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营养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进而确定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粗蛋白质45.00%,粗脂肪7.00%),饲料中晶体赖氨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30%、0.60%、0.90%、1.20%和1.50%,实测各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58%、1.89%、2.15%、2.41%、2.67%和2.90%。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00 g左右的黄颡鱼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进行为期12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58%组黄颡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赖氨酸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赖氨酸水平为2.41%时具有最大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以1.58%组最低,显著低于除2.15%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的肥满度、肝体比和内脏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全鱼和肌肉干物质、粗脂肪含量以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全鱼和肌肉粗灰分含量以及全鱼粗蛋白质含量(P0.05),全鱼和肌肉粗灰分含量均以2.41%组最低,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2.41%组最高。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黄颡鱼幼鱼全血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中总胆固醇、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亦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线性模型分析得出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需要量为2.61%(相当于饲料蛋白质的5.80%)。  相似文献   

2.
军曹鱼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初体均重为25.85 g的军曹鱼幼鱼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37.5、75、150和300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 d,观察维生素c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组织维生素C积累量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增加,军曹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出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0和300 mg/kg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时达到最高值,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50 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脑和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在300 mg/kg时达到最高值.300 mg/kg组脑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75 mg/kg组(P<0.05),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150 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溶菌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37.5和300 mg/kg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现上升趋势,75、150和300 mg/kg组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肾抗氧离子自由基在150 mg/kg组达到最高,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鱼体增重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为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求得军曹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70和80.72 mg/kg.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黄颡鱼对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需要量。黄颡鱼饲料中蛋白质(稚幼鱼)适宜含量为42%~45%,脂肪适宜含量为7%~8%。  相似文献   

4.
军曹鱼幼鱼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俗称海龙鱼、海鲡,属鲈形目、鲈亚目、军曹鱼科,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高水温海域的一种大型暖水性肉食性鱼类。在台湾和其它热带地区被认为是几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网箱养殖鱼类之一,并已在我国南部沿海诸省得到广泛养殖。几乎所有的水产动物均需要从饲料中补充磷,鱼类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29%~1.1%之间。有关军曹鱼的磷需要量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拟通过在精制饲料中添加CaH(2PO 42),设置不同梯度的磷,研究军曹鱼幼鱼对磷的需要量,为军曹鱼配合饲料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体重为(22.1±1.9…  相似文献   

5.
虹鳟亲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最佳需要量科研人员对虹鳟亲鱼投喂6种添加不同含量抗坏血酸单磷酸盐的饲料,试验进行了10个月。试验发现,饲料中的抗坏血酸单磷酸盐含量增加,鱼体肝、肾、卵巢及排出的卵中抗坏血酸浓度增加。肝和卵中的抗坏血酸浓度分别为109.3和2...  相似文献   

6.
配制核黄素含量分别为0.54、2.32、4.08、5.78、9.28和19.35 mg/kg的6种纯化饲料,投喂初始均重为(11.21±0.16)g的草鱼幼鱼8周,通过研究核黄素对其生长性能、肝胰脏中D-氨基酸氧化酶(D-AAO)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0.54和2.32 mg/kg组草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胰脏中D-AAO及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为5.78 mg/kg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5.78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0.54 mg/kg组(P0.05),但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对脏体比、肥满度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折线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54 mg/kg;肝胰脏中D-AAO活力达到最佳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99 mg/kg。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目前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懂得如何节约饲料,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不但使养殖成本日益上升,而且使水质不断恶化,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导致养殖效益低.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节约饲料成本呢?  相似文献   

