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农荣  张旭 《杂交水稻》1997,12(5):23-25
研究了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GD2S、N12S、N18S和133S在不同光长和光强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8h超短光照能明显提高光温互作型核不育系N12S和温敏型核不育系133S的花粉可染率和自交结实率;对温敏型核不育系培矮64S和GD2S也有影响,但不显著,可能由于高温效应掩饰了超短光长的作用。用不同光强对两用核不育系进行处理,结果发现不同光强下的育性变化不明显,说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变化与光强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水稻低温敏两用系新资源363S是从三系杂交稻威优63F2代分离群体中筛选培育的,具有野败不育胞质,其不育性表现核质互作不育系的某些特点,又具有光温敏核不育性转换特点,在24℃以下低温诱导表现稳定不育,26℃以上高温诱导可育,这2种条件下其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3.
水稻低温敏两用系新资源363S是从三系杂交稻威优63F2代分离群体中筛选培育的,具有野败不育胞质。在24℃以下低温诱导表现稳定不育,26℃以上高温诱导可育,这两种温度条件下其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表现一致;在24-26℃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可染花粉增加,但小穗仍表现败育;  相似文献   

4.
水稻低温不育核不育系go543S在辽宁的育性表现Fertilityperformanceofthelowtemperatureinducedsterilityricelinego543SinLiaoning李继开李振宇王志兴陈广宏(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  相似文献   

5.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育性表现及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X07S育性表现及利用价值FertilityperformanceanduseofindicaPTGMSlineX07S张彬,胡振大,苏瑶,唐小马,龚传俊,王美琴,汪德安(安徽宣城地区农科所,芜湖241002)X07S是安徽省宣...  相似文献   

6.
1980~1984年以(HPGMR)农垦58S为光敏核不育基因供体,与国内外56个粳稻品种(系)杂交,共获得350份不育材料。1985年在不育阶段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随着代数的增加,不育性逐渐稳定,(在敏感期,光照长度大于14小时诱导不育。)不育株率不断提高,(MFS>MF4>MF3)采用正、反交法都是可行的。熟期、株叶形态等方面也是随着代数的增加而趋于一致。还表现出抗白叶枯病能力加强。熟期类型多,株高变幅大,糙米外观米质优良,这给不育系的材料加代、选择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广亲和两用核不育系M910S克服灿粳交不亲和性来研究由农垦58S转育的灿型和粳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基因异同。结果表明M901S、农垦58S、7001S、鉴26S具有等位的隐性主效核不育基因,M901S与KS─9、2177S具有非等位的隐性主效核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8.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波动及其自身繁殖特性在品系之间是不同的.7001S,1541s、5088S、31111S、M901S、培矮64S、农垦58S,89065和HN5-2S的不育下限温度低,不育性对低温反应较稳定;双光S、农垦58S、5088S、31301S、31111S、8902S和7001S的上限可育温度较高,短日下不育系繁殖容易。7001S和5088S是在长江流域稻区既能安全制种,又能稳定繁殖的优良光温敏不育系。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资源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开荣 《杂交水稻》1997,12(5):7-9,22
在籼型后代渝85-1A-4/IR8 F3代中发现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新-CQPGMS,经定向选择,育出101S,3001S,7646S等3个两用核不育系。它们的不育临界起点温度低,在重庆有40d以上稳定完全不育期,制种安全可靠。3001S,101S有较好的光敏性,在重庆自然条件下,9月初能转为可育,易于繁殖。  相似文献   

