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其旺盛的产卵力是蜂群繁衍和发展的重要保障[1]。为此,在养蜂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养蜂人会频繁地培育新蜂王,而蜂王交配耗时费资源。为提高人工育王效率,降低育王成本,研制出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蜜蜂交尾箱及其配套技术,现列举几种常规蜜蜂交尾技术,重点介绍田字分区式蜜蜂交尾箱的制作与应用及其配套技术,并对各交尾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做出简要点评。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 交配行为蜂王交配的习性非常惊人 ,危险性强 ,且效率不高。因为蜂王和雄蜂在空中交配 ,交尾的地方离蜂巢很远。这很可能使蜂王受到伤害 ,损失了蜂王。对雄蜂来说 ,交配是悲惨的 ,但交配是雄蜂唯一的作用 ,雄蜂一生只能交配一次 ,交配后 ,它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即被蜂王带走 ,作为蜂王交配的标志 ,雄蜂便死亡。蜂王与多只雄蜂交尾 ,但得到的精液很少 ,多数遗失了。可是蜂王贮精囊中存有每个交配雄蜂的精子 ,它们的交配习性有利于杂交 ,保持了蜜蜂遗传的多样性 ,加强了蜂群的适应性。交配成功后数日 ,蜂王便开始产卵 ,不再交配。为了保…  相似文献   

3.
育种是提高蜂群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养蜂业,由于蜂王是在飞行中与多只雄蜂交配,使蜜蜂育种感到困难。结果,姐妹蜂王之间往往出现根本不同的特征。试图使蜂王和选定的雄蜂在受控制的空间进行交配,并未获  相似文献   

4.
刁俊 《蜜蜂杂志》2005,(3):23-23
蜂友们都知道,定地蜂场由于不进行蜂场的转场工作,因而在育王交尾时近亲雄蜂多,造成近亲交尾的机会也多。由于多年的近亲交配,蜂种退化严重,蜜蜂抗病力低,特别是容易发生“死蛹病”使幼蜂成活率低,因而造成蜂场效益低,甚至整个蜂场的垮场。因此,注重蜂场的杂交换种,利用杂交优势来摆脱蜂场困境是定地蜂场的当务之急。怎样才能将定地蜂场的蜂种进行远亲杂交呢?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向种王场引种。因为用引进的纯种王育出的蜂王本身还是纯种,但是在空中与本场雄蜂交尾后所产的工蜂卵则是杂交一代。杂交一代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不论是在蜂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蜜蜂是最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如何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下,保护和利用蜜蜂,维护蜜蜂的种群繁衍和优质育种,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方法】选择在人口密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建立西方蜜蜂繁育隔离交尾区,栽培优质蜜粉源植物,采用地理空间位置分析、蜂场数据调查和蜜蜂生物性检测等方法,检验该隔离区内蜂王隔离交尾的可行性。【结果】 试验组织的20只处女王经过30d交尾期,蜂王交尾均未成功。【结论】将蜜蜂育种场或繁育场建设在人多地少的经济开发区,可有效隔离外场雄蜂,为西方蜜蜂定向繁育优质蜂种和蜂种区域规划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6.
也谈育王     
<正>养蜂人都会养王,无非是在蜜蜂繁殖季节,巢脾上大部分雄蜂房封盖后,将蜡碗粘在浆框条上,经过工蜂清理,再移入23日龄的幼虫即可。过21天把王台分别介入交尾群。这就是一般育王基本过程。这种王育王方法多数蜂场都在用,效果尚可。因为处女王在婚飞时速度快飞得高,只有非常强壮的雄蜂才能追上处女王进行交尾,其后代当然是比较优秀的。这是蜂群在自然界能够长期生存下来并保持强壮的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7.
蜜蜂种间交尾干扰自然现象,是其生存斗争的特殊形式。由于处女王释放的性引诱信息素能吸引异种雄蜂,处女王婚飞和雄蜂寻偶出游时间基本一致,蜜蜂种质、个体、数量、密度和交尾竞争能力差异等因素,导致种间交尾干扰发生和交尾干扰严重程度不同。在平原、丘陵和低山地区无地理隔离条件的中、意蜂混养区,意蜂个体大,数量多,空中交尾竞争能力强,对中蜂交尾严重干扰,繁殖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蜂群的社会生活中,雄蜂和蜂王及工蜂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充足的雄蜂,蜂王就不能交配或不能充分受精;雄蜂在蜂箱里没有被喂饱,就不能作有效的婚飞。因此,雄蜂的交尾活动是与蜂群的整体状态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新蜂王与雄蜂交尾成功后,在工蜂房产受精卵孵出工蜂,分蜂季节在雄蜂房产未受精卵,孵出雄蜂,接着在台基内产受精卵孵出新蜂王,此属蜂群正常生殖的3种蜜蜂个体。在失王情况下,工蜂卵巢发育,可在工蜂房产卵孵出体格小的雄蜂,成为蜂群的敌害,无法扩大群体及传宗接代,整个蜂群面临覆灭的危险。处女王一般不产卵,但因各种原因(如雄蜂少,低温阴雨等错过交尾期)未交尾,长期保持"处女状态"时,也会产卵,但产下的卵为未受  相似文献   

