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引言: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重点。但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疾病防控方面,亟须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加快向现代养殖模式转型升级。惟其如此,养殖场(户)才能通过科学养殖,落实防控措施,确保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生猪养殖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分散模式、中小规模专业养猪户养殖模式和现代化大型养殖模式。分散养殖和小规模专业户养殖虽然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随着我国较大范围发生"生  相似文献   

2.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方面主要体现在动物性食品占食品的比重提高和动物性食品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等方面。当前消费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成为时尚。国家鼓励发展养殖场、养殖小区或养殖大户生产无公害畜禽产品。目前全国有存栏牛(肉牛、奶牛)11.6亿头,羊6.8亿只,蛋鸡和肉鸡150亿只。生猪和肉牛存栏中,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占2/3。肉羊的家庭式、小规模、分散式养殖占60%,奶牛和蛋鸡占40%。我国在养殖业方面,家庭式、小规模、分散的方式将长期占有较大的比例。加强农村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只有从源头治理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资源条件的约束下,提高不同生猪养殖成本效率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对2006—2017年中国22个生猪主产省份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成本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影响成本效率的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生猪养殖成本效率总体较高,且与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但成本变动率逐年下降,其中小规模(31~100头)成本效率下降幅度最大,散养(30头以下)其次,中规模(101~1 000头)和大规模(1 000头以上)下降幅度较小;不同省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传统的养殖大省生猪养殖成本效率并不高,成本效率总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畜牧业生产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农村生猪饲养方式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饲养方式为家庭式散养,现在发展成为规模化养殖,其中,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受饲养管理,资金,环境等因素影响,生猪疾病频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剖析了生猪疫病在农村养殖的流行规律,提出一些能够有效防控疾病流行、发生的措施,希望对农村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方面主要体现在动物性食品占食品的比重提高和动物性食品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等方面。当前消费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成为时尚。国家鼓励发展养殖场、养殖小区或养殖大户生产无公害畜禽产品。目前全国有存栏牛(肉牛、奶牛)11.6亿头,羊6.8亿只,蛋鸡和肉鸡150亿只。生猪和肉牛存栏中,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占2/3。肉羊的家庭式、小规模、分散式养殖占60%,奶牛和蛋鸡占40%。我国在养殖业方面,家庭式、小规模、分散的方式将长期占有较大的比例。加强农村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只有从源头治理人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文 《兽医导刊》2016,(16):122-1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农村生猪养殖方面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生猪养殖的发展。而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这对我国农村的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农村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生猪养殖的防疫工作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我国农村生猪养殖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将根据农村生猪养殖现状,对其防疫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由于资金的大量涌入,国内的生猪养殖业进一步快速发展,2014~2015年国内生猪存栏、母猪存栏持续下降,生猪养殖行业正发生一系列变化。2015年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出栏占比44%,根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有500万户中小规模养殖者退出养猪行业。环保如今已成为畜牧企业生存和  相似文献   

8.
正峡江县生猪养殖发展较快,全县有规模猪场从2010年的360户(年出栏生猪共10万头)发展到2014年底的1 034户(年出栏生猪共32万头)。一方面,快速发展的生猪产业为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无序违规私建猪场,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生猪养殖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环境。1基本情况1.1生猪养殖情况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县共有生猪养殖场  相似文献   

