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的效果。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马铃薯茎叶和甜高粱混合青贮(50%+50%、40%+60%、30%+70%、20%+80%和10%+90%)及甜高粱单独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真空袋青贮,室温避光贮存60 d。结果表明:与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相比,随着甜高粱混合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青贮品质明显提高,感官评分、乳酸含量持续升高(P0.05),p H值、氨氮、乙酸和丁酸含量持续降低(P0.05);在营养成分上,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显著提高(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10%马铃薯茎叶和90%甜高粱混合青贮可获得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2.
以辣椒茎叶为原料,分别添加甲酸、绿汁发酵液、玉米粉、马铃薯渣,袋装青贮45d后分析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辣椒茎叶直接青贮其发酵品质较差;各添加剂处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pH值、乙酸、氨态氮、ADF和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丁酸较少产生,乳酸、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1.5%甲酸处理组的pH值降幅最大;5%绿汁发酵液处理组的乳酸含量最高,为2.94%;100%玉米粉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30%马铃薯渣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为41.6%,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甲酸处理的辣椒茎叶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的效果,试验共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马铃薯茎叶和玉米秸混合青贮(50%+50%、40%+60%、30%+70%、20%+80%、10%+90%)及玉米秸单独青贮,每个处理4个重复。真空袋青贮,室温青贮55 d。结果表明:与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相比,随着玉米秸混合比例的提高,青贮料的青贮品质明显提高,其中感官评分、乳酸含量持续升高(P0.05),p H、氨氮、乙酸、丁酸含量持续降低(P0.05)。在营养成分上,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综合考虑,20%马铃薯茎叶和80%玉米秸混合青贮可获得与玉米秸单独青贮相似品质的青贮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杏渣和米糠不同混合比例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杏渣单独青贮、90%杏渣+10%米糠、80%杏渣+20%米糠和70%杏渣+30%米糠4个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其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渣单独青贮感官品质较差,混合青贮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添加米糠后处理组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pH值、氨态氮/总氮和丁酸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混合青贮料中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随着米糠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从青贮发酵品质的角度,建议以80%杏渣+20%米糠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乳酸菌添加剂对不同生育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孕蕾前期和开花期采集整株菊芋地上茎秆,带回实验室待水分降至65%左右时,切碎装袋青贮。试验设两个处理组,即对照组(不添加乳酸菌组,CK,0 cfu·g–1)和乳酸菌添加组(LAB,5×106 cfu·g–1),青贮60 d后开封,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营养成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1)在菊芋开花期,添加乳酸菌组青贮饲料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降低,乳酸、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但在孕蕾前期添加乳酸菌其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乙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升高(P 0.05)。2)菊芋开花期较孕蕾前期茎叶青贮后pH、乙酸、粗灰分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P 0.05),而乳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 0.05)。以上结果说明,菊芋开花期刈割添加乳酸菌做青贮能够获得较高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甜高粱的混贮效果,试验采用包膜青贮的方法设置2个试验组,试验A组为20%鲜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贮,试验B组为20%鲜马铃薯秧与甜高粱混贮,每个处理10个重复。结果表明:试验A组、试验B组青贮饲料感官评价均为良好,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A组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试验B组(P0.05);试验A组p H值显著低于试验B组(P0.05),而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B组(P0.05);试验A组、试验B组龙葵素含量均显著低于马铃薯鲜秧(P0.05),乙酸含量相对较高,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均较低。说明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甜高粱混合青贮均能青贮成功且能降低马铃薯秧中龙葵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香蕉(Musa paradisiaca)茎叶与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选择新鲜香蕉茎叶和柱花草进行香蕉茎叶单独青贮(以下简称单贮)、柱花草单贮、75%香蕉茎叶+25%柱花草混合青贮(以下简称混贮)及50%香蕉茎叶+50%柱花草混贮,青贮5周后,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品质检测,探讨香蕉茎叶与柱花草的适宜混合比例。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单贮感官评定最优,柱花草单贮感官评分等级最低,二者混贮评分居中,并且随着香蕉茎叶比例的降低青贮饲料感官品质下降。实验室指标分析表明,香蕉茎叶单贮时pH值最低,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pH升高(P0.01),而乳酸菌菌落数增加(P0.05);柱花草单贮,乙酸含量最低,乳酸和丁酸含量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丁酸含量很低,对青贮品质影响不大;75%香蕉茎叶与25%柱花草混贮提高了青贮饲料乳酸菌菌落数和乳酸、乙酸的含量。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加,混贮饲料初水分含量降低,粗纤维和粗蛋白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P0.05)。