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回望2013年,棉花市场在收储政策的影响下可谓上下两难,棉农、棉商、棉企均称“伤不起”。展望2014年,持续3年的收储政策即将谢幕,棉花直补政策亟待出台,“直补+抛储”或将成为2014年度棉花市场的主导因素。已经执行了3年的棉花收储政策,在2014年将走到尽头。各方人士都透露,2014年国家将不再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对于呼声高涨的棉花直补,也将在新疆开始试点。  相似文献   

2.
《种子世界》2013,(1):51-51
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稳定市场价格,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2年国家继续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实行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将以更高价格从东北四大产区收储大豆和玉米,收购期限持续至2013年4月30日。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指定库点要按照规定价格公开挂牌收购。  相似文献   

3.
顾阳 《种子科技》2016,(4):14-15
<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改革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实行9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被新的制度所替代。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由当前我国粮食面临的形势决定的",中央农办一局副局长赵阳说。在国际粮价大幅下跌、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下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这个细微的变化,向市场释放出信号:高价托底的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了十字路口,当国内外价差越来越大、玉米库存量越来越高、市场倒逼机制越来越强时,玉米价格该看政策的脸色还是听市场的召唤?政策干预,不能跟市场完全合拍东北玉米种植大户王五厚,听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可能下调,他果断决定,把9月初先收上来的那部分玉米留着自家农场用,不卖。王五厚不再眼巴巴等着粮库收储,而是自己找出路,  相似文献   

5.
关注     
《种子科技》2016,(4):12
<正>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办、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就即将启动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等问题回应社会关切。会上宣布2016年东北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意味着实行9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取消。  相似文献   

6.
正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粮食收储制度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粮食市场发展平稳有序。在这其中,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调控主力军的中储粮集团公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严格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2018年,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持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中储粮集团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全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玉米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齐增长的好局面。但随着新玉米上市,价格高开低走,出现季节性回落。当前,买卖双方观望情绪浓厚,市场处于僵持的状态,后期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稳定市场,保护农民种粮收益和生产积极性。国际方面受美国玉米连续两年减产影响,国际价格震荡回升,预计后市仍将保持震荡整理态势。  相似文献   

8.
2012-2013年度,玉米价格全年维持弱势运行,特别是东北玉米价格长期保持低迷。总体来看,2014年玉米市场虽然仍有供应压力,但进口数量相对稳定,国内玉米深加工需求量有望攀升,加之国家收储政策利好因素不断释放,2014年玉米价格走势看涨。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垦科技》2009,(1):62-62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对能源、金属等需求减弱直接降低了对原油的需求,大豆作为能源替代品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国家出台,临时大豆收储政策对市场形成利好,但2008年国内大豆产量大幅提高及大量超低价进口大豆对国内豆类相关产品价格仍有较大压力。目前,全球大豆产量大幅增长及全球金融危机已成为影响大豆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相似文献   

10.
夏兰 《种子科技》2014,(3):27-28
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争议不断,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针,实行多年的大豆、棉花收储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但稻谷和小麦仍将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继续实施,对稳定2014年的稻谷和小麦价格预期、确保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态     
<正>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近日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09,(5):58-58
2009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分别提高0.22元/kg和0.26元/kg。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增加粮食、棉花(资讯、行情)、食用植物油和猪肉储备,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3):82-82
目前大部分地区玉米市场出现上涨行情,尽管涨幅不大,但已经奠定了后期玉米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四批次的收储,到4月底国家将基本掌握4000万t的玉米,2009年国家将成为市场最大的贸易商,对玉米价格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尚能 《中国种业》2016,(11):26-27
<正>2016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但2016年我国的种业市场依旧低迷,在国家政策变革、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玉米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剧,国内外价差较大,收储和进口压力逐步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突出,不利于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在此背景下,种子行业正处在防范市场风险与艰难维稳阶段。1黄羊河种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粮农面临丰收的烦恼。记者走进吉林敦化展开调查——2016年还种不种玉米?国内外价格倒挂、库存积压,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势在必行政策调整,应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让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收割机隆隆作响,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收获的景象一如往年。不同的是,自2008年国家推行玉米临储政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国家将继续深化玉米等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据了解,2017年我国玉米等粮食收储制度将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一方面,继续通过加强产供销衔接和市场信息发布、支持加工业发展、完善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加强跨区域运输保障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拓宽农民售粮渠道。  相似文献   

17.
一、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当前,在东北地区,按照粳稻1.84元/kg、玉米1.50元/kg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按照3.70元/kg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加强“北粮南运”的运输协调,继续实行粳稻(大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鼓励销区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稻米。在南方稻谷主产区,按照1.84元/kg的价格收购中、晚籼稻,作为国家临时收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国内菜籽走势稳中有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保 《种业导刊》2009,(11):15-17
受大豆产业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在菜籽油等油脂油料价格暴涨暴跌的背景下,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危机进一步加深,保护菜农利益,在2008年首次启动了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并在2009年6月在17个菜籽主产省再次启动预案。至此,包括油菜籽在内的中国油料市场也正式纳入农业政策调控范畴。  相似文献   

19.
邹小娇  张郁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15):150-157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户种植收益,实现区域种植结构合理布局,本研究基于农产品收购政策研究视角,运用DID模型,对黑龙江省2001—2018年种植结构变化与政策驱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价补分离”政策对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和收益有显著正向影响;目标价格政策对大豆种植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价补分离”政策影响效果不明显,且“价补分离”政策对大豆收益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影响效果较小;农作物滞后一期收益对除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时期外的农户种植决策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种植结构变化与政策驱动关系,对重新审视农业政策、制定和完善未来粮食安全保障措施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一个新名词被黑龙江农民所熟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这是指国家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全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种植面积最高突破733.3万hm2,商品量超过450亿kg,黑龙江玉米这列装着农民期盼的重载列车开始了市场化变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场硬仗,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勇于担当改革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