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孟红梅  汤燕 《种子》2011,30(11)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0、10、30 mg/L)处理下加入不同浓度硅(0、30、60、90、120 mg/L)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及板蓝根幼苗SOD活性、P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镉胁迫下板蓝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板蓝根幼苗SOD、P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硅、镉协同处理后,硅可以不同程度的缓解镉对板蓝根的毒害作用.60 mg/L硅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镉处理对绿豆种子萌发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世英  王丽燕  商学芳 《种子》2007,26(1):28-30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溶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溶液浓度低于20mg/L时,种子的发芽率不受Cd^2+溶液浓度的影响;当Cd^2+溶液浓度低于10mg/L时,种子的发芽指数不受Cd^2+溶液浓度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活力指数与发芽势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随着Cd^2+溶液浓度的提高而升高,而蛋白酶活性和自由氨基酸的含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3.
王启明 《种子》2006,25(3):15-18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0、100mg/L)铬胁迫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大豆下胚轴中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0mg/L铬胁迫对大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加强;铬胁迫3d以后下胚轴的质膜透性和MDA积累显著增加,SOD、CAT活性随着铬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POD活性则上升。  相似文献   

4.
郑爱珍  王启明  吴诗光 《种子》2006,25(3):10-12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及大豆下胚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低浓度Pb^2+(20mg/L)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较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呈下降趋势;低浓度Pb^2+(20mg/L)处理下,大豆下胚轴SOD、POD的活性有所增强,随着处理浓度的加大,其活性下降,而MDA的含量先略有下降而后上升。  相似文献   

5.
探讨水果黄瓜幼苗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揭示水果黄瓜抗铅性提供理论依据。在200 mg/L硝酸铅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0,100,300,500μmol/L)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硝酸铅对水果黄瓜种子的萌发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使可溶性蛋白与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加入硝普钠(SNP,NO供体)对水果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POD、CAT、SOD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外源NO能显著促进Pb2+胁迫下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保护酶活性,明显缓解幼苗叶片受到的氧化损伤,其中以100μmol/L SNP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矮生四季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溶液对四季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较低时,Cd2+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毒害作用较小,一定浓度范围内(0.05~0.5mg/L)还有促生作用,高浓度Cd2+(5~100mg/L)能严重抑制四季豆幼苗根及下胚轴的生长;Cd2+胁迫对四季豆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存在低浓度激活和高浓度抑制的效应,且同一浓度的Cd2+对四季豆幼苗POD、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根系大于下胚轴,Cd2+浓度>0.5mg/L时,根系SOD活性大于下胚轴中的活性;Cd2+胁迫下,四季豆下胚轴和根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且根部含量大于下胚轴的量。  相似文献   