8.
军曹鱼幼鱼对蛋氨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体重为(14.7±0.3)g的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幼鱼225尾,平均分成5组,分别饲喂含蛋氨酸为0.69%、0.92%、1.15%、1.38%和1.61%的等氮等能精制饲料。经56d饲养后,以增重率为指标,一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军曹鱼对饲料中蛋氨酸的适宜需要量为2.67g/100gCP。并通过鱼体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推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需要量(g/100gCP)分别是:赖氨酸7.58、精氨酸7.22、亮氨酸6.37、异亮氨酸2.71、苯丙氨酸4.09、组氨酸2.00、苏氨酸4.66、缬氨酸3.83。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幼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铜(Cu)的需要量,以体重50 g左右的团头鲂为试验对象,以五水硫酸铜(Cu SO4·5H2O)为Cu源配制5种半纯化饲料。5种半纯化饲料中Cu的添加量分别为0、5、10、15、20 mg/kg,实测饲料中Cu含量分别为16.73、21.11、25.24、29.87、34.58 mg/kg。将400尾试验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组饲喂1种半纯化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 d。结果表明: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Cu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u添加量为10 mg/kg的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经回归分析,具有最大特定生长率时饲料中Cu添加量为9.94 mg/kg,此时饲料中Cu含量为25.45 mg/kg;具有最小饲料系数时饲料中Cu添加量为10.16 mg/kg,此时饲料中Cu含量为25.65 mg/kg。饲料中添加Cu后团头鲂的脊椎骨长/体长、脊椎骨重/体重均有所增加,其中Cu添加量为20 mg/kg的组脊椎骨长/体长较未添加Cu的组显著增加(P<0.05),Cu添加量为5、15、20 mg/kg的组脊椎骨重/体重较未添加Cu的组显著增加(P<0.05);随着饲料中Cu添加量的增加,内脏指数呈下降趋势,并在Cu添加量为20 mg/kg的组达到最小值,显著低于未添加Cu的组(P<0.05)。随着饲料中Cu添加量的增加,团头鲂的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u添加量为10 mg/kg的组的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且该组的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未添加Cu和Cu添加量为20 mg/kg的组(P<0.05)。经回归分析,具有最大蛋白质沉积率时饲料中Cu的添加量为9.62 mg/kg,此时饲料中Cu含量为25.17 mg/kg;具有最大脂肪沉积率时饲料中Cu的添加量为10.15 mg/kg,此时饲料中Cu含量为25.64 mg/kg。综合考虑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得到幼鱼阶段团头鲂对饲料中Cu的需要量为25.17~25.65 mg/kg。  相似文献   

10.
在粗蛋白42%和粗脂肪8%的半精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鱼油、玉米油、花生油和芝麻油组成5种日粮,使20C:5n-3(EPA)+22C:6n-3(DHA)的含量[占总脂肪百分含量(%])和n-3/n-6比例分别为14.942、0.728;15.551、0.851;19.365、1.238;19.9761、.345和20.457、1.406。饲喂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幼鱼50 d,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指标,研究了不同脂肪酸含量及比例对黄颡鱼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中EPA+DHA的含量和n-3/n-6比例分别为19.365和1.238时,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饲料亚油酸/亚麻酸比值为7~8时,黄颡鱼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即在8%的脂肪中,添加51.3%的花生油3、2.5%的玉米油和16.2%的芝麻油或43.8%的鱼油、31.3%的花生油、8.8%的玉米油和16.1%的芝麻油(指占总脂肪的百分数)。综合考虑饲料成本,则以前一种配方为佳。  相似文献   

