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省稻瘟菌的育性及其交配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标准菌株2539W(MAT1-1)和6023(MAT1-2)对福建省长期保存的118个稻瘟菌株进行了育性和交配型的测定,结果表明,经长期保存的菌株仍具有性生殖能力,其可育菌株率为32.2%,可育菌株的交配型均为MAT1-1。研究结果还表明稻瘟菌育性与其致病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稻区稻瘟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其育性能力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4 个稻瘟病菌的标准交配型菌株,对1998~2003 年中国13个省(区)、市,670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的可育性和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国稻瘟病菌广泛存在MAT1-1、MAT1-2两种交配型菌株。可育菌株占测试菌株的40.3%,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为21.9%、18.4%。不同稻区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形成能力有很大差异。用PCR技术对中国稻瘟病菌交配型进行快速分子测定,发现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占62.5%和37.5%,绝大多数稻区同时存在两种交配型菌株。结果提示,尽管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交配型及育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离自泰国大麦稻瘟病菌的2个菌株TH12和TH16,以及中国云南旱稻稻瘟病菌的2个菌株94-64-1b和95-23-4a为A、B两组标准菌株;以采集于2002年度广东省三大稻作区的141个稻瘟病菌株为供试菌株;对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交配型及育性结构,以及两对标准菌株的鉴别能力进行了分析。在育性方面,广东群体的可育性菌株平均频率为85.9%。其中,粤北稻作区的最高,为97.7%,粤南稻作区的次之,为85.5%,粤中稻作区的最低,为74.2%。由此说明,稻作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就生长季节而言,早季的可育性菌株频率为82.8%,晚季的为89.6%,两者的差异不大。在交配型结构方面,广东群体以MAT1-2型菌株占绝对优势,占全部可育性菌株的98.3%。还有,在菌株的性别方面,广东群体的可育性菌株皆为雄性,而没有雌性和两性菌株。另一方面,在广东群体中,A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检出率为86.5%,而B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检出率仅为4.3%。由此说明, A组标准菌株的交配型鉴别能力远比B组标准菌株的强。这些结果提示,在进行交配型测定时,标准菌株的遗传背景和配合能力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稻瘟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用重复序列探针MGR586与限制性内切酶EcoRI组合,分析了我国1980~1994年12个省(市)108个不同稻区401个稻瘟病菌株(下简称菌株)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依其MGR-DNA指纹(下简称指纹)的相似率,结合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将表现为45个不同致病型的401个菌株区分为54个谱系,每个谱系的寄主范围有限,且与不同稻区稻瘟菌的群体结构差异明显。菌株的指纹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构表明,稻瘟菌有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并在适宜的气候和人工接种条件下,草瘟菌和稻瘟菌可彼此互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稻区稻瘟菌谱系和毒性之间的关系,以期明确该菌的致病性变异及其演化过程,为改进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和持抗育种的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来自法国农业研究所(INRA)的标准菌株KAT3(MAT1-1)和GUY11(MAT1-2)及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标准菌株2539w(MAT1-1)和6023(MAT1-2)对四川省长期保存的141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育性和交配型的测定,利用根据MAT1-1和MAT1-2基因全序列所设计引物5′-TCAGCTCGCCCAAATCAACAAT-3′和5′-ACTCAAGACCCGGCACGAACAT-3′(MAT-1),5′-GAGTTGCCTGCCCGCTTCTG-3′和5′-GGCTTGGTCGTTGGGGATTGT-3′(MAT-2)进行PCR扩增测定交配型,141个菌株可育率经测定为36.17%,其中有27个为MAT1-1,占可育菌株的53%,24个为MAT1-2,占可育菌株的47%;稻瘟病菌株在交配中可起雌性、雄性和两性作用,两性菌株占可育菌株的48.94%;不同品种、采样地点乃至同一田块均病菌群体内均可出现两个交配型。PCR检测结果与对峙培养结果吻合率为75%。 相似文献
6.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在生产上仍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本文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筛选对稻瘟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用六种防治稻瘟菌病害的主要化学药剂:多菌灵、三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嘧菌酯、稻瘟灵做为研究对象。对两株稻瘟菌进行毒力测定。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对稻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平均EC50值为0.0520μg/ml,稻瘟灵、咪鲜胺、多菌灵、苯醚甲环唑、三环唑的抑菌效果依次降低。嘧菌酯对于水稻的稻瘟病来说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的五种药剂,可以在生产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通过筛选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P131小种的REMI(Restriction enzyme mediated integration)转化体库,获得1株对水稻品种爱知旭品种特异性改变的突变体MS220。Southern及质粒拯救分析表明:外源质粒在基因组中的整合为单位点、双拷贝反向串联插入。以质粒拯救所获得的侧端序列为探针,通过对爱知旭的毒性菌株和无毒菌株在插入位点处的RFLP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SacI酶切的泳道内出现了明显的多态性,由此推测,控制野生型菌株P131的无毒相关基因,由于外源质粒插入而发生突变。因此,可以以此为标记,克隆控制该表型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以 OPG、 OPH、 OPK等 3个系列 6 0个引物对福建稻瘟菌进行了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分析 .6 0个引物中有 2 1个扩增出多态性条带 ,表明福建省稻瘟菌群体有丰富的 RAPD多态性 ,可为该菌的遗传分析提供大量的遗传标记 .对 RAPD条带多样性分析发现龙岩江山病圃稻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简单 ,有明显优势种群 ,可能影响其抗瘟评定的代表性 ,说明多点进行品种抗性鉴定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13.
