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平菇新品种“驻研1号”是由河南省主栽品种“CCEF89”和野生驯化菌株“4195”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育种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生产周期45~50 d,中低温型品种,子实体叠生,菌盖扇形,颜色受温度影响,低温下呈深黑色,高温下呈深灰色.菌柄长约5 cm,直径1.5 cm,六七成熟时菌盖直径5.5 cm,厚约1 cm.出菇整齐,菇厚韧性强,商品性状好.2017-2018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学效率高达84.2%,比对照品种“黑抗650”生物学效率高6.65%.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学效率高达89.7%,比对照品种“黑抗650”增产9.5%.适宜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秋冬季栽培.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平菇单孢杂交育种的研究报道,其中大多是采用平板稀释涂布孢子悬液法分离单孢,并且依据锁状联合的有无来判断是否是单核菌丝,这种分离和检测方法很有可能会将多孢菌落误认为单孢菌落.平菇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四极性类型.用上述方法获得的单核菌丝进行杂交时,就会出现种质不纯的严重问题.引起菌种退化,本实验通过一种简便的挑选单孢子的方法进行平菇品种间的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12.
平菇是重要的商品菇种.然而其子实体在发育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孢子,污染菇床和周围的树木,并引起菇农的过敏反应,此外孢子还是传播蘑菇病毒的载体.平菇是由A和B两个不亲和因子控制的四极性品种.肺形侧耳(P.pulmonarius)的无孢子表型被证明与不亲和因子A连锁的隐性基因有关(Ohira,1977,1978).近年来我们获得了佛罗里达平菇(P.florida)的无孢子菌株(Chang等,1985).本文将对佛罗里达无孢菌株的遗传控制和形态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选育无孢高产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无孢平菇菌株P22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经拮抗试验,孢子印检测,扫描电镜和出菇试验,筛选出一株中低温型、高产、菇形好的无孢平菇突变菌株4-10。品比结果显示,4-10新菌株两年平均生物效率达112%,较出发菌株P22增产19.8%,较对照菌株P51增产22.7%。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是一种快速简便且有效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的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较为简单易行、高效、选择性强的单孢分离法,分离获得双孢蘑菇的单孢菌林158株,并对这些单孢菌株的培养性状、菌丝间融合和自发营养缺陷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子实体的许多单孢子在PDA培养基上其菌丝体形态、生长速度均有显著差异:单孢菌株之间的融合率为18.1%;单孢菌株中存在自发营养缺陷型,自然发生率为10.15%;活蘑菇菌丝体及高浓度孢子悬液对于单孢子萌发均具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蓬勃发展,如何培育优良菌种,以满足社会需求愈来愈受到真菌工作者的重视。在真菌育种中,无论是常规育种还是杂交育种,获得单孢菌丝是食用菌育种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但简单易行且准确度高的方法并不多。 相似文献
18.
19.
一、材料与方法(一)亲本的筛选 供试菌种CrO_2、HO_3等14个品种,菌袋生产,荫棚下出菇,记录菌丝长速、产质量.(二)培养基制备 袋栽培养基为木屑55%,棉子壳、麦麸各20%,糖1%,磷肥、石膏粉各2%,多菌灵0.1%.单孢分离用PDA培养基和GMY培养基(葡萄糖、麦芽糖各10g,酵母膏4g.琼脂20g,水1000ml).拮抗试验用PDA培养基.单孢出菇用杏实促成培养基(杏实50g,菇木碎屑5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琼脂20g,VB_1微量,水1000ml,PH5.4~5,6). 相似文献
20.
单孢育种是食用菌育种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首先分离出单个孢子,单独培养成初生菌,通过初生菌丝的同宗或异宗结台,得到次生菌丝,再经过栽培选育得到高产优良品种。这种方法在食用菌生产中直接应用不多,故不为广大基层食用菌工作者熟悉,在一般食用菌书籍中介绍得也不详尽。笔者“有性繁殖对菌种复壮作用的研究”一文在《食用菌》杂志上发表后,河南、江西先后有三位读者来信询问一些问题,故现将单孢育种法及一些具体问题介绍如下,请阅读时结合上文。已作介绍的尽量简略,试验器具和方法也尽量把适合基层条件的因陋就简的办法作为重点介绍。 (一)孢子收集 种菇在收集孢子前要进行消毒。草菇、蘑菇等有菌膜包被菌褶的菇类,可用0.1%升汞溶液浸泡1~2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几次,用无菌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