10.
蜜蜂人工授精是近四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为蜜蜂育种和蜜蜂遗传研究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实验手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养蜂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在蜜蜂育种和遗传研究方面,已普遍采用这项新技术,并且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家知道,蜜蜂处女王和雄蜂的自然交尾是在空中进行的,并且他们的婚飞半径又很远(8~20公里),因此,蜜蜂育种场为了控制蜂王的交尾,就必须建立既能隔离其它蜂群;又有适宜的气候和蜜源条件的交尾场。但是、在蜂场密度日益增大、转地放蜂相当频繁的今天,要在全国可养蜂地区普遍建立具备上述条件的育种场是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1.
蜜蜂种间交尾的干扰是蜂种生存竞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种间生存竞争中,中蜂成为失势者,数量锐减,密度下降,生栖范围缩小,在意蜂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中蜂处女王交尾受到意蜂雄蜂的严重干扰,交尾成功率极低或交尾不成。这种性干扰是生存竞争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成为中蜂在平原丘陵地区繁衍困难,而又不被人们注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来我饲养杂交蜜蜂,以生产蜂蜜为主、蜂王浆为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会如下。其一,在黑色蜂王蜂群里的基本上都是黑色工蜂;在黄色蜂王蜂群里会出现黑、黄两种体色和黑黄两色相间的工蜂。这表明在处女王交尾活动的范围内如有黑色雄蜂,无论是黑色蜂王还是黄色蜂王都首先与黑色雄蜂交尾,这可能是黑雄蜂比黄雄蜂飞行速度快的缘故。其二,凡是两种体色或两色相间工蜂的蜂群,蜂蜜的产量明显高于单色工蜂的蜂群。为父本,以“美意”“澳意”,洪德兴的“金蜂王”为母本进行杂交。我感到饲养杂交蜂,作父本的蜂群一定得从种王场引进种王群;作为母…  相似文献   

13.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2,53(1):44-44
为什么有些卵不孵化早在 1 94 8年麦肯森博士就发现了蜜蜂卵孵化率问题 ,直到 1 95 1年才发表。麦肯森用性等位基因解释兄妹交配的人工授精蜂王卵孵化率低问题 ,这一理论几乎为所有蜜蜂育种专家所接受。蜂王或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有 2个不同的性等位基因 ,一个来自蜂王 ,另一个来自与蜂王交配的雄蜂。有两个重要因素决定性等位基因 :第一 ,是蜂王交尾的次数 ,即处女王受精囊中存有多少只不同雄蜂的精液 ;第二 ,交尾蜂王的性等位基因数量。有 3位美国研究人员对蜂王交尾次数进行了研究 ,得出的结果很相似 ,他们发现蜂王交尾后贮精囊中存有…  相似文献   

14.
<正>蜜蜂蛹病是一种病毒病,其发生与蜂种、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由于蜂场采取近亲繁殖方式育王,使蜂种退化,蜂群抗病力下降,这是蜜蜂发生蛹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应抗病育种,可以有目的地从患病蜂场中选择不发病或发病较轻的蜂群,培育蜂王和种用雄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清除患病群雄蜂,保证蜂王与种用雄蜂交配。在春秋季节,选择背风向阳、干燥清洁、蜜粉源丰富的场地,不将蜂群放在  相似文献   

