代母猪生产力的提高,世界养猪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生猪生产及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就近几年全球生猪生产和贸易的格局动向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全球生猪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生猪产业信息管理体系涵盖了整个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整个生猪产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整合和完善生猪生产阶段的信息系统,提升生猪产业发展后劲。江苏省泰兴市素有"生猪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第一批生猪调出大县、江苏省生猪产业大县、生猪特色产业基地,年上市生猪110万头左右,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形成了生猪养殖、猪副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兽药生产、生猪屠宰与加工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生猪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左右。随着产业的发展,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的管理,特别是养殖阶段的质量控制成了新的课题,从2009年起,经过五年的努力,泰兴市初步建成了"四纵两横"的生猪产业信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生猪产业是云南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生猪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生猪产业的发展变化,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在危机以及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在生猪产业化建设道路上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得出云南省生猪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即构建完善的生猪产业链,大力发展安全、优质生猪生产,依靠科学技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实现生猪产业升级、增效是云南省新时期发展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羊肉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肉羊生产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文章结合红河州肉羊生产现状,阐述了肉羊产业的发展潜力及存在的困难,并对建立优质肉羊生产片区,培植肥羔专业化生产,加快农区规模肉羊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代生猪产业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引进优良种猪和先进的繁育技术,采取人工授精等方式,提高种猪品质、增强供种能力;推广长×大二元母猪繁育方式,加快我区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在生产过程中,优质瘦肉型商品猪的比例达到80%以上,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长,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生猪产业由养殖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加快农业经济的增长,增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10,(10):59-59
<正>吉林省加快生猪产业发展,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生猪、肉牛奶牛、家禽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稳定生猪生产的意见》等3个政策性文件,初步构建了涵盖产加销各环节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  相似文献   

20.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受环境保护、非洲猪瘟等多重因素挤压,我国的生猪产量、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数量等不断下降,导致猪肉价格持续攀升,生猪稳产保供压力不断增大。201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有力推动生猪生产恢复。本文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密切跟踪近几年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政策实施效果和落实情况,并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为加快推动生猪产能恢复和稳产保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