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农业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服务维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现代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极大地改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状况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而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量研究显示,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维持、害虫控制、传花授粉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景观结构的影响,仅仅改变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并不足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及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尚需考虑景观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从不同尺度上优化景观要素的空间配置和景观管理方式、建设生态农业景观成为促进农业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具体包括:1)在区域和景观尺度上合理规划和配置种植区域和非种植区域以确保生态安全与稳定性;2)在地块间尺度保护、建设和管理甲虫带、野花带等生态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生态系统服务;3)在地块内尺度通过多样化的种植和优化管理措施以获取农业生产和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4)整合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循环工程以促进农业景观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西方国家对替代农业的争论十分激烈。反对者认为是复古、倒退;而提倡者则认为这既是一种哲学观念又代表科学的完整体系,替代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不施化肥难以维持氮磷钾平衡,有机物来源有限,替代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差,缺乏研究和技术指导等。许多专家认为,某一种纯粹的替代农业形式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是农业的主要形式,走综合农业的道路才会更有前途。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前平原农田高效用水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是维持太行山前平原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多年的田间试验结果研究探讨了减少农田非生产耗水,水肥耦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根系调控与提高土壤水利用率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途径和措施。实施大面积秸秆覆盖可减少农田耗水量约40mm;优化灌溉制度可减少冬小麦生育期1次灌水60mm。  相似文献   

4.
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是维持太行山前平原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多年的田间试验结果 研究探讨了减少农田非生产性耗水、水肥耦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水高效灌溉制度、根系调控与提高土壤水利用率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途径和措施。实施大面积秸秆覆盖可减少农田耗水量约40mm;优化灌溉制度可减少冬小麦生育期1次灌水60mm。  相似文献   

5.
《农业信息探索》2014,(10):46-46
“有机”的标准就是要求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且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对于加工、贮藏、运输、包装、标识、销售等过程中,也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氮磷钾元素能否维持平衡是关系到养分管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和无锡两个典型城乡交错区的小型蔬菜生产系统为例,研究了一年期间氮、磷、钾养分元素的平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京的蔬菜地以有机肥作为生产系统养分输入的主要来源,而无锡则是以化肥和有机肥,特别是化肥为其主要来源。与蔬菜收获带出的养分相比,两蔬菜生产系统的氮磷元素均存在明显的盈余,其中氮的盈余量南京地区明显大于无锡地区,磷的盈余量前者却低于后者,而钾元素在南京地区呈正平衡,无锡地区呈弱的正平衡或负平衡,说明无锡地区钾元素已出现明显的亏缺趋势。这种养分不平衡的状况是由肥料种类不同、劳动力投入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因此要促进城乡交错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开发合理的施肥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其中松原市葛平村在吉林省农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该村的实地调研,从有效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其中,创新地提出了"以项带培"的农民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新村村民文化素质、劳动力状况、群众生活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结构、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企业的调查,综合分析认为,该村的社经状况属中等偏上水平,已具备了建立以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发展试验示范基点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国旱地及水旱轮作区经过长久以来多种施肥模式的调整,各区域土壤磷素状况变异较大,探讨各区域土壤磷肥盈亏量和作物磷肥偏生产力的时空演变及主要驱动因素,为维持土壤磷素表观平衡和磷肥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农业农村部1988—2019年在全国旱地及水旱轮作区开展的长期监测数据库为基础,分析东北、华北、长江中...  相似文献   

