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茱萸是我国常用的传统大宗中药材,市场需求量较大。目前山茱萸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影响了山茱萸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优良种质筛选及新品种选育、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种子繁殖、定植、定植后的管理、采收及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山茱萸优质栽培技术,为优质山茱萸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药业基地山茱萸进行对比观测试验,找出山茱萸适宜生长的气候指标。利用洛南景村中药材生长基地的山茱萸发育期观测数据和实地小气候观测资料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在实际观测、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山茱萸适宜生长的气候生态指标和生育期内主要气象灾害及指标,为政府部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及有效管理山茱萸这一需求量大的大众药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早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茱萸为试材,对山茱萸早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优良无性系进行无性繁殖是实现山茱萸早果、早丰、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在园林中常作绿化树种。在栽植过程中若任其自然生长,产量低。修剪是提高山茱萸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修剪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可调节山茱萸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及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促使山茱萸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为广大药农提高山茱萸的种植效益,介绍了山茱萸的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石磙枣1号是笔者在山茱萸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优中选优"和快速嫁接繁殖的方法选育出的丰产、优质、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山茱萸新品种。该品种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高达1.135%、0.173%和0.077%,均高于其他品系。栽培上,春、秋季可采用芽接或劈接法嫁接成活后移栽,或通过高接换头的方法替换现有的品种。适宜在陕西南部及与其生态环境相似的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6.
湿法超微粉碎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高效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湿法超微粉碎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工艺的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超微粉碎粒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熊果酸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20μm、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2min、乙醇体积分数85%,熊果酸得率可达0.213%。湿法超微粉碎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得率高、时间短,是一种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
总结山地种植山茱萸无公害栽培技术。在抽槽整地的基础上,在梯田内侧设置蓄水槽及园地覆盖,可解决山茱萸山地栽植中水分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采用栽植优质嫁接苗、夏管与冬剪并重的整形修剪方法,适时垦复、施有机肥及实施农业防治为主的无公害病虫防治等技术,可实现山茱萸的早产、丰产、稳产、优质无公害种植。  相似文献   

8.
吴飞银 《乡村科技》2019,(3):92-93,95
山茱萸是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其产量是发展山区经济进而实现林业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和田间地头调查,从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栽培措施、生产管理等方面对山茱萸生态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关键技术指标,为山茱萸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运用GIS技术及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和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进行中草药气候资源评价及区划,即在分析选择影响中草药品质气候因子的基础上,确定优质中草药气候资源评价指标模型;根据要素权重和隶属度,建立单因子评价栅格图层;利用GIS空间叠置功能,综合评价图按适宜度分级,得到陕南中草药种植气候生态区划图。最后以山茱萸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气候资源评估和区划。  相似文献   

10.
<正>山茉萸又称药枣、萸肉、枣皮,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主产于浙江,分布于安徽、陕西、河南、山东、四川等省。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原料之一。 1.生物学特性 山茱萸生长发育要求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质土壤。适宜年平均温度8~17.5℃,具强抗寒性,可耐短暂的-18℃低温,年降雨量为66~1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