综合青贮饲料品质感官评定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香蕉茎叶与柱花草混贮可降低香蕉茎叶初水分含量,提高柱花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平,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当75%香蕉茎叶与25%柱花草混贮时,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聚乙烯袋,在含水量65.79%的苜蓿原料中添加乙酸、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玉米面、黄芪+乳酸菌等单一或复合添加剂进行苜蓿青贮,贮藏60 d取样,测定青贮料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添加剂处理组青贮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4.67%~57.93%,乳酸含量提高61.68%~87.38%(P0.05);(2)添加剂处理组氨态氮/总氮值显著降低19.49%~69.12%,p H值降低8.01%~13.87%和丁酸含量降低46.67%~93.99%(P0.05)。由此可见,添加剂可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混合对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鲜香蕉茎叶和假茎(静置48 h,对应含水率分别为91.1%和94.8%)为青贮原料,添加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进行青贮。在香蕉茎叶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YY组)、10%玉米粉+0.6%甲酸(YJ组)、10%玉米粉+0.4%乙酸(Y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Y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1组);在香蕉假茎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JY组)、10%玉米粉+0.6%甲酸(JJ组)、10%玉米粉+0.4%乙酸(J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J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2组)。青贮45 d后开封,对各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添加剂处理后得到的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均优于相应的对照组(CK1和CK2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添加玉米粉的YY和JY组p H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不同酸化剂的YJ、YS和YB组与YY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JY组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JJ组(P0.05),且香蕉茎叶组和香蕉假茎组中均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的组(YJ组和JJ组)乳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由此可见,在青贮时加入酸化剂与玉米粉可提高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的青贮品质,其中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时的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羊草、无芒雀麦、黄花草木樨和沙打旺为青贮原料,按照长短两种切碎长度处理后分别青贮,研究牧草种类和切碎长度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种类对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含量及乳酸、乙酸和丁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无芒雀麦的发酵品质不如另外3种牧草;切短处理能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丁酸含量(P0.01),同时显著提高乙酸含量(P0.05),对pH值也有显著影响(P0.05);牧草种类和切碎长度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及乳酸和丁酸含量有交互作用(P0.01)。综上所述,青贮原料切短处理可以提高牧草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麦麸、燕麦麸对生长猪氮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15头健康、日龄、体重接近(IBW,46.45±3.20kg)的长×大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麦麸饲粮和燕麦麸饲粮(分别以20%的麦麸和燕麦麸替代基础饲粮)。试验第27d和28d采集粪便与尿液样品,测定新鲜粪便与尿液的总氮和氨氮含量,以及粪便与尿液贮存0h、9h、24h、48h、72h和7d后的氨氮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燕麦麸组粪便pH显著低于基础组和麦麸组(P0.05);麦麸组尿液pH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各处理组新鲜粪便与尿液的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麦麸组和燕麦麸组尿液总氮含量分别比基础组低20%和52%(P0.05);燕麦麸组粪便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基础组和麦麸组(P0.05)。各处理组粪便与尿液的氨氮含量均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麦麸组粪便在贮存各时间点(0h除外)的氨氮含量显著低于基础组和燕麦麸组(P0.05);燕麦麸组尿液贮存48h、72h后的氨氮含量显著低于基础组和麦麸组(P0.05),麦麸组又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燕麦麸组和麦麸组尿液在贮存各时间点(0h和24h除外)的氨氮含量都低于基础组,且降低幅度分别为13~28%和5~16%。(结论)综合以上结果,饲粮中添加20%麦麸可降低生长猪尿液总氮含量、尿液与粪便贮存后的氨氮含量;而添加20%燕麦麸可降低生长猪尿液总氮含量、尿液贮存后的氨氮含量。燕麦麸降低尿氮含量及尿液贮存后氨氮含量的效果优于麦麸,这可能与其可溶性日粮纤维含量(Soluble dietary fiber,SDF)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大豆制油工艺正在由带皮浸出转向去皮浸出。该工艺生产的豆粕蛋白质含量高,质量稳定,且扩大了加工能力。采用去皮浸出工艺加工大豆的一个副产品是大豆皮。大豆皮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壁或植物纤维,可以通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被反刍动物有效利用。在用大豆皮替代精料饲喂奶牛方面,证实用大豆皮替代日粮中一定比例的玉米或小麦对产奶量没有不利影响,并可以提高乳脂率。在我国,尚未见饲喂大豆皮对奶牛产奶性能方面影响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豆皮替代玉米与小麦麸的饲喂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饲粮 根据北京地…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仔猪饲养管理比较复杂,此阶段疾病的出现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寒冷应激是新生仔猪发病的最主要诱因之一。因此,实践生产中、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前提下,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应激、是提高新生仔猪体的抵抗力、避免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麸皮中种皮与糊精粉层的粗纤维含量比较高,且具有结构疏松多孔、表面积大,有利于通风等优点,在新生仔猪护理中,麸皮能很快吸收新生仔猪体表及口腔,鼻腔的羊水和粘液,能有效减小仔猪出生时的寒冷应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麸皮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麸皮对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0.5 g·kg-1鲜草,A1)、纤维素酶(0.5 g·kg...  相似文献   

15.
