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持续多年增产后,未来面临着单产难有突破性提高、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影响农民效益等问题,笔者通过探索研究小麦由"三密一稀"变成"六密一稀""五密一稀""等行距";玉米由"等行距"变成"扩行缩株增密"等作物种植模式的变革,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作物增产。该模式在赵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可为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 稻麦的密植问题,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前人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其结果基本上表明:单株穗数与产量呈正相关.随着现代稻田肥力水平的提高,矮秆良种及杂交稻的推广对于植株稀密问题,又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凌启鸿等以水稻叶龄模式作指标,作了以"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核心的栽培模式研究;蒋彭炎等作了"稀、少、平"高产栽培研究等;日本也有稀播少本而获高产的先例.这使我们想到Thompson (1942)  相似文献   

3.
山竹的食用药用价值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竹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优稀水果,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已开始引种山竹,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就山竹的生长习性、食用、药用及加了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肇东市水稻栽培普遍存在着"群体偏大,成穗率低,穗型偏小,早衰严重"等四大技术难题.从1997年起我们示范推广了钵体旱育超稀摆插新技术,通过近5年生产实践验证,它是一项壮秧、节本,高产新技术,是解决这四大技术难题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热带、亚热带花果之乡,水果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全国水果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对外交流中心,在近几年,受"一乡一品"的农业发展格局拉动,广东各级县市发展种植特色经济作物,优稀水果产业由于特色明显,产业效益高,产业发展迅速,区域化生产颇具规模.以广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特色、优稀水果的种植优势品种枇杷、特色柚、橄榄、芒果、番木瓜等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针对广东优稀水果产业区域特色分布及产、加、销等产业环节进行现状分析,并就广东优稀水果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标杂A1"是由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所协作选育而成的"一优双高"配套棉花杂交种.它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简化整枝、宜于稀植、便于间作套种等优良特性,备受广大棉农喜爱.但由于生长势强、生育进程快,要想保证早熟高产,在施肥上应采取"施足底肥,早施钾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的全程化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
自1975年我国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采用稀播壮秧单本或少本栽植的栽培技术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兴起了以常规稻的稀播壮秧为中心的栽培技术研究,其成果多数已在生产上显示出了省种、低消耗,高效益的增产优势。当前,常规稻以稀播壮秧为中心,因时因地而异的耕作、管理等一套栽培新技术正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畜禽饲料中所有不溶于稀酸、稀碱、乙醇、乙醚及水的有机成分如纤维素、五碳糖、木质素、角质等组成的粗纤维,是一组难以消化利用的物质。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质量都较差,不适于喂鸡,对猪用量过多时,由于吞食,咀嚼、消化、排泄它所需能量超出它本身所能提供的能量时,往往效果适得其反。而麸皮的产量大、价格廉是我国常用饲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日本、法国、美国和中国,已陆续兴起"蒲公英热”,登上相当级别宾馆的餐桌上,列为席间上品.目前, 蒲公英已在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内蒙古等省(区)进行栽培,寒冬腊月供应市场,效益看好,如 今它已成为国内外亟待开发的特种蔬菜.被视为是一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生长旺盛,繁殖快速,营养全面,药用 多效的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并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应加大力度研制开发以蒲公英为主要 原料的多种药膳食品、天然化妆品(止痒、去头屑头油,发乳、清洁露、洁肤露、营养霜、营养露和增白露) 等系列产  相似文献   

10.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已推广好多年,为夫豆增产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有一些关健的技术还不到位,没有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在此把大豆"大垄密植"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它的栽培特点是集美国"平作定植"与中国"垄作"于一体的综合栽培法.保留了美国地上平作密植高产和中国垄作地下抗旱,保墒,增温优点,克服了平作不耐旱和垄作稀植的缺点,充分体现了农机,农艺结合地上与地下结合,垄作与平作结合,被美国专家组称为大豆亩产250公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闫国语 《新农业》2008,(5):24-25
以往在果树合理负载上,多提出稀花稀果措施,但生产中果农普遍留有很大的保产系数.多年来,我采取一次稀花定果,实践证明不仅不会影响产量,而且还能增产.兴隆庄乡现有苹果结果树9万株,采取一次稀花定果技术,平均株产85公斤,每株平均增产22%,增加产值146.4万元.如今已在全县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稀果可以减少树体养分消耗,调整树体养分流向,合理负担产量;增大果个,促进着色,提高果品含糖量和质量,同时能强壮树势,延长丰产年限.近年来,我们根据南果梨树冠高大、枝条稀疏及腋花芽结果等特性.,采用"两适三看"稀果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应对国外“绿色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近年来,我国蔬菜等农产品出口却屡遭欧美、日韩等国"绿色壁垒"的阻扰,外贸出口形势起伏波动较大.那么什么是"绿色壁垒"?它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有何影响?我们又该怎样应对和突破国外"绿色壁垒"呢?本文就此作一粗浅阐析.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移栽是利用已育苗疏密补稀的一种移苗定植栽培法,它可以补晚茬、补缺苗、补断垄,起到以晚促早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华叶牌新型果树叶面肥PBO(原名新型果树促控剂),它含有细胞分裂素BA,生长衍生物ORE和稀效唑等多种成份,是一种功能较齐全的复合型果树营养和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正河南新乡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强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强筋小麦是该地小麦生产的一大优势。当前,小麦大面积播种已基本结束,抓好生产管理已成为接下来小麦生产的重点。本文重点介绍强筋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以供参考。一、水肥管理(一)前期管理(播种~返青)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保穗数",因苗促控。1.查苗补种,疏稠补稀。出苗后对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无苗为"缺苗",17厘米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三叶期至四叶期补苗,疏稠补稀。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9,(19)
近年来,随着设施园艺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北方蔬菜作物已基本做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当大众蔬菜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时,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稀特蔬菜。本文从稀特蔬菜的含义、分类、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了简述,希望对我国的稀特蔬菜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当前,"立夏"已过,长江中下游中稻已陆续开始播种育秧。但4月初以来,该区强降雨天气多,影响秧田准备、适期育秧和培育壮秧。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特提出长江中下游中稻育插秧技术意见。《意见》强调要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适期播种,稀播匀播;二是水肥调  相似文献   

19.
一、探讨的中心问题为了实现沈阳市水稻"双高一优"生产,于1986年~1987年探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是培育旱壮秧(旱育稀播)、合理稀植(少插秧)、肥水平稳促进(平稳管理)等,简称"旱稀少平"栽培.因为沈阳低温寡照年份偏多,如果种植晚熟品种就容易遭灾减产,所以首先探讨了中熟品种的栽培模式,通过这种栽培易使水稻生育期有所延长,获得年份间稳产效果.优质一是指品种的米质优良,二是指用栽培措施提高稻谷质量.决定优质的主导因素是品种的米质,故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它的质量特色,要通过它的课程特色来实现.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因为国内外有关各方已从教育观念、课程内容到课程活动全面地进行反思和改革."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思想贯穿于各国课程改革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