10.
在籼型群体渝85-1A-4/IR8的F3中发现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新材料──CQPGMS,经连续定 向选择,选育出101S、7646S等新资源两用核不育系。101S与7646S相互杂交F表现全不育,两者具有相同的 育性基因;101S、7646S与培矮64S、9309S、安农S、新光S杂交,F1全部恢复可育,表明101S、7646S与它们具有 不同的育性基因;两者与籼型品种杂交、回交,在所有B1F1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3的分离比,在 所有F2代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均符合1:15的分离比,表明101S、7646S的育性受两对独立的隐性主效核基 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
轮回422S(简称N422S)是从7001S×轮回422的后代中系选而成的光敏核不育系。在北京、长沙以及连云港多年的观察表明,在长日低温条件下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并且在北方具有30d以上的稳定不育期,由于该不育系在分类上属于粳亚种下的爪哇类型[2],具有较理想的产量配合力,且杂种不落粒,在北方正在逐步替代偏籼的温敏不育系培矮64S。  相似文献   

12.
安农810S的选育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安农810S是以安农S-1为母本,水源28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温敏型为主的两用核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在日均温24℃以下,历年稳定不育期在50d能度和不育株率为100%,其株叶型好,田间抗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异交习性优良,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培矮64S育性转换的光温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广州利用人工气候箱和冬季温室栽培技术研究了培矮64S提纯群体和未提纯群体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培矮64S在较低温(日均温20~25℃)条件下,表现较强的发育感光性和育性光敏性;培矮64S提纯群体和未提纯群体内单株育性转换的光8温临界值均出现分离,但提纯群体内的光温临界值分离幅度较小,该提纯群体在13h/24C光温处理中群体的平均自交不实率为99.6%,达到实用核不育系的不育度标准;在  相似文献   

14.
油菜双重不育系活性氧清除酶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细胞质不育系(CMS)L17A及保持系、细胞核不育两系(GMS)L18AB为对照,对甘蓝型油菜细胸质+细胞核双重不育系(GCDMS)品系GCDA-2测定花花和花蕾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清除酶活性,。结果表明:细胞核+细胞质双重不育系中的两类不同育性类型的不育株中,质不育株GCDA-2BA与细胞不育系数似,MDA含量、CA  相似文献   

15.
将新选育的水稻核不育材料19份加上对照安湘S在沙县,海拔为120m,320m和520m三个试验点插植,观察花粉育性变化,大而选育出较优于对照安湘S或跟安湘S相近的核不育材料。以便为在福建地区推广应用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连续回交在转育两用不育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农S-1为不育基因供体,用常规水稻品种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在F2中出现有较高频率的育性可转换的核不育株,不同的轮回亲本,F2代不育株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不同,转换为可育的时期不同。文章对水稻雄性核不育两用系的选择方法,常规水稻品种在转育两用不育系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新型两用系363S在泸州的育性初步观察结果表明:363S在泸州生态条件下,仍表现出明显的“低温诱导不育高温诱导可育”的特点。该不育系正常花粉百分率与小穗育性表表不一致,以小穗育性为标准,在泸州7月中旬为不育期,小穗不育度9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温敏核不育基因置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现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分期播种的办法,观察了来源于安农S-1杂交后代的4个不育系在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发现将安农S-1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导入到不同遗传背景以后,育性表现(不育起点温度)有变异。这种变异与亲本密切相关,可以在世代间传递,并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扩大群体后,会有极少数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更低或更高的单株出现  相似文献   

19.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新近育成了准S、早S及H37A等一批两系、三系不育系。这批不育系于2 0 0 2年 7月 17日和 31日先后通过了湖南省农业厅、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及亚华种业科学院等单位有关专家的现场评议 ,并建议申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系不育系准S主茎总叶数约 12叶 ,属中熟偏迟早籼类型。育性稳定 ,随机抽取 10 0株镜检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不育度 10 0 % ;套袋自交结实率 0 .0 6 %。异交习性好 ,在未喷“九二○”的情况下 ,柱头外露率 79.4 % ,其中双边外露率 2 2 .5 %。配合力强 ,所配组合准两优 5 2 7…  相似文献   

20.
哈克尼西棉胞质系的引入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DES-HAMS277,DES-HAMS16,恢复系DES-HAF277,DES-HAF16,通过杂交选育和系统选育改良了恢复系,提高了其育性恢复能力,实现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