15.
蜜蜂的养殖     
一、蜜蜂的生活习性 蜜蜂是营高度群体生活的昆虫,是昆虫中较为进化的一种。“蜂群”是蜜蜂的群体,由两类成员组成。一类是雄性成员,只有雄蜂一种。雄蜂既不采蜜也不分泌蜂蜡,唯一的作用是和新母蜂交配。雄蜂与母蜂交配后大部分死去,秋季便灭迹了。第二类是雌性成员,有两种。即母蜂(蜂王)和工蜂,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蜜蜂的记忆力很强 ,如蜜蜂对蜂巢的位置记得非常清楚 ,即使原蜂箱有较大距离的变动 ,外勤蜂仍能在原位上寻找 ;可是一经自然分蜂组织成新群后 ,蜜蜂就会把老巢彻底忘掉。据此特性 ,笔者曾多次利用自然分蜂群组织交尾群 ,收到了满意效果。当蜂群因自然分蜂飞逃聚团时 ,选几张有蜜的巢脾 ,放置在一空巢箱内 ,将此蜂箱放在分蜂团的附近 ,把分蜂团收捕入箱 ,找到蜂王 ,用王笼暂时关闭在蜂路中 ,盖上箱盖 ,打开巢门 ,招引工蜂聚集。待分蜂群稳定后 ,选择 2张蜜粉脾放入由巢箱组成的交尾箱中 ( 1家或多家 ) ,把收集到的分蜂群蜜蜂分配到交尾箱内 ,…  相似文献   

17.
沈育初 《中国蜂业》2002,53(4):26-26
养蜂 1 0年 ,有幸两次见到大量雄蜂追逐处女王 ,形成“雄蜂团”。第一次是 1 998年 5月距蜂场 1 5公里的山岙中 ,第二次是在距蜂场 2 0米的低洼地上空 ,场面宏大 ,令人吃惊 ,历时 1个小时余 ,先后见到至少5 0~ 60个雄蜂团。通过两次观察产生一些想法同大家交流一下 ,目的是为揭开蜂王交配之迷。一、雄蜂团出现的天气书刊上介绍与大家公认是蜂王交尾都在晴天进行 ,多云天气就会明显减少 ,阴天一般不会交配。但笔者两次发现蜂王交尾都是在阴天 ,特别是长期雨后的第一个阴天日 ,中午到下午 4点 ,因气压低 ,沉闷 ,容易产生雄蜂密集区 ,处女王…  相似文献   

18.
<正>出台后未交尾的蜂王称为处女王,5~6天后性成熟,这时腹部经常伸缩,并开始有工蜂追随。常在晴天中午20℃以上时飞出巢外交尾,称为"婚飞"。每次飞行15~50分钟,距离5~10 km。遇到雄蜂后,即被追逐、交配,交配后雄蜂生殖器拉断脱落,堵塞蜂王阴道口,阻止精液外流。第2只雄蜂交配时将其拔掉,以此类推。每次飞行可与数只雄蜂交尾,最后带着雄蜂黏液排出物形成的白色线状物飞回巢中,这种线状物称为"交尾  相似文献   

19.
由于蜜蜂的交尾活动是在空中进行的,而且具有一雌多雄的交尾特点,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养蜂场无法严格控制隔离交尾,在育王时常常忽视对蜂群的选择,造成蜂群混杂。长期以来各养蜂场因自繁自养同一品种以致累代近亲繁殖和不科学的饲养管理 ,以及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蜂种严重退化。因此选好种、育好王是关键性的技术措施。找出蜂种退化原因,采取相应办法进行提纯复壮;引进优良蜂种,进行有效选种选配和科学育王工作;创造蜂群适宜的生活环境,使优良蜂种的经济性状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答读者问     
问:割除没有出房的雄蜂以后,工蜂抢食雄蜂幼虫浆液,对蜂群有没有危害? (安徽安庆市王传本) 答:在蜂群中,雄蜂除了和处女王交尾以外,没有其他用处。蜜蜂培育一只雄蜂所消耗的饲料要比工蜂多3倍。为有计划地控制雄蜂的繁殖,在加巢脾时要选用没有雄蜂房的巢脾,使蜂王没有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