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文化.贵州羌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大量的生态文化.贵州羌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是一种具有自我调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这些生态文化内涵给我们现今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其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西方生态思想的批判与借鉴,历史逻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现实逻辑是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逻辑既丰富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也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城市化的世纪,也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厦门市作为沿海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关注如何持续推进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加快建立城市生态文明制度、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并注重发展以闽台地域文化为主的生态文化,力争使厦门成为“经济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特区。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五个阶段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对其价值意蕴进行探析,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标杆,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最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包括生态哲学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政治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法治观、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生活观等内容,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化是随着绿色运动的兴起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文化,生态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代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断转型,从生态文化的变迁中看到人对自我地位的认识更加理智。从生态文化的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西方生态理论学派等方面分析了求同存异容纳多元生态文化的理论,生态文化的发展与构建需要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的合理因素,具有包容力与认同力的生态文化更能指引我们营造出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认同理念:“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以广博包容的生态文化为指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哲学思想,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谋划,用富含哲理的语言回答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相关关系问题,创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基本方法、目标和手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意蕴深远、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指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拥有天蓝地绿的生活环境,是每个中国人的追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生态产品的主要生产阵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因素。发展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林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生态思想、借鉴了西方环境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西方哲学智慧所对接的能切实解决当前生态问题理论探索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指导的优势,也有十分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多年的摸索,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已具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孕育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态素养,凝练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充分的理论储备和坚实的发展积淀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规划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式、价值取向和经济建构,谋划了切实有效且契合时代的崭新战略布局。并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突出,亟待新的思想引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逢其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并借鉴了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结合当前生态环境实际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转化,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新指引。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观,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形成中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概念,吸收农业强国的五大特色,具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结构相似但内涵有别的五维特征,即基于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资源不足且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基础;追求“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总体现代化目标;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多维文明内涵;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李国锋  任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904-10906
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疾呼“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积极回应.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向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其他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要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展开现实反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致力于“以生态导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归宿和战略选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阶段,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生态化转型,生态农业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变革的重要载体。就理论契合度而言,生态农业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需求、赓续农耕文明、弥合城乡差距等现实农业发展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蕴藏着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深层理论逻辑。就实践经验而言,生态农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生态化食物体系完善、构建立体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强国提供了更多路径选择,彰显了其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业迅猛发展却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了耕地面积减少等生态问题。本文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调查了济南市农业发展现状,并依此提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4条对策建议:科学合理利用地区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农产品发展、提升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现实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回答其道路优势的三大问题,助力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国际、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本质联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从实践维度来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证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降碳为重点,打造不负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推动地球生态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强调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责任,既是服务型政府本质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回归,更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积极履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责任,要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着手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农林院校在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先天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因此,加强农林院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行为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培养生态文明观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与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实施生态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农耕文化经过历史的变迁和传承,至今仍然闪耀着独特的魅力,人类在经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逐步步人生态文明时代,认真反思农业文明的价值和工业文明的优劣,对于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精髓,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七大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而十八大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决策,阐述了生态文明对于人类的意义。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解读,指出了图书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从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制度建设3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从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及样板村的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农业信息化更好地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