10.
长武县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计算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用水结构和承载力的计算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探讨县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维持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从长武县2007年水资源现状出发对县域范围内的用水结构及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武县用水结构中,农业、工业、生活、养殖业用水量比例分别为0.65:0.29:0.04 :0.01,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2以上;长武县可利用水资源量大于总用水量,水资源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大于0,说明长武县水资源供给充足,具备当前规模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揭示稻田水资源利用效用,在观测浅水勤灌(FI)、浅湿灌溉(WI)、控制灌溉(CI)和蓄水控灌(RI)处理试验小区田间水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灌溉水、降水消耗通量区分方法及其利用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水资源利用效用的灌排模式响应。结果表明:田间灌溉水和降水消耗量、有效利用率及水分生产力均受灌排模式的影响;2017-2018年各处理水资源消耗量为695.9~999.1 mm,其中CI处理水资源消耗量最低,并且消耗结构更加合理。CI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IWP,5.392 kg/m3)、降水生产力(PWP,1.539 kg/m3)以及水资源生产力(WRP,1.364 kg/m3)综合表现出其水资源产出能力最强;灌溉效率(IE)、降水利用率(PE)及广义水利用系数(GE)的平均值分别为0.472,0.406,0.693,且处理间[JP]的差异小于产出能力指标。基于灌溉水、降水消耗通量区分的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真实而全面地衡量农业生产中水资源表现,特别是在降水频繁的生育季。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用水效率评价和稻田灌排模式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以色列节水农业的考察,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节水农业之路。对比分析了中国半干旱地区与以色列的水资源条件,得出中国必须走节水农业之路。节水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用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科学的灌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土壤,减少水利工程负担和扩大可种植地面积。节水灌溉必需与耕作栽培等农艺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实施。我国必需尽快改变重水利、轻灌溉,水利与农业分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节水灌溉宏观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农业用水供需平衡出发论述了节水灌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全面评价节水灌溉系统,提出了其技术内涵、标准体系、效益体系;指出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指导方针及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的棉花需水量及节水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适宜的灌溉制度,2008年通过田间灌溉试验,采用水量平衡法研究了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和耗水规律。以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拟合了棉花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评价了膜下滴灌棉花的节水效益。结果表明: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量为543 mm,其中苗期252 mm,蕾期186 mm,花铃期316 mm,吐絮期139 mm。随滴灌量减小,耗水量减小。滴灌量影响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及产量,并不影响耗水比例。相应于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点的滴灌量要低于产量最高点的,因此节水与增产产生矛盾,仅从节水角度考虑,滴灌量为3 091 m3/hm2时,可以达到最大灌溉水利用效率,要获得最大产量,滴灌量应满足3 464 m3/hm2。与漫灌相比,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效益明显。在同一灌溉量下,膜下滴灌增产30.2%,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30.2%,在同一产量水平下,节水29.3%,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41.5%。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十-五”规划对水资源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资源.从水资源供需平衡角度评价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及方案是否在水资源供给能力之内.采用情景分析法和承压法评价了内蒙古"十一五"规划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以及未来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十五"期间的节水力度(情景1),到2010年内蒙古需水总量为2.52×1010 m3,按"十一五"规划的节水力度(情景2),则需水总量为2.06×1010 m3,预计可供水量为2.29×1010 m3.在情景1时水资源缺口达2.36×109 m3,在情景2时,水资源盈余2.2×109m3.从总体来看,只要加大节水力度,内蒙古"十一五"规划目标完全在水资源的供给能力之内.但由于水资源区域分布差异大,中西部地区在情景2时仍然处于缺水状态,因此,中西部地区需要调整规划的农业灌溉面积和局部工业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总被引:54,自引:14,他引:40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和农业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农田灌溉节水途径与技术措施,提出根据经济现状,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发展节水灌溉应重点普及输水节水技术,加强地面灌水技术和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与推广,适度发展喷、微灌技术,并注重各项节水技术措施的综合集成,实现农田灌溉各个环节上的全方位节水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沙流河镇水资源供需平衡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系统论和线性目标规划法,结合唐山市沙流河镇实证研究,构建小城镇水资源供需平衡优化数学模型,剖析该镇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出水资源供需平衡优化方案。结果显示,沙流河镇水资源补给总量为1490.55万m3·a-1,若对水资源利用量不加约束,2001、2005和2010年沙流河镇用水总量分别达到2352.73万m3、2429.73万m3和2491.72万m3;水资源超采量分别达到862.18万m3、939.18万m3和1001.17万m3;其中农业用水量最大,占90%以上。鉴于农业用水比重大、利用效率低,提出沙流河镇实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积极退耕还林等节水措施。经过逐年逼近平衡的办法,到2010年沙流河镇水资源量可以节余63.32万m3,基本实现全镇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8.
围绕节水灌溉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从我国水资源状况、农业用水需求、灌溉水平、节水灌溉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等角度简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农田灌溉用水标准方面的现状,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参数合理选择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节水灌溉节水增产指标、渠道防渗率指标、畦田规格等若干重要指标的取值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9.
新疆皮山县绿洲需水量变化与绿洲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疆地区皮山县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和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绿洲稳定性,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与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98—2012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在RS技术的支持下对皮山县绿洲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结合水文和气象数据(气温、降水数据)估算皮山县绿洲15a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需水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结果]皮山县绿洲渠系利用系数低,耕地灌溉定额高,耕地耗水比例大,且社会经济耗水量不断增加。15a间皮山县绿洲需水量增加了2.73×108 m3,现状供给量存在很大的缺口。2010年缺水总量到达2.74×108m3,虽然2012年缺水有所缓解,但自然生态环境缺水量增加,占到水资源总缺水量的59.75%,供需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结论]从现有的绿洲面积看,水资源供给量存在较大的缺口,绿洲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Conserving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is a most important measure for sustainable wheat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ffect of phosphorus (P) application for saving irrigation water was evaluated.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P increas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uptake, shoot biomass, head number, seed number and, consequently, grain yield, and increased soil water use and seasonal evapo-transpiration. The lower the volume of irrigation water applied, the more obvious were these effects. When winter wheat was basally fertilized with 88.5 kg P2O5/ha and irrigated with 90 mm at the jointing stage, the highest fertilizer P use efficiency, apparent P recovery and net profit (due to irrigation and/or fertilizer P)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ertilizer P should be used for saving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