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兰州大尾羊肾脏血管的分布情况,试验利用ABS塑胶液的冷塑性,用红色的塑胶液灌注于羊肾动脉,定型后,经过浓度为30%的盐酸腐蚀、自来水冲洗及人工修整等过程,制作羊肾脏铸型标本。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肾动脉入肾门后在肾实质内相继分支形成叶间动脉,在肾脏的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延续为弓形动脉,由弓行动脉发出与肾表面近似垂直的小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发出球小动脉和直小动脉;直小动脉可由弓行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发出,伸向肾髓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示大尾羊的肺脏解剖学特点,试验利用ABS塑胶液的冷塑性,采用不同颜色和不同浓度的塑胶液灌注于羊肺脏的动脉、静脉,待定型后,经过浓度为30%的盐酸腐蚀、自来水冲洗及人工修整等过程,制作出羊肺脏铸型标本。结果表明:在肺脏中所灌注的塑胶液显露出血管原有的分布状态,从而制作出既保持肺脏原有的形态,又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肺脏的小循环系统和自身营养血管系统的立体构筑、美观、真实的肺脏血管铸型标本,为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提供了直观的解剖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兰州大尾羊微卫星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分析兰州大尾羊的微卫星DNA多态性,以期了解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品种保种选育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资料。选择15对微卫星引物,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评估其品种内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15个座位中,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平均为10.2个等位基因;座位平均杂合度为0.814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089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762。结果提示,兰州大尾羊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选微卫星标记可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尾羊(Lanzhou fat tailed sheep)是我国16个著名地方绵羊品种之一,属长脂尾型,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由陕西大荔一带引进的同羊与兰州当地蒙古羊杂交自然选育而成,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及定西市临洮县等周边地区。具有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特点,尤以其尾大、脂肪充实而著称。1999年被国家列为濒临灭绝的资源。2006年6月,农业部确定兰州大尾羊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其灭绝频率为0.77,为北方11个绵羊品种之首,品种贡献率为10.52%,居于第三,保护潜力为0.1419,居第1位。因此,保护兰州大尾羊这一珍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组织的发育变化,运用显微成像处理系统中的Measure distance功能,测定样品的脂肪细胞形态学参数.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细胞大小随生长发育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说明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的沉积以脂肪细胞增大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现状及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模式,认为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保护应在进一步调查现有遗传资源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原种数量、种群遗传结构、种群纯洁性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综合考虑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兰州大尾羊体重与各体尺间的最优回归方程,利用SPSS 22.0软件对116只兰州大尾羊体重与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其相关系数进行分解,获取体重与体尺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体斜长(X1)、胸宽(X2)和体高(X3)这3个体尺性状与兰州大尾羊体重(Y)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  相似文献   

8.
兰州大尾羊主要生长于兰州市城郊,是我国优良的肉脂兼用型地方绵羊品种之一,具有耐粗饲、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脂尾肥大等优点,也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兰州大尾羊一度濒临灭绝。随着种质资源国家战略的提出和深入实施,我国加大了对地方优良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展兰州大尾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就兰州大尾羊保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以期为兰州大尾羊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兰州大尾羊血液蛋白(酶)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6只兰州大尾羊为实验对象,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血清酯酶(Es)、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后白蛋白(Po)和转铁蛋白(Tf)等7个蛋白位点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7个蛋白位点中,Es、Hb、Po和Tf等4个蛋白位点表现多态性,而Alb、Amy和LDH等3种蛋白(酶)未检测到多态性。其中,Es基因座上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Es++、Es+-、Es--;Po基因座上表现出2种基因型,即AA、AB;Tf蛋白位点上表现出5种基因型,分别为AC、BB、CC、BC、CD;Hb蛋白位点上表现出3种基因型,分别是AA、AB、BB。群体遗传分析表明,Es、Hb、Po、Tf的杂合度分别为0.4987、0.4574、0.3346、0.5547。Es、Hb、Po、Tf蛋白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9948、1.8430、1.5029、2.2457。卡方检验表明,在Es、Po、Tf、Hb多态性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兰州大尾羊种内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1.8966、0.4614、0.3802。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11.
