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铜藻Sargassum horneri藻株高大,枝叶繁茂,是中国暖温带海域浅海区海藻场的主要连片大型褐藻物种。文章报道了2006年3月~2007年7月开展的南麂列岛铜藻海藻场实地调查结果。结果表明,铜藻繁茂生长在潮流通畅、风浪较为平静海湾的大干潮线以下至-4 m浅海岩礁上,漂浮海面形成海藻场;从调查的种群情况来看,野生种群主体以有性生殖长成的1年生藻株为主,残枝再生的2年生藻株只占5%;铜藻的生长和繁殖适温为11~16℃;繁殖盛期水温16~20℃。根据观察,铜藻海藻场近年以来一直在缩小,个别地区已经成片消失。初步提出了铜藻以有性生殖为主,残枝营养繁殖为辅,共同维持种群繁衍的推论。恢复与重建铜藻海藻场需要详细了解铜藻的繁殖和种群生态变迁规律,该研究为实现此目的提供了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
铜藻Sargassum horneri繁殖生物学及种苗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道了2005~2007年针对铜藻Sargassum horneri有性生殖规律所开展的研究结果,包括生殖托发生、卵的排放、受精卵的发育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了潮间带典型的生态环境定点观察有性繁殖的过程,提出“铜藻以有性生殖为主,残枝营养繁殖为辅,共同维系种群繁衍”的推论。进行了筏式栽培、人工采苗、育苗及附苗基质选择等试验,为未来铜藻工厂化育苗和开展潮下带铜藻种群的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麂列岛铜藻增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藻藻株高大,枝叶繁茂,是中国暖温带浅海区珍贵植被。2008年4月至2009年9月,在南麂列岛进行铜藻增殖试验。结果表明:1、向目标增殖区投放种藻和喷洒幼孢子体水都可以达到幼苗附着、生长、繁殖、形成野生种群的增殖效果;2、在大干潮线以下浅海区礁石上生长的铜藻幼苗是形成具有自繁能力,向周边拓展的野生种群主体。笔者认为:大型海藻人工增殖是妙用生物技术方法。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并形成自然生长种群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人工增殖对于恢复受破坏的海藻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铜藻人工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藻(Sargassum horneri)藻株高大,枝叶繁茂,是中国暖温带海域和浅海植被优势种。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在南麂列岛进行了铜藻筏式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铜藻在水温7.1~20.5℃范围内和表层水体强光下都有很好的生长。海藻鲜重和株高平均日增长最高分别为81g和18cm。栽培190d,平均海藻鲜重5.3kg,株高8m,最大海藻鲜重和株高达到13.2kg和12.3m。  相似文献   

5.
<正>铜藻(Sargassum horneri)又名丁香屋、草茜、竹茜菜,隶属于褐藻门、马尾藻属,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海藻,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浙江、福建以及广东等地~([1])。铜藻黄褐色、树状、枝叶繁茂,是浅海区海藻场的主要连片大型褐藻,常被称为"海中森林"[2-3]。作为单年生藻类,铜藻成熟时间随季节而提前或推迟,我国东部沿海铜藻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海藻场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海洋生物资源保育,净化海洋水体环境,进行大气二氧化碳碳汇等生态作用。为了恢复这种珍贵的海洋栖息地资源,以及通过研究其自然种群群落特征的分布特点,来指导河北省海藻场修复与重建的相关工作,笔者研究了浙江省枸杞岛海域的底栖海藻群落结构、底栖海藻生物量及其变化规律。在浙江省枸杞岛选择海藻场3个潮间带、潮下带的调查点,在选取100cm×100cm的样方后,估算出覆盖度。潮下带调查是潜水员潜于水下采样,测量海藻场外缘到岸边的距离。同时,我们在海藻场内外取了两处站点的水样,测量海水中营养盐的浓度,包括三氮、活性磷酸盐、活性硅酸盐。调查结果显示,铜藻生物量占到总生物量的93.9%,为优势种。5月份铜藻样本平均长度为80cm,6月份的平均长度为75cm。潮间带区域底栖海藻从4月份开始旺盛生长,在5月份达到最高,6月份气温升高藻体开始腐烂,慢慢进入衰退期。氨氮浓度对于铜藻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7-2010年,通过4年研究试验鼠尾藻有性生殖与人工育苗技术,由年采附苗30.4m^2提高到1392m^2。鼠尾藻自然生长株高一般10-50cm,少数可达120cm,采用有性生殖人工培育苗养殖,株高可达到315cm,养殖产量(干品)达到481kg/1000m苗绳。鲜干比4.6~5:1。  相似文献   

8.
