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化我国参业生产和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毁林栽参所带来的副作用,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农田栽参、林下种参两条腿走路的人参栽培生产制度,健全人参政策法规,促进人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它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生长需要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到现在 ,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种植业。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最好的地块 ,最好的土壤和植被几乎都被伐林栽参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将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之用。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是参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参的发展就失去后劲和依托。吉林省人参栽培仍采用伐林栽参和参后还林的方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综合效益并不高。建议积极发展农田栽参、参粮轮作和林下育参,开辟参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是祖国宝贵遗产 ,也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经典之作。中国即将加入WTO的现实和国内参业发展的双层任务 ,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参产业 ,使中国人参在国际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能力 ,已成为当务之急。吉林省的长白山区素有世界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也是我国北药的道地集中产地。中药制药工业也是我省的优势产业 ,尤其是以人参、西洋参为原料的中药制药享有盛誉。 1 999年全省中成药产值 35 7亿元 ,实现利税 7 7亿元 ,分别列居全国的第三和第二。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与以人参、西洋参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品种的发展和增加有着密切关系 ,也是其…  相似文献   

5.
农田栽参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一直沿用毁林开地来种植人参 ,每年约有 6万亩林地被伐 ,用来栽培人参。人参忌连作 ,砍伐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变干 ,气候干燥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日本、韩国等国早已认识到这一点 ,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采取农田栽参。由于农田栽参便于实行园田化、机械化、水利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管理 ,因此增强了战胜自然的能力。为人参生长发育创造最适宜的条件 ,是获得高产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禁止毁林栽参政策的实行 ,农田栽参将是我国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施肥改土农田栽参应当选择土质比较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质地疏松 ,湿度…  相似文献   

6.
郑殿家 《人参研究》2009,21(4):48-48
为了解决参林矛盾,改变传统的伐林栽参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市参业的可持续发展,集安人参研究所于2004年在阳岔村建立了“农田栽参试验示范基地”。几年来,在市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在省内知名专家的指导下,经所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我市的参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曹志强 《人参研究》2004,16(4):25-28
“长白山经济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一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研究”项目是吉林省科技厅针对老参地不能连续栽参,农田地栽参病害严重而立的2000--2003发展计划项目,该项目2003年12月通过技术鉴定,2004年1月获国家级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8.
参业 ,是集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也是农民增收、财政增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的参业生产是以砍树为主的栽参模式 ,可以说是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所以 ,在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搞好集安参业生产 ,是参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集安市委、市政府早在 1 999年《关于参业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了我市参业发展要坚持“逐步压缩园参面积、适度发展西洋参、大力发展山参”的方针 ,实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巩固参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 ,安排部署科研部门积极开展农田栽参、老参地再利用等试验研…  相似文献   

9.
赵锐 《人参研究》2000,12(3):2-3
1 大自然馈赠给吉林人民的一件瑰宝世人称颂的东北三宝之首———吉林人参 ,是大自然无私馈赠给勤劳朴实的吉林人民的一份厚礼 ,它使其它省、市、乃至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非常羡慕 ,甚至嫉妒 ,也曾使产区的广大参农、经销商得到过丰厚的经济回报 ,同时也使无数中外享用者得到了免除病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巨大收益。朴实勤劳的吉林人民没有辜负大自然对自己的希望 ,不怕困难 ,不惜流汗 ,辛勤劳作 ,与日聚增地生产出了大量的人参 ,将大自然的恩惠转赠给了无数国内外的朋友和同志 ,满足了广大中外宾客的要求 ,提高了人们的体质 ,起到了…  相似文献   

10.
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小组经吉林省人民政府同意,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了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受理了申请,经形式审查合格,于2002年3月18日进行第一次公告,在征求了我省各人参产区和人参加工厂家的意见后,由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产  相似文献   

11.
振兴吉林参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你们好 !首先祝贺这次会议的召开 ,祝福大家在新千年里一切顺利如意。人参是我省种植业中的主要品种之一 ,虽然面积不大 ,但产值名列全省各品种的第二位 (玉米列第一位 )。在新千年之初 ,省政府把振兴吉林参业工程纳入了“十五”计划内容之中 ,吉林人参研究所适时地召开了这次振兴参业技术推广研讨会。我作为一个参业战线上的工作者表示衷心祝贺。下面谈几点个人对参业生产加工的粗浅想法 ,供领导和专家参考。1 稳定参业生产面积 ,走参粮轮作的道路1 1 稳定生产面积人参是常用的中药之一 ,它对治疗疾病、增…  相似文献   

12.
集安市农田种参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山地砍树种参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尤其是集安市上水源区、两江九河沿岸及公路沿线视野内严禁砍树种参。为此,农田栽参已被集安市委、市政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集安人参研究所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农田栽参的研究,二十几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市累计发展农田种参一千多亩,目前尚有在植面积300余亩。  相似文献   

13.
李业巍 《人参研究》2008,20(2):40-41
通过展示和对外宣传吉林人参研究院近30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档案成果,旨在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我们,为促进参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业巍  王彦  邓君 《人参研究》2007,19(4):44-45
根据图书馆馆藏资料的实际情况,构建图书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人参资料为参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5.
2次实验结果表明,新土壤熏蒸消毒剂甲基溴在有一定坡度的林地老参地上应用效果不理想,仍然存在着烧须,烂根,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甲基溴熏蒸消毒平地农田土老参地土壤后再栽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人参的保苗率和存根率,并能使须根正常生育,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6.
靠科技进步是振兴参业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拿大合作靖诚西洋参有限公司,由一个在人参大发展的高潮中建起的靖宇县国营第三参场为基础,企业刚定型便面临人参市场销售疲软,处于濒临倒闭状态。由于坚持改革开放,走科技振兴之路,使企业走出了经济低谷。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经济的集团企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环境、营养条件三个方面对农田老参地土壤进行改良。方法研究该土壤改良技术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四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态改良处理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37.48%~74.99%,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9.16%~22.90%,蔗糖酶活性提高16.00%~101.31%,磷酸酶活性提高1.24%~74.38%。结论该生态改良技术可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对农田老参地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吉林省稻作科技进步的回顾与分析,阐述了吉林省稻作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吉林省二十一世纪稻作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9.
农田种参的选地培肥与农残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农田种参在选地、休闲、培肥、降解农残、调节pH值等环节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田栽参的选地培肥与降解农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雪梅 《人参研究》2005,17(3):32-33
多年来人类靠砍伐森林利用山地栽培人参,虽然取得了暂时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参后还林又有章难循,管护条件差,植被形成缓慢,导致水土流失,山洪暴发,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苦难。为此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禁止随意伐木或降低采伐密度,靠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平衡去发展参业受到了制约。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超常的思维和举措,加大农田栽参的开发力度,已是历史的必然,可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成为兴农富民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