9.
杨冬芸 《四川畜牧兽医》2003,30(Z1):118-118
我国现代农村养殖中,不乏小规模养殖,这种小规模生产作为一种过渡形态。从我国整个经济和农村生产力水平来看,这种过渡形态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存在。农村小规模养殖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畜牧经济的发展,但对兽医卫生防疫却带来很大的影响,我国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畜产品出口长期受限。因此,如何对农村小规模养殖采取相应的措施,笔者就影响及对策作以下讨论。1影响1.1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国际上提出“生物安全”体系,强调环境因素在保护动物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而我国小规模养殖恰恰在环境因素方面给兽医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宾阳县畜牧业迅速发展,生猪的养殖方式逐渐从农村千家万户的零星分散养殖向中小规模养猪场转变。随着畜禽传染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周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频频暴发,对我国养殖业构成巨大威胁,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抓好中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正处于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小规模分散养殖仍占很大比重。由于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等因素,在农村养猪,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养猪大多效益不佳。因此,努力提升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增加养殖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针对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散户养殖生长育肥猪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小规模生猪养殖过程中,往往生猪会因环境因素或自身机体原因而引发各种疫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制施,将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中,笔者以福建省大田县农村小规模生猪养殖场为例,对疫病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农村生猪养殖生产国,虽然目前农村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养殖模式,但大多数农村生猪养殖户普遍采用散养养殖模式。由于生猪养殖分散,饲养管理不科学,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生猪是否患病。因此,加强对猪疾病的防控技术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5.6不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及要求对不同畜种、不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及要求总结如下表。6实例介绍6.1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处理利用实例介绍6.1.1猪场概况河北省景县津龙良种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猪繁育、生猪育肥、饲料供应、生猪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年存栏生猪4.8万头,年可出栏育肥猪6万头,外供饲料5万吨,屠宰生猪10万头。该公司主要废弃物为畜禽粪污和屠宰废水等,每年产生粪便9000吨、屠宰废水2000吨和养殖过程中浪费的饲料。  相似文献   

15.
<正>巍山县具有传统的养猪习惯,与周边县相比也居前位,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就显得十分落后。养殖户多属农村庭院养殖,其科学养殖意识淡薄,养殖科技含量较低,圈舍建设简陋。近几年来,巍山县也有少数养殖的小规模户、示范户等在各个环节都把握得很好,获得很好的效益,把养猪作为一条致富之路。目前由于经济、观念、技术、自然资源等条件限制,巍山县生猪产业发展还处于各家各户分散饲养到中小规模集中饲养的转型时期,加强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在为广大养殖场(户)增加经济收入,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相当严峻的,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和规模小而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全国各地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原先的水冲式的饲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生猪养殖的需要,2007年以来本省曾大力推广的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实现了生猪养殖的零排放,但因存在垫料原料供应量少、造价高、翻耙难度大、易  相似文献   

17.
养猪业是农村的一项传统养殖项目。近年来,农村的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小规模的养猪专业户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拉动当地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农村养猪主要是农户分散小规模饲养,饲养管理相对粗放,饲养量小,防疫意识淡薄,免疫工作开展难度大。长期以来,古浪县猪病免疫一般实施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三种疫苗。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兴起和猪病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传统免疫已不适应当前猪病免疫要求。加之生猪市场行情忽高忽低,饲料价格节节攀升,生猪养殖的利润空间大幅降低,疫病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已变得不可忽视。实践证明,做好免疫工作是养好生猪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小规模养殖户不可抱侥幸心理,要做好程序化免疫,防止疫情发生。文章介绍了农村散养猪、小规模养猪常见疫病免疫程序,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养殖业与国际接轨,代表现代化养猪业发展模式的养殖合作社相继出现,养猪合作社的出现说明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生猪养殖方式的发展方向,符合我国当前大规模养殖与小规模散养共存的国情,其规模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开始呈现。养殖合作社是生猪养殖的理想模式,是生猪养殖业由分散向集中发展的过渡类型,各地发展生猪养殖合作社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肉牛育肥的主要模式有农牧户个体分散养殖、农牧户个体集中养殖和专业化中小规模养殖。其中,专业化中小规模育肥模式中,饲养20-30头牛的饲养户或出栏40头以上肉牛的养殖户的出栏量虽然不足全国总量的5%,但随着畜产品需求的变化,专业化中小规模育肥模式仍为主导模式,且这种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本文根据调查结果,将养殖户与个体养殖场存栏10~60头、年出栏30~200头育肥牛或饲养5~8头母牛和15头左右育肥牛的养殖模式划分为小规模肉牛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李明全 《中国猪业》2012,7(11):52-53
为了弄清规模养殖和农户分散养殖条件下猪育肥期消耗谷物类饲料的多少和头均出栏重,本文采用调查和生物统计方法,对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的生猪在育肥期消耗谷物类饲料的重量和头均出栏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养殖方式下,生猪在育肥期消耗谷物类饲料的重量分别为183.09kg(规模养殖)、237.47kg(农户分散养殖),经比较分析,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头均出栏重,规模养殖为107.60kg,农户分散养殖为120.97kg,农户散养比规模养殖重13.37kg,高12.43%,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分析情况,对改进传统农户分散养殖的猪育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