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生命史与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命史征及形态特征,首次对枸杞岛马尾藻场铜藻的周年生长与繁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株高、叶片、气囊和生殖托等16个相关的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铜藻生命史内生物学结构的发生情况,可将铜藻在全年中的生长情况分为以下4个阶段:(1)幼苗期,在7—8月的幼苗期藻体仅由枝干、侧枝及叶片构成,期间植株以1.52 mm/d的速率生长;(2)成藻期,8月至翌年4月的成藻期植株分别在9、11及翌年4月出现气囊、次侧枝以及生殖托,铜藻的生物学结构得到完善,期间植株以2.01 mm/d的速率生长;(3)繁殖期,4月生殖托的出现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而5月卵子的集中散放标志着铜藻进入繁殖期的“顶点”,期间植株以3.80 mm/d的速率生长;(4)衰老和凋亡期,在5—6月的衰老及凋亡期植株不断老化并伴随着生物结构的解体,由于少数未成熟个体的补充而使得植株达到0.99 mm/d的生长速率。在所检测的16个生物学参数中,铜藻的株高、个体生物量和主侧枝长度等10个参数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动(P <0.005),马尾藻属中的这类暖温性物种展现出其介于热带物种和冷温性物种之间的物候学行为。个体内和个体间连续特征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10种铜藻形态学参数中主侧枝长度的稳定性最低(Ed=95),是最适宜用于种类鉴定工作的参数,这为马尾藻属种类的形态学研究及种类鉴定等工作中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冬青叶马尾藻(Sargassum ilicifolium)是海南岛近岸海藻场的重要建群种。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结合藻体光合色素含量和生长率变化,研究了冬青叶马尾藻的生理生态学适应性,为海藻场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在不同温度(10、14、18、22、26和30℃)、光照强度(10、20、40、80、120、140和200μmol·m-2·s-1)和盐度(16‰、20‰、24‰、28‰、32‰、36‰和40‰)条件下,测定冬青叶马尾藻的特定生长率、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等参数。结果显示,冬青叶马尾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6℃,适宜光照强度为20~120μmol·m-2·s-1,适宜盐度为16‰~36‰。研究发现,冬青叶马尾藻是喜温的大型海藻,其对低温胁迫更为敏感,过低或过高的光照强度会导致藻体损伤。因此,在对以冬青叶马尾藻为主的海藻场进行保育和恢复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温度、光照强度对其生长和空间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于枸杞岛西北部贻贝筏式养殖区海藻生长繁盛时期采集11种大型海藻,并对每种海藻及其藻栖钩虾、麦秆虫生物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藻上钩虾种群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海藻上麦秆虫种群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钩虾最高种群密度和最大个体均出现在厚网藻上;麦秆虫最高种群密度出现在殖丝藻上,最大个体则出现在缢基蜈蚣藻上。同时,对于生物量较小的海藻,其藻栖钩虾、麦秆虫种群密度均更高,钩虾体型无显著变化,但麦秆虫体型更小;另外,比表面积值更高的海藻,其钩虾种群密度更高,个体也更大,但麦秆虫种群密度和个体均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贻贝筏式养殖生境中不同种类的海藻在藻栖端足目种群特征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的功能角色存在一定差异,而海藻自身多样化的生物特征则可能是该差异形成的内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微型浮游植物(粒径2-20μm,这里把范围扩至2-50μm)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洋环境的稳定性。其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计算相关性指数的方法研究了H'与多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27℃温度范围内,H'与水中营养盐结构尤其是NO-3-N/NH+4-N比值相关性显著。2006-2007年对威海沿岸6个海湾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中发现,当水温16℃(16-27℃)时,H'与NO-3-N/NH+4-N值呈显著负相关:2006年7月相关性指数R=-0.526(n=14);2007年10月相关性指数R=-0.575(n=19)。当水温12℃(5-12℃)时,H'与NO-3-N/NH+4-N值呈高度正相关:2006年12月相关性指数R=0.665(n=15);2007年4月相关性指数R=0.415(n=25)。这种规律显示出微型浮游植物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海域中氮源的种类要求可能是有选择的。当水温12℃时(冬季、春季),多数浮游植物优先吸收NO-3-N;而当水温16℃时(夏季、秋季),多数浮游植物优先吸收NH+4-N。  相似文献   