1995-2000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与分布动态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用我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鉴定了1995-2000年从福建省18个县(市)采集分离的204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共鉴定到6群25个生理小种.1995-1999年ZB群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ZB13为优势小种;2000年,ZC群出现频率高于ZB群,成为优势小种群,ZC13成为优势小种.最后简要讨论了近年来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动态及鉴别品种的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介入使稻瘟病菌遗传规律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已经建立了稻瘟病菌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其遗传图谱并克隆了数种与致病性有关的基因,同时利用重复DNA序列从分子水平上对病菌的群体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稻瘟病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揭示病菌的致病机理并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引致天优998抗性丧失的稻瘟病菌小种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采自雷州严重感染稻瘟病的杂交稻天优998穗颈瘟标样进行了病菌单孢分离,获得11个来自不同地点的分离物,并利用中国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品种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1个单孢分离菌株均属于ZB3小种。选取TY1、TY4、TY21等3个菌株对广东部分品种(组合)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在测试的44个品种(组合)中,对测试菌表现高感的有天优998、博优998、博优903等11个品种组合;表现中感的有Ⅱ优3550、汕优3550、K优451、金优253、两优326、特籼占13、野丝占等7个品种组合;对测试病菌表现抗性反应的有优优122、龙优665、汕优46、粤杂763、粳籼89、粤香占、丰丝占、白香占等26个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2003-2006年从福建省主要稻区分离挑选的97个稻瘟病单孢菌株对国际水稻所CO39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6个鉴别品种和部分水稻品种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福建省稻瘟病菌株分别属于14个毒性类型,优势类型和亚优势类型分别是I34.1和I35.1,其对8个福建主栽品种的毒力频率分别为51.96%和60.23%.2003-2006年各年度的菌株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324、0.5541、0.6000和0.7699.相邻年度间的病菌毒性类型相似率分别为57.14%、54.55%和46.15%.说明福建省稻瘟病菌毒性类型在各年份间的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CO39-NILs中C101LAC(Pi-1),育种亲本中R527、亚恢627、多系1号和谷丰A,主栽品种中D优527、D奇宝优527和T优5537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好,抗性表现均为抗(R);95个新育成的品种中表现抗(R)和中抗(MR)的分别占16.84%和22.11%,其中新品种谷优5188、特优18、天优3301、Ⅱ优907、Ⅱ优516和D奇宝优5号的抗性频率高于90%,且对田间叶瘟和穗瘟的抗性表现较好,说明这些抗性品种及其所携带的基因是福建省育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用稻瘟病菌菌株193(ZB25)对湘资3150(XZ3150),Tetep,关东51,南京11,CO39和丽江新团黑谷6份水稻材料进行苗期抗性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XZ3150,Teteo抗病性较好,叶瘟发病级数为0级和1级,关东51叶瘟发病级数为2级,为害叶面积约1%,南京11,CO39和丽江新团黑谷发病较重.抗病水稻的POD,PPO,PAL活性显著高于感病水稻.接种后抗病水稻中该3种酶活性波动不明显,而感病水稻中该3种酶活性波动较大,240 h后,其酶值甚至低于接种前的水平,该3种酶活性与水稻抗性呈正相关;接种后,抗病水稻中APX活性增加较早,活性增强持续时间也较长;而感病水稻的APX活性增加较迟且其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