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既有绿地改造是要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的环境对其进行大环境绿化,用绿化景观设计将"山、水、岛、森林"的景观引入城市,从生态角度改善城市环境,使绿地通过各种景观搭配与设计,最终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绿化景观设计重点突出城市生态平衡,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理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化能有效地健全城市生态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质量,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形式,居住小区绿地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历史的必然。居住小区绿地属于专用绿地:其主要特点是绿地附属于建设环境。据统计,全国城市专用绿地面积占城市可绿化面积的61%而居住小区绿地在城市专用绿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发展居住小区绿地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的复合体,园林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生态美学的研究和作用。城市园林景观环境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园林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济南市目前生态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和城市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希望的不仅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生活、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达到最优化。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需要进一步增加城市休闲型绿地,如城郊风景区、街心小游园、滨河绿地等。街心小游园作为一种重要的园林景观形式,其面积虽小但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而且还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绿地是普遍绿化的重点,建筑小品与绿地的完美结合,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居住区绿地与小品的完美结合,在城市建设方面和城市居住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维护、环境美化、减灾避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防护绿地与公园绿地不同,防护绿地是指为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绿化用地,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实习基地为案例,分析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城市     
城市化为地球陆地带来了繁荣。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中心。当前世界上有43%的人口集中在城市。 人类发祥于大自然,人的生存不能离开大自然。然而,现代城市的突出弊病,就是由于人口、工业、建筑的高度集中,使城市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居民正在为拥挤、噪杂、繁忙、污染的环境所困扰,又在向往和追求着大自然。英国学者W.R。雷萨比在谈到城市的本质时说:“简言之,城市生活就是一种‘文明’,城市生活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塑造一个更加洗练的文明与礼仪的典型。而文明的唯一的最高目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城市系统可持续性建设,保护和改善已有城市生态环境格局,指出了节约型城市绿地发展方向.探讨了通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以最少的能源支出及最少的城市干扰,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雁 《绿色科技》2020,(5):77-78
指出了在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和城市建设相关的理念,并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就城市建设而言,城市水资源生态被破坏之后,会妨碍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理念的形成指明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道路,在加强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基于此,以南宁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内涵,探究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设计基础,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下南宁市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因时制宜原则,群落稳定性原则及生态经济原则等,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和绿化美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道路绿地随着道路的走向呈带状分布,这就形成了串珠状景观序列。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就是有序地组织和安排这个景观序列,使之能够体现道路特色,从而达到美化道路和美化城市的作用。城市入口道路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的连结点,人流物流的必经通道,又是组成城市空间体系的元素之一,对城市的景观塑造和形象特征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设计,宏观目标是塑造和完善城市形象,微观目标是通过对交通、构筑物、道路设施、绿化和环境小品的规划设计,使其具有明显的环境特征,给来访者留下美好的深刻的印象,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交通,…  相似文献   

12.
城市高密度建成环境中绿色空间的拓展途径有限,绿地规模和绿化效果受到诸多限制。选取广州高密度建成区商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对万胜广场、天环广场及白云绿地中心3个商业综合体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功能定位或建成密度的背景下微绿地的现状,提出用地有限情况下,应充分挖掘空间资源营造微绿地,以改善局部环境和景观效果为目标,并提出建设策略:综合运用多种绿化手段,活化场地内的碎片空间,丰富中庭景观设计,为美化城市景观、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及转型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曹宏伟 《江苏林业科技》2012,39(6):44-47,51
城市网格化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其资源共享模式和开放的基础设施环境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深远意义。该文以上海市卢湾区绿化网格化管理为例,探讨城市网格化管理在绿化景观保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园林要以人为本,崇尚自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市、人与自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环境,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利用和改造着环境,改变着地貌景观,但也破坏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人是城市构成的主体,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乐西很容易在人的脑海中产生和谐美好的感觉,同时人的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文化内涵及构成要素出发,分析城市文化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从城市文化在绿地系统中表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出发,阐述了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实践策略.即:研究城市本土文化,挖掘城市地域性自然地理特征,架构以城市地方文化为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城市文化融入绿地建设,实现人工环境的地方特色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环境问题谈起,提出了“城市林业”这一新事物。对城市林业的概念给出了解释,阐明了城市林业与园林事业的关系,城市林业的基本任务和城市森林的基本属性,并简析了城市林业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潍坊城市绿地环境与鸟类群落关系的研究表明,增加绿地面积、丰富植被层次、建设一定宽度绿化带,使城市不同功能区与郊区连为一体,有利于鸟类向城区迁入,控制绿地病虫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物配置与住宅绿地类型的降温增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城市住宅小区不同绿地类型和植物配置对温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乔灌草结合的绿地类型,绿量高,林下光照强度低,夏季降温增湿效益非常显著;多种乔木,营造湿地水景,将是住宅区夏季降温效益明显的环境绿化绿地类型;城市各种住宅绿地在夏季均有明显的增湿、蔽阴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发源往往与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已经开始注重和利用城市中的河道来改善生活环境以及获得更多的休闲活动空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来探索如何利用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滨河景观带,以期使滨水绿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20.
绿廊,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境的绿色通道,在绿地系统中最具生命力和城市空间引导作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引起重视。 所谓绿廊就是贯穿城市市区的绿色网络。在现在的城区,不能单纯理解为足够宽度、延绵不断、整齐划一的绿化带,而应是顺着常年风向,以道路和河流为主干的带状绿化带,边侧允许包含多层建筑,但高层建筑不应密集成群。绿廊上的建筑应尽量采用开放式围墙,使建筑内外的绿化相结合,宽度不应小于50米,其绿化覆盖率要大于50%。绿廊应是一条高绿量绿带,其多层次,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在城市中应形成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