12.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的月间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2011年中国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大型拖网渔捞数据和海表温度(SST)数据,利用ArcGIS 10.0绘制渔场产量重心时空分布图,用最短距离法对中心渔场进行聚类,对智利竹筴鱼渔场月间重心变动规律及其与SST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月份的变化,中心渔场从3月开始由南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到10月之后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3月~6月渔场主要分布在80°W~90°W、40°S~45°S,最适宜SST为12~14℃;7月~8月渔场主要分布在80°W~90°W、35°S~40°S,SST为13~14℃;9月~10月渔场分布为85°W~95°W、30°S~35°S,SST这15~16℃;11月~12月渔场分布在90°W~95°W、30°S~40°S,SST为16~17℃;而1月~2月渔场分布在85°W~95°W、35°S~45°S,最适宜SST为16~17℃。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闽东北外海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的数量分布及生物学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管鞭虾在该调查海区分布范围较广,出现频率为31.9%,其渔获质量占虾类总渔获质量的9.8%,渔获质量平均密度指数为7.21 kg·km-2,5月、8月、11月和2月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45 kg·km-2、10.74 kg·km-2、12.79 kg·km-2和3.68 kg·km-2;其数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8月和11月数量为多,其渔获质量占年总渔获质量的83.0%,2月和5月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调查海区80 m以内海域,80 m水深以外海域极少分布;渔获体长范围为36~126 mm,优势体长组为50~95 mm,占66.8%;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雌虾平均体质量为7.3 g,雄虾平均体质量为3.4 g;雌雄性比为1∶0.47,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分别占44.3%和36.3%,生殖盛期为5~8月;不同季节和性别摄食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平均摄食等级1.4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清铜藻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水下采样方法对不同生境条件下铜藻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大小两个尺度(站点间和站点内)分析了铜藻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站点尺度上,铜藻多集中分布于隐蔽的内湾处,分布密度和株高显著高于暴波站点(P<0.05),暴波站点的波浪和水流运动大小以及浊度显著高于隐蔽站点(P<0.05),说明暴波强度是影响铜藻水平分布和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在站点内,铜藻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潮间带低潮区铜藻分布密度和株高显著高于潮下带(P<0.05),且分布在潮间带低潮区的藻苗平均株高最高;铜藻分布密度和株高与附着基粗糙度、坡度、坡向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深与铜藻分布密度最相关(r=-0.337,P=0.001),粗糙度次之(r=0.175,P=0.092),与坡度和坡向相关性不高,说明了与水深相关的光照条件可能是影响铜藻垂直分布和生长的另一个主要因子。研究表明,附着基物理特征不是影响铜藻分布的主导因子,由波浪和水流运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影响到铜藻所需的光照条件,进而影响到铜藻的分布与生长,以此推断出沉积物可能是影响铜藻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2010年7月对鼠尾藻池塘栽培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根据池塘水环境因子(水温、光照强度、盐度和pH)及鼠尾藻的生长特性,设置了自然苗、人工苗、帘子苗生长对比试验,不同水层、不同流速栽培试验及不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相同试验条件下,自然苗生长最好,帘子苗其次,人工苗生长最慢;2)不同水层栽培结果显示,40~60cm水层鼠尾藻生长最好,其次是O~20cm水层,再次80~100cm水层,150~200cm水层生长最慢,并且于5月中旬即开始衰退脱落;3)流速1m/s条件下鼠尾藻生长最快,随着流速的逐渐降低,鼠尾藻生长也逐渐变慢;4)光照强度为4000~6000lX时鼠尾藻生长良好,高于10000lX或低于3000lX则鼠尾藻生长相对较缓慢。观察发现,池塘水温在12~18℃时鼠尾藻生长最快,在9~12℃和18~24℃时生长较缓慢,24℃以上停止生长并出现腐烂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6.