小尾寒羊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以其多胎高产、生长发育快、早熟、肉用及裘用性能好、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养羊户和养羊工作者的重视。为此,本文介绍了小尾寒羊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并结合我国对小尾寒羊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小尾寒羊肉品理化性状及食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研究以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 ,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的试验设计 ,对其不同年龄 ( 1 2月龄和 1 8月龄 )和不同解剖部位 (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 )肉品的理化性状和食用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年龄因素对肉品的大理石纹、失水率、弹硬度、熟肉率、剪切值、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有显著 (P <0 .0 5)或极显著 (P <0 .0 1 )的影响 ;部位因素对肉品的失水率、弹硬度、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研究证明 :小尾寒羊的肉品色泽鲜艳、富有弹性、保水性能良好 (平均失水率仅 6.86%) ,同时小尾寒羊肌肉具有良好的质地和组织结构 ,肌纤维细腻和肌内脂肪含量适中而分布均匀 ,说明小尾寒羊的肉品不仅具有较为理想的外观要求和优良的贮存稳定性 ,而且还具有肉质细嫩和多汁味美的良好食用品质。另外 ,研究还对小尾寒羊在不同年龄和部位的肉品科学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引进贾洛羊种公羊杂交改良甘加羊,贾甘F1平均初生重4.05kg、0~6月龄平均日增重132.55g/d,显著高于甘加羊的相应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3、6、18月龄贾甘F1的体重增加明显,差异极显著(P<0.01);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均高于甘加羊,杂交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F1代羔羊体重和体尺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性状估计其体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随机选取80只150日龄兰小杂交F1代羔羊,公、母羔各半,测量其体重(Y)、体长(X1)、体高(X2)、胸围(X3)、管围(X4)、胸深(X5)和胸宽(X6),运用SPSS 22.0软件分别对公、母羔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兰小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母羔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和0.908,其次为体长,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844。各体尺性状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和体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胸围和体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深、管围、体高、胸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深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公、母羔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43.861+0.675X3+0.394X1(r=0.945,P<0.01)和Y=-38.378+0.590X3+0.397X1(r=0.948,P<0.01)。综上所述,胸围和体长是影响兰小杂交F1代羔羊体重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该品种的选育和肥羔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胸围和体长的选择力度,同时考虑胸深、管围、体高、胸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mtDNA序列分析技术对20只兰州大尾羊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兰州大尾羊mtDNA D-loop区序列长度为1 210 bp,碱基组成分析发现,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9.0%、32.3%、23.5%、15.2%,其中A+T为61.3%,G+C为38.7%,G+C含量明显低于A+T。通过对兰州大尾羊线粒体DNA D-loop区的碱基突变和同源性比较分析得出兰州大尾羊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Nucleotide diversity)Pi为0.037 85,7只兰州大尾羊来自3个不同母本。兰州大尾羊mtDNA Cytb区序列长度为1 580 bp,其中A、T、G、C碱基含量分别为27.2%、33.7%、26.7%、12.4%;A+T为60.9%,G+C为39.1%,G+C含量明显低于A+T。应用计算机软件DNAsp4.10进行单倍型分析,17个兰州大尾羊个体mtDNA Cytb区序列共发现了12个单倍型(Haplotype),其中第1号和第10号、第2号和第5号共用一种单倍型,单倍型比例在兰州大尾羊群体中较高,遗传多态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在8个多月(12月至翌年8月)内给放牧绵羊口服营养菌剂17次(每半月服用一次),试验羊比对照羊增重多31.26%;舍饲羊在7个月内口服营养菌剂14次(每半月服用一欢),试验羊比对照羊增重多31.13%,证明绵羊较长期服用营养菌剂仍有增加体重的作用,在冬春季节可以减少春乏死亡。并证明试验羊与对照羊的屠宰率、干肉率和羊毛生长长度基本一致,而且长期服用菌剂的绵羊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应用低倍显微镜和实体显微镜对采自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羊狂蝇一期幼虫、二期幼虫、三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观察并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样本的细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仅有较小的个体差异,其基本特征性形态显示一致,从而确认青海省的6个县市、甘肃省的3个县市的狂蝇蛆同属一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符合地方的肉羊生产模式选萨寒F1、陶寒F1、杜寒F1以及小尾寒羊120只,按不同杂交组合进行分组,每组30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不同杂交育肥羔羊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寒、陶寒、杜寒组合均高于小尾寒羊组,萨寒组尤其突出,分别比小尾寒羊组提高了5.8kg、0.03kg、7.21个百分点,杂交优势明显;经过经济效益分析,每出栏1只6月龄羔羊,萨寒F1、陶寒F1、杜寒F1只均获利362.40元、283.60元、218.40元,较小尾寒羊只均多收入235.60元、156.80元、91.60元。永靖发蔚县肉羊生产,用杂交羔生产肥羔增重快、饲料报酬高。  相似文献   

19.
分别制作绵羊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石蜡组织切片,通过HE、改良PTAH染色法研究绵羊心壁的组织结构特征。结果发现绵羊心壁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构成,心内膜中富含浦肯野纤维;心肌膜最厚,心肌纤维较细,呈螺旋状环绕分层排列;心外膜内可见大量脂肪细胞。改良PTAH染色将肌纤维染成紫蓝色,闰盘着色深蓝,纤维结缔组织染成玫瑰红色。研究结果表明,绵羊心肌纤维较细,肌纤维横纹清晰,闰盘较稀疏。H2O2因其氧化和漂白作用,在改良PTAH染色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