几株纤维素分解菌对统糠的混合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统糠为主要发酵对象,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通过全纤维素粉-Mandels氏营养盐琼脂双层平板培养基的筛选,得到了8株能有效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其和啤酒酵母等进行了颉颃实验,得到四种菌株的组合,并进行了以培养基、菌种比例和含水量三因素三个水平的L9(33)的正交试验,最终获得了一组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最佳培养基的组成为玉米粉21%,统糠65%,棉粕10%,白糖,尿素,食盐,麦饭石各1%,菌种比例为菌种1(A):菌种2(B):菌种3(C):啤酒酵母=3∶1∶1∶3,含水量为55%,接种量为8%,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8d。混合菌发酵培养基中的粗纤维下降明显(P0.05),下降最大程度达到了11.64%。真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达到11.52%。通过发酵提高了统糠的粗蛋白的数量和品质,降低了粗纤维的含量,同时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6.
开发米糠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幸芳 《广东饲料》2006,15(6):28-29
近年来,饲料行业中各种原料的价格在上涨,给畜牧行业的成本带来很大的变化,加上2005年猪链球菌导致猪价的下降,禽流感的不定时发病,大部分养殖场处于亏本状态,寻找更便宜有效的饲料原料成为养殖场场主、饲料厂关注的话题。我国年产稻谷近1.7亿t,出糠率按5%计算,可产米糠850万t,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评定玉米皮在生长肉兔上的营养价值。选取32只35日龄体重相近[(760.33±48.29)g]的断奶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3种测试饲粮。测试饲粮分别由20%的3种不同来源的玉米皮与80%的基础饲粮混合而成。消化试验共15 d,其中预试期11 d,收粪期4 d。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对3种玉米皮总能(GE)和主要养分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3种不同来源玉米皮的GE及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总磷(TP)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84 MJ/kg、10.54%、16.32%、75.32%、20.23%、2.18%、5.54%、1.12%、0.49%、0.05%和66.48%。除半胱氨酸(Cys)、赖氨酸(Lys)和酪氨酸(Tyr)外,不同来源对3种玉米皮的其他氨基酸含量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3种不同来源玉米皮的精氨酸(Arg)、组氨酸(His)、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Lys、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苏氨酸(Thr)和缬氨酸(Val)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5%、0.43%、0.37%、1.31%、0.40%、0.12%、0.53%、0.52%和0.58%。2)不同来源对3种玉米皮的GE、DM、CP、ADL、Ca、TP、NFE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3种不同来源玉米皮的GE、DM、CP、CF、NDF、ADF、ADL、EE、Ash、Ca、TP和NFE表观消化率平均值分别为33.32%、34.01%、70.54%、13.53%、20.07%、10.48%、-0.74%、85.49%、47.42%、29.02%、26.48%和23.81%。除Thr、Val、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丝氨酸(Ser)外,不同来源对3种玉米皮的其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平均值均超过60%。由此可见,对于生长肉兔,玉米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不同来源玉米皮的营养价值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棉籽壳菌糠饲喂卡拉库尔羊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棉籽壳菌糠饲喂卡拉库尔羊的效果 ,结果表明 .用菌糠取代 6 0 %的棉籽壳与取代新疆 4 5 %的棉籽壳和全部用棉籽壳 ,卡拉库尔羊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而每千克饲料成本比对照组降低 0 .11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主要研究菠萝皮对泌乳牛的催奶效果。[方法]挑选3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头,试验期间,定期记录试验牛的日产奶量,观察膘情和其他相关体征。[结果]显示:试验期间试验组牛的日均产奶量是16.49kg,比对照组牛的15.88kg提高了0.61kg,可创造1.496元...  相似文献   

20.
菌糠在兔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冬季(全喂饲合饲料)和夏季(增喂一定量的青草)两次试验,每次试验选用比利时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各36只,将菌糠以10%和20%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探讨了菌糠对兔的增重、产肉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的菌糠,在增重、料肉比、屠宰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添加20%的菌糠有不良影响。同时还表明,比利时兔比大耳白兔能更好地利用菌糠,在冬季全喂配合饲料时能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