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缺镁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浙江省天台县小麦缺镁症进行了调查研究,阐明有关发生条件、易发土壤、分布规律,指出作为小麦缺镁除土壤供镁水平低之外,还与土壤铝有密切关系,富铝促发缺镁。 相似文献
2.
磷素营养对菜豆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试验,对来源于不同基因库的菜豆基因型其叶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单位面积栅栏组织细胞数,栅栏组织细胞面积及液泡面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磷素营养供应不足时菜豆整株吸磷量降低,生长受到抑制;中叶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增加(DOR60除外),单位面积栅栏组织细胞数也增加,而大部分菜豆基因型的栅栏组织细胞面积及液泡面积减小。此外,不同菜豆基因型对缺磷的反应也有不同,磷高 相似文献
3.
4.
毛叶枣是一种对缺镁胁迫比较敏感的热带果树 ,其缺镁症常发生于酸性砂质土壤。当叶片镁含量低于 0 .40 %时 ,毛叶枣即表现出明显的缺镁症状 ,叶片从叶脉间开始黄化 ,呈斑点状失绿 ,但主脉附近组织仍维持绿色 ,严重缺乏时 ,整个叶片除主脉外其余均呈黄白色 ,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黄化症状一般以下位叶和中位叶出现居多。通过土施硫酸镁或根外追肥 ,可有效抑制和减轻毛叶枣缺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gengjiawei@.com 《勤云标准版测试》2006,(5)
试验采用一种自制装置,在负压灌溉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一系列供水吸力梯度,结合盆栽方式对豆角的若干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吸力的增大,土壤含水量、蒸散量、根干重和冠干重均逐渐下降;株高先上升后下降,在吸力20hPa时最大;叶片数、果鲜重和果干重都先上升后下降,吸力在20hPa时达到最大,60 ̄90hPa下降缓慢;根冠比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在吸力为30hPa时根冠比最小,70hPa时最大;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先上升后下降,Pn在吸力为20hPa时达到最大,Tr则在30hPa时最大;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是先上升后下降,在吸力为30hPa时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了4个扶芳藤品种茎、叶横切面的解剖结构,发现不同扶芳藤品种茎、叶的解剖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参数差异较大。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宽瓣扶芳藤的茎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等4个抗旱指标均最大,与另外3种品种间差异显著;金边扶芳藤的上述4个指标最小与另外3个品种间差异也显著。同时得出扶芳藤茎和叶片的表皮细胞外壁的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方式等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相关。4个扶芳藤品种的抗旱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宽瓣扶芳藤﹥红脉扶芳藤﹥紫红扶芳藤﹥金边扶芳藤。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粒用菜豆的生态分布与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山西省粒用菜豆资源的类型与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山西省气候状况和品种特性,将山西省菜豆生产划分为5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区,提出了不同生态区的主攻目标。并对山西省今后菜豆的生产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和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5.
粒用菜豆种质资源芽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15份粒用菜豆资源采用蔗糖高渗溶液鉴定法,筛选出高度抗旱优异资源14份,对不同省(区)资源的抗旱性分布及优异资源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抗旱性与生态环境及性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密度和肥料对旱地芸豆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芸豆品种群体结构动态变化,构建芸豆施肥模型,采用密度试验和"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芸豆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其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不同。小粒型品种表现出随密度的增加产量持续增加,大粒型品种随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降低。试验品种大红芸豆‘YD混1’的最佳种植密度为9.75万株/hm2;氮、钾肥对芸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随使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磷肥对芸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芸豆的推荐施肥量为氮肥48.93kg/hm2,磷肥45kg/hm2,钾肥55.28kg/hm2。芸豆栽培中合理的群体结构和最佳的施肥量及其配比是提高芸豆产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干旱对苹果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看出,抗旱力不同的种类,品种的苹果叶片解剖结构差别不大,气孔结构大致相同,气孔密度没有明显差异;经干旱胁迫处理后,抗旱力强的种类气孔明显下陷。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比较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和辣蓼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叶的解剖学结构。[方法]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棉团铁线莲和辣蓼铁线莲的叶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二者的叶均为背腹型叶。上、下表皮均由1层细胞构成,角质层不明显。气孔均为不规则型,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棉团铁线莲的栅栏薄壁组织为双层,辣蓼铁线莲的栅栏薄壁组织为单层,棉团铁线莲和辣蓼铁线莲栅栏薄壁组织和海绵薄壁组织的厚度比分别为0.78∶1和0.47∶1。二者总叶柄结构相似,横切面上有数十个维管束,呈单轮环状排列,大小不等。二者小叶柄结构相似,横切面上棉团铁线莲有6个维管束,辣蓼铁线莲有5个维管束,且均呈单轮环状排列,大小不等。[结论]该研究可为铁莲属植物的引种驯化、新品种选育和园林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