7.
以板蓝根为材料,研究了Pb2+胁迫下Ca2+对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处理下,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随Pb2+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在Ca2+处理下,浓度为80、160mg/L时,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浓度为320mg/L时,则显著低于对照,有明显抑制作用;Ca2+、Pb2+混合处理,80、160mg/LCa2+显著提高了Pb2+胁迫下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具有缓解Pb2+毒害的作用,Ca2+为320mg/L时,与Pb2+起协同胁迫作用,增强对板蓝根幼苗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镉对阿尔冈金和金皇后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多红  孟红梅 《种子》2006,25(10):71-72
以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Algonquin)和金皇后(Golden Empress)种子为试验材材,研究了0—10mg/L浓度的镉处理对阿尔冈金和金皇后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和高浓度的Cd^2+对阿尔冈金和金皇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而在0.5—2mg/L浓度范围内的Cd^2+对阿尔冈金和金皇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二项指标均随着Cd^2+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从下胚轴和幼根的生长来看,无论是低浓度的Cd^2+还是高浓度的Cd^2+均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重金属铅胁迫下红麻种子萌发期的生理响应,本研究设置了不同浓度的胁迫实验,测定了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本研究在铅胁迫作用下,SOD和CAT活性在不同品种表现为不一致变化趋势。随着铅胁迫浓度增加,SOD活性在‘航优1号’中表现为先减少后略微升高的趋势,在‘浙8310’和‘福红991’中表现为连续减少趋势,说明高浓度铅胁迫对红麻种子(除'H368'外)萌发期SOD活性有抑制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高浓度铅对红麻种子胁迫处理,‘H368’和‘航优1号’在萌发期CAT活性相对于对照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铅胁迫对红麻种子(‘浙8310’和‘福红991’)在萌发期CAT活性相对于对照有抑制作用。然而随着铅胁迫浓度增加,不同品种的红麻种子在萌发期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航优1号’和‘福红991’随着铅胁迫浓度增加,MDA含量增加,这说明红麻种子体内的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引起了膜脂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
初步探讨不同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对高温胁迫下叶用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处理叶用莴苣种子进行高温萌发试验,统计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株高、鲜重和根长,并对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经30~120 mg/L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处理的叶用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的根长、株高及鲜重均高于对照,SOD、POD、CAT的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以水溶性壳聚糖浓度为60 mg/L处理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喷施水杨酸缓解镉对黑麦草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水杨酸缓解重金属镉对黑麦草的毒害作用,采用盆栽模拟方法测定喷施外源水杨酸后在镉胁迫处理下黑麦草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喷施100、200和300 mg/L 3种浓度水杨酸对镉胁迫下黑麦草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提高黑麦草叶片中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中200 mg/L浓度水杨酸对脯氨酸的提高作用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喷施水杨酸也能够显著提高SOD、POD、CAT等多种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各浓度之间作用程度差异不显著,200和300 mg/L浓度的作用更大一些。上述生理指标的测定说明喷施水杨酸可以缓解镉对黑麦草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究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萌发期分别对镉和铅的耐受性,为筛选耐镉、耐铅野牡丹属植物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以6种野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按镉浓度(按Cd2+计)为0、5、10、50 mg/L,铅浓度(按Pb2+计)为0、200、500、1000 mg/L的胁迫处理进行萌发试验,测定不同浓度镉、铅胁迫下各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萌发期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胚轴长和幼根长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的耐镉性和耐铅性进行评价与分类。6种野牡丹属植物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胚轴长和幼根长均随着镉、铅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镉、铅胁迫对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供试的6种野牡丹属植物的耐镉性和耐铅性存在差异,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值和聚类分析发现,印度野牡丹、野牡丹和‘天骄’具有较强的耐镉性和耐铅性,而毛稔、‘云彩’和‘超群’耐镉性和耐铅性较差。印度野牡丹、野牡丹和‘天骄’耐镉性和耐铅性较强,可作为先锋植物用于镉、铅污染土壤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3.
油菜秸秆水提液对烤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 ~40 g/L浓度范围内的油菜秸秆水提夜对烤烟种子萌发以及萌发后幼苗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水提液具有抑制烤烟种子萌发的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烤烟种子的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烤烟种子萌发后根系活力、SOD、POD和CAT活力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铅铬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铅铬胁迫对小麦的毒害机理,以‘豫麦23’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铅铬处理小麦,研究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对小麦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铬胁迫对小麦苗的CAT、POD和SOD具有激活效应,铅铬复合胁迫对小麦苗的CAT影响较大,而铅铬单一胁迫下小麦苗的POD和SOD变化较大。铅铬胁迫对小麦苗的MDA具有抑制效应,铅铬复合胁迫对小麦苗的MDA影响较大,铅铬单一胁迫对小麦苗的MDA影响不明显。说明小麦幼苗中抗氧化酶在铅铬胁迫下对小麦幼苗起到了保护作用,但小麦幼苗对铅铬单一及复合污染胁迫的抗性机理是完全不同的;小麦苗对铅铬胁迫的响应不仅与胁迫的重金属种类有关,而且与胁迫的重金属的质量浓度以及胁迫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浸种对聚乙二醇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选出能使玉米种子在干旱胁迫下最佳萌发的乙烯利浸种浓度,用0、100、200、400、800 mg/L的乙烯利对玉米(‘三北2号’)种子浸种24 h,再分别用0%、5%、10%、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测定20个双重胁迫处理组合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度、MDA含量、CAT活性和POD活性,并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100~800 mg/L的乙烯利都能提高PEG6000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度,同时降低MDA含量,增强POD和CAT活性。(2)各指标在200 mg/L乙烯利浸种时与相同PEG水平下0 mg/L乙烯利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00 mg/L乙烯利浸种能显著缓解玉米幼苗在5%~15% PEG6000模拟下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能提高半夏叶片POD、SOD、CAT活性的栽培条件,用愈创木酚法、NBT光化还原抑制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基质不同施肥条件下半夏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半夏叶片POD酶活性受基质影响不明显,但不同施肥处理对其活性影响极显著,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POD酶的活性最强;半夏叶片中SOD和CAT酶的活性受不同基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以珍珠岩为基质栽培的半夏叶片中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以土壤为基质栽培的半夏;不同施肥处理对这两种酶的活性也有影响,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SOD酶的活性最强。栽培半夏以珍珠岩为基质、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对于提高半夏叶片中POD、SOD、CAT 3种同工酶的活性为佳。  相似文献   

17.
镉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防止重金属毒害的发生和在环境监测中对重金属的评价,以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镉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生长的抑制效应较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根生长明显受抑制,且镉胁迫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幼苗根、芽中的MDA含量、G-POD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根的SOD活性在1 000 μmol/L Cd胁迫下略低于对照,而CAT、APX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表明遭受了氧化胁迫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镉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生长受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