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施氮量及追肥时期对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追肥时期。同时经过模拟寻优得到,绵杂麦168获得高产(产量大于475kg/667m2)的优化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7.52~19.90)×104/667m2基本苗,纯氮量13.99~16.72kg/667m2。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杂麦168的最适播期为10月26日—11月1日。 相似文献
2.
3.
为解决杂交小麦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生产成本高这一难题,加速杂交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特就施氮量与密度对绵杂麦168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施氮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施氮量与密度各5水平。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以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杂麦168的产量。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也呈增加趋势,但在密度极高的情况下,产量又有所下降。在基础地力中等水平的情况下,在低用种量(密度≤165×104基本苗/hm2)下,在施氮量为150~300kg/hm2情况下,种植绵杂麦168可获得高于6750kg/hm2的产量和高于8000元/hm2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继2003年第1个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绵阳32号之后.2007年又育成温光型两系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并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其不育系MTS-1、恢复系MR168以及杂交组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田间质量检验。绵杂麦168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在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它将是通过四川省审定的第1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第2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并使我国在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玫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亩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差的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技术,增加父母本有效穗的技术,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的改革,使三年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绵杂麦16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绵杂麦168是绵阳市农科所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光敏型两用不育系MTS-1和恢复系MR168组配而成.其丰产性突出,在1.3hm2面积上.平均产量达到571kg/667m2.创造了四川盆地小麦单产新记录:其品质优良.各项指标都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在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具有重大推广价值.故其高产制种技术是大面积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淮麦20(淮阴9720)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1990年以郑州891(豫麦13)为母本、烟1604(鲁麦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单株选择于1997年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有以下5个特点。1产量高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平均单产7106.55kg/hm2,较对照陕229极显著增产8.35%;2000-2001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平均单产7686kg/hm2,较对照陕229极显著增产11.98%;2001-2002年度… 相似文献
10.
开麦22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高产、耐旱、抗倒的周麦18作母本,高产、抗病的百农矮抗5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201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能力强、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突出特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河南省及周边高产麦区种植,市场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太1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后代材料2003 F1686矮败为母本,长687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692.8 kg/hm2,比对照(2013-2014年度为长4738,20142015年度为中麦175)平均增产8.7%,产量居第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498.2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9%,产量居第1位.籽粒容重790 g/L,粗蛋白质含量13.16%,湿面筋含量28.9%,稳定时间3.3 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冻、抗病、抗热、抗青干、灌浆快、落黄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院刚育成的扬农啤2号大麦在不同密度、播期、施氮水平及氮肥运筹方式下的茎蘖动态、产量结构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2号作为优质啤麦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应为:适播期按排在10月底至11月初,基本苗在270~300万/hm^2,行距在18~20cm,施纯氮的225kg/hm^2左右,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7:2:1,产量一般在6750kg/hm^2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控制在11.5%左右,千粒重在42.0g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此文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密度、施氮量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7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以及密氮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麦47的产量。产量随着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都呈增加趋势。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有效穗增多,穗粒数减少,千粒重表现出幅度较小的降低趋势;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与穗粒数呈增多趋势,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同时通过相对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了相对经济效益较高的密氮组合。最后初步得出绵麦47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为:施纯氮量为150~225 kg/hm2,密度为120~240万基本苗/hm2。 相似文献
17.
1科学施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高产田施有机肥3000~4000kg/667m2、中低产田施有机肥2500~3000kg/667m2.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好氮磷配比,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底肥中化肥施用量一般地块施标准氮肥25~30kg/667m2,标准磷肥30~50kg/667m2,钾肥10~15kg/667m2,锌肥1.5kg/667m2.在小麦播种时,用适量的速效化肥作种肥,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种肥要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严格控制用量,1.5~2kg/667m2为宜,最好单独施入播种沟内,不要与种子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