11.
12.
本试验旨在得到黄颡鱼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同时掌握其组织表达差异,并揭示饲料中添加碘化钾对黄颡鱼甲状腺TSHR基因表达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TSHR基因c DNA全长序列,再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S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制备了碘化钾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10、50和100 mg/kg的4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27 d的黄颡鱼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克隆得到长度为2 786 bp的TSHR基因c DNA的全长序列,其中开放阅读框2 238 bp,编码745个氨基酸,Blast程序分析表明黄颡鱼TSH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已知鱼类的相似性为60%~87%。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SHR基因在甲状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其次是肝脏、肌肉和肠道。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00 mg/kg组甲状腺TSHR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0和100 mg/kg组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碘化钾不仅影响TSHR基因的表达,还能有效促进黄颡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100、300、500、700 mg/kg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利用氯化铵进行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且100~500 mg/k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饲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700 mg/kg组全鱼粗蛋白质和100~700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3)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氨氮应激后,试验组黄颡鱼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96 h时,各试验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0和30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鱼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抗氨氮应激能力。利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特定生长率和谷胱甘肽添加量,得出谷胱甘肽在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7.69 mg/kg。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体重为(2.49±0.04)g的黄颡鱼幼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配制含0(对照)、0.10%、0.20%和0.40%谷氨酰胺的4种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随机饲喂1组试验鱼,饲养周期为70 d。结果发现: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对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后促进了肠道绒毛的发育,绒毛高度与皱褶深度有所增加,但肌层厚度有所下降,其中0.20%和0.40%组肠道绒毛高度、皱褶深度显著增加(P0.05),肌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在0.10%~0.20%谷氨酰胺添加范围内,金属硫蛋白(MT)mRNA相对表达量在肌肉中变化最明显,各添加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RNA相对表达量在肠道中变化最明显,其中0.20%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抗菌肽(Hepc)和组成型热休克蛋白70(Hsc70)mRNA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中变化最明显,其中0.10%组的Hepc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对照组的73倍之多(P0.05),0.20%组的Hsc70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对照组的3倍之多(P0.05)。由此得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谷氨酰胺能增强黄颡鱼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对细鳞鲑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机体维生素E积累量的影响,并确定细鳞鲑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求量。选取初均质量为(40.2±3.6)g的细鳞鲑幼鱼27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各组分别投喂不同维生素E水平(实测值分别为16.6、64.9、165.5、316.2、615.5和1 214.7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试验期120 d。结果表明:1)细鳞鲑的末均质量(F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随着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5.5 mg/kg组细鳞鲑的FW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65.5 mg/kg组细鳞鲑的WGR和SGR显著高于16.6和1 214.7 mg/kg组(P0.05)。各组间细鳞鲑的摄食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2)随着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615.5和1 214.5 mg/kg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165.5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4.9和316.2 mg/kg组显著高于16.6、615.5和1 214.5 mg/kg组(P0.05);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HDL-C含量呈相反的趋势,且165.5和316.2 mg/kg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饲料维生素E水平的升高,细鳞鲑肝脏维生素E积累量除615.5与1 214.5 mg/k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肌肉维生素E积累量也呈升高的趋势,在饲料维生素E水平大于165.5 mg/kg时恒定在一个水平,且165.5、316.2、615.5和1 214.5 mg/kg组肌肉维生素E沉积量显著高于16.6和64.9 mg/kg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维生素E可以改善细鳞鲑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增加肝脏和肌肉维生素E积累量。以增重率和肌肉维生素E积累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模型得出,细鳞鲑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求量分别为145.87和180.98 mg/k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GD)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的影响。以平均体重为(1.98±0.01)g的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0.25%、0.50%、0.75%和1.00%AGD的5种试验饲料,5种试验饲料中AGD含量的实测值依次为0.08%、0.23%、0.56%、0.69%和1.09%。摄食生长试验持续56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AGD添加量的增加,试验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补体3和补体4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0.50%和0.75%AGD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AGD均显著提高了试验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氨氮胁迫96h后,对照组试验鱼大脑中氨和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同时累积死亡率也显著高于各AGD添加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AGD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基于特定生长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获得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最适添加量为0.56%;综合考虑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能力及抗逆能力,推荐黄颡鱼幼鱼饲料中AGD的添加量为0.50%~0.75%。  相似文献   

18.
The histolog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ucins secreted by epithelial mucous cell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in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light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digestive tract was divided into a pharynx, oesophagus, U-shaped stomach (with a cardiac, fundic and pyloric part) and intestine, composed of anterior intestine, middle intestine and posterior intestine, which consisted of a mucosa (epithelial layer), lamina propria-submucosa, muscularis and serosa. A large number of isolated longitudinal striated muscular bundles were present in the lamina propria-submucosa of pharynx. Goblet cells were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digestive tract, except in the stomach. In the cardiac and fundic stomach, a plenty of gastric glands were observed, whereas they were absent in the pyloric part. Numerous mitochondr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were observed in the columnar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intestine, especially of the anterior part. The epithelial mucous cells contained neutral or other two mixtures of acid and neutral mucins, the first being the most common. The neutral mucin was the only type of mucins in the stomach, anterior intestine and middle intestin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gestive physiology and diagnosing some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in yellow catfish.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红藻糖苷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将大小均一、初始体重为(2.49±0.04)g的黄颡鱼幼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1%、0.2%和0.4%红藻糖苷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0.1%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除0.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红藻糖苷对黄颡鱼幼鱼存活率、饲料效率、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红藻糖苷添加量为0.1%时,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较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最低,且球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红藻糖苷对黄颡鱼幼鱼的全血血红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0.1%的红藻糖苷可以促进黄颡鱼幼鱼的生长,并改善其部分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