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是江蓠属一种经济海藻,可作为琼胶工业原料和鲍鱼饲料,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池塘进行试验栽培。为了探讨适合其栽培的生态条件,文章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 ℃、23 ℃、28 ℃、33 ℃和38 ℃)、不同盐度(13、18、23、28、33和38)和不同光照强度(3 000 lx、6 000 lx、9 000 lx和12 000 lx)的培养条件下,芋根江蓠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和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芋根江蓠适宜生长温度为23~38 ℃,最适温度为28~33 ℃;适宜盐度为18~38,最适盐度为23~33;适宜光照强度为6 000~9 000 lx,最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9 000 lx。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藻体具有较高的日相对生长速率(RGR),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SP)的质量分数最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受环境的胁迫最小。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芋根江蓠具有适应高温和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温度(5℃、10℃、15℃、20℃、25℃)和光照[50、100、200 、300μmol/(m^2·s)]对铜藻(Sargassum horneri)生长、光合色素和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光照对这3个方面均有显著影响(P<0.05)。铜藻在5℃~20℃、50~300μmol/(m^2·s)时均可生长,且最适生长条件为20℃、200~300μmol/(m^2·s),特定生长率较高。温度高于25℃,藻体基本停止生长并出现腐烂现象。25℃、50μmol/(m^2·s)时,铜藻色素积累较多。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在10℃、20℃时最高,不同光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在5℃~10℃、50μmol/(m^2·s)时最高。粗脂肪含量在10℃和25℃时最低,不同光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褐藻胶含量在10℃、100μmol/(m^2·s)时最高,岩藻黄素含量在10℃、50μmol/(m^2·s)时达到最大。褐藻多酚含量在低温为 5℃或高温25℃、200~300μmol/(m^2·s)高光下达到最大。研究表明,室内培养铜藻在20℃左右、200~300μmol/(m^2·s)时,生长速率最快,而铜藻在10℃、100μmol/(m^2·s)环境条件下,藻体色泽及健壮程度更好,铜藻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可进行大规模的养殖生产。本研究结果对铜藻养殖及其活性物质提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2018年10—12月采集于浙江、山东和辽宁沿海海域的铜藻样品中5种常量元素、14种微量元素以及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铜藻中As的形态,以阐明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和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5种常量元素中,K的平均含量最高,为6.95×104 m...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呼吸代谢的影响,以三疣梭子蟹幼蟹(1.17±0.03)g和成蟹(57.57±1.16)g为实验材料,设5个实验温度水平(15、18、21、24、27℃),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成蟹肝胰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蟹耗氧率在各个温度水平下差异显著(P0.05),成蟹耗氧率仅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排氨率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的氧氮比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氧氮比范围为1.38-3.02,表明三疣梭子蟹以蛋白质为主要代谢能源物质。随实验温度升高,成蟹肝胰脏中的PK活力呈上升趋势,而成蟹肌肉组织中的PK和HK的活力则随温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温度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脏组织中SDH的活力影响显著(P0.05),SDH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27℃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无氧代谢方面,随实验温度的升高,三疣梭子蟹成蟹肝胰脏组织的糖酵解速率增大,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有氧代谢方面,成蟹肝胰脏SDH活力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三疣梭子蟹在高温环境下有氧代谢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