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生育期揭膜对旱地地膜覆盖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地膜覆盖玉米在不同生育期进行揭膜处理,其生理性状和产量都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大喇叭口揭膜,由于适当地利用了生育前期覆膜的增温保墒效应,揭膜后又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和接纳降雨的数量,因此,玉米在不同生育期的根系活力、功能叶水势、硝酸还原酶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有相应变化,早衰现象得到缓减、百粒重增加,产量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中不同揭膜时期对其产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中连续3年在7月份的不同时期采取的揭膜试验,得出揭膜时期的不同对玉米的产量有较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7月上、中旬揭膜玉米产量最高,可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垄膜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水量相同条件下,试验观察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的节水保墒及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下,玉米综合性状好,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13186.5 kg/hm2,较对照半膜平作增产10.6%,灌水效益为2.93元/m3,较对照增加14.4%;全膜垄作垄播、全膜垄作侧播灌水效益分别较对照增加4.7%、7.0%。3种栽培模式均具有节水、增收、增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玉米地膜覆盖中选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目前应用的4种类型薄膜物理性状与特性的分析,阐述了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中对膜的透明度,厚度,宽度等选择原则。并对目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的几种降解膜的使用效果进行了介绍,试验表明,多数降解膜降解不彻底,易对土壤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12.
玉米地膜覆盖滴灌技术是指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滴灌灌溉等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同时结合机械化作业、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生物防治、化学控制等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滴灌技术较适宜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本文对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滴灌综合配套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克新一号马铃薯膜下滴灌在不同时期进行揭膜与不揭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产量和商品率均有影响,培土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白城市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通过在白城市多年的栽培实践经验来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栽培技术适用范围主要表现有两种栽培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对此,文中分析研究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便于为玉米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董中超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17,(17)
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属新兴技术,适用于旱地玉米种植,极具推广价值。应用该技术,既能够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温度及水分问题,也能够通过地膜全覆盖,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能够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从而推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在玉米垄膜条件下,开展不同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垄膜沟灌灌溉1 500 m3/hm2处理产量最高,为13 407.0 kg/hm2。较灌水1 200 m3/hm2增产733.5 kg/hm2,增产率为5.8%,水分生产效率为29.0 kg/(mm·hm2),水分生产效益为72.6元/(mm·hm2),且植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早春旱情发生严重,采用半膜已不能解决干旱问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是一项突破性的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进行密度试验是为探寻海原县旱作玉米种植区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在本地区种植密度37500株/hm2,产量为5075.76kg/hm2,居首位,果穗长较其它处理长0.3~3.3cm,百粒重较其他处理重1.2~5.3g,产量较其他处理增加56.82-1205.81kg/hm2;在该地区种植密度37500-45000株/hm2为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方干旱半干旱且无霜期短的区域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以增温保墒来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0.
福安市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7万亩,由于春季气候不稳定,常常受“倒春寒”天气的袭击,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冬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逐步应用于生产,为进一步探索地膜覆盖不同揭膜时间对春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