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叶石楠是镇江市主要推广彩叶苗木之一,通过调查发现红叶石楠叶部有轮纹病、炭疽病、灰霉病等3种病害,其中轮纹病每年有3次发病高峰,阻碍了红叶石楠的生长并降低了红叶石楠观赏价值,为红叶石楠主要病害,该病害的发生与苗龄关系密切,与土壤、坡向等立地条件亦有一定的关系。经初步鉴定该病害的病原为小孢拟盘多毛孢。  相似文献   

2.
3.
红叶石楠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的杂交品种和选育栽培品种群,常绿小乔木,因其红色新梢嫩叶而得名,在欧美、日本和韩国非常流行,近几年传入中国。总结了浙江森禾公司的工厂化繁育技术,建立采穗圃、剪取穗条、扦插繁育,自行研制基质配方、采用穴盘苗、现代化设施、自行配制“森生一号”生根剂、小拱棚、防病和炼苗等,该技术5 a来已累计扩繁扦插苗5 000余万株,在10多个省(区)(北京以南、西安以东)的园林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红叶石楠大田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红叶石楠进行了大田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ABT可促进扦插生根,但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生根效果影响不同,对其生根率、生根时间、生根根数及平均根长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在ABT1号200 mg/L的条件下处理90min及120min时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均达到93.9%以上;不同取材部位对红叶石楠生根情况影响也较显著,以半木质化的中间部位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红叶石楠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 BA1.00 NAA0.10,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4MS NAA0.20,在湿度90%左右、温度28℃~32℃、光照1600lx以上的小环境中炼苗20d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措施对红叶石楠红叶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a生红叶石楠为材料,研究育苗方式、光照奈件、修剪强度、栽植密度、供水量、施肥量等不同栽培措施对红叶石楠红叶期及其叶片颜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红叶石楠组培苗的红叶期比扦插苗长;②红叶期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而变长;③适当增加红叶石楠的修剪强度,有助于延长红叶期;④在红叶期,栽植密度越小,植株下部叶片颜色越深;⑤每隔10d左右浇一次水,有利于延长红叶期;⑥每隔10~15d施一次含3%左右的氮肥,有助于延长红叶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基质、IBA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红叶石楠扦插生根率、生根根长及根数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轻基质作为基质,IBA500 mg·L-1处理后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红叶石楠嫩枝扦插是愈伤组织生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的过程比较缓慢,基质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是愈伤组织生根的关键。粗质腐殖质土生根及时;细质腐殖质土和富含有机质的黄心土要经过拿捏疏松土壤处理,才能及时生根成活。  相似文献   

9.
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农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加拿利海枣叶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的掌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sis palmarum);6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L咪鲜铵水乳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百菌清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且6种杀菌剂在生产上对加拿利海枣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红叶石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叶石楠是一种优良的彩色观叶园林植物,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其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外植体诱导培养基采用MS+6-BA0.5mg/L+IBA0.1mg/L,不定芽的诱导率达76%;增殖培养基采用MS+6-BA2.0mg/L+KT0.5mg/L+IBA0.2mg/L,丛生芽增殖率达6.32倍;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CCO0.5m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叶斑病进行分离鉴定,观察病原菌形态及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测定病原菌生长适温及寄主范围.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薇甘菊叶斑病病原菌为大豆茎点霉Boeremia exigua,27?℃为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初步发现该菌可侵染桑树,不侵染其他参试作物.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板栗叶部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为胶孢炭疽菌,但该病症状与板栗炭疽病显著不同,将其命名为角斑病。10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宝宁、扑菌清和多菌灵效果最佳,其次为叶斑净和世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明确四川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四川中江核桃果园自然发病的核桃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回接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结合孢子形态学、ITS序列和gdp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得到6种真菌,回接只有菌株ZJ5能使核桃发病;孢子形态和多序列比较分析将菌株ZJ5鉴定为链格孢菌;调查明确了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核桃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并揭示了该病原菌的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生长素种类与浓度及处理方法对红叶石楠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木质化程度较大的上段插穗(留1片叶),以NAA 1 000 mg/L液浸泡插穗基部5 s较好;对半木质化的中段插穗(留2片叶)和较幼嫩的下段插穗(留3片叶),以NAA 100 mg/L液浸泡插穗基部2 h的处理效果最佳,能较好地促进插穗生根,萌芽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红叶石楠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不同的激素、不同的浓度及不同的处理时间对插穗进行处理,通过对其生根时间、生根的条数及生根长度来判定不同的激素水平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试验表明:用1000mg/L的911生根粉处理6~12h,综合比较其生根率、生根长度和生根数量等因子,效果最好;用500mg/L的吲哚丁酸处理6~12h次之。  相似文献   

16.
红叶石楠扦插试验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6月下旬全光照间歇喷雾条件下进行红叶石楠嫩枝插扦试验,结果表明:用NAA低质量浓度浸泡4~5h扦插于混合泥炭的基质中,2个月后平均生根率高达94.87%,且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红叶石楠不同品种的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红叶石楠2个主要品种"红罗宾"、"鲁宾斯"外植体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2个品种继代增殖率及生根率均存在显著差异。"鲁宾斯"、"红罗宾"最佳增殖培养基分别为B5+6-BA 2.0 mg.L-1+NAA 0.5mg.L-1、B5+6-BA 2.0 mg.L-1+NAA 0.1 mg.L-1。"红罗宾"在1/2 MS+ABT 1.0 mg.L-1+IBA 0.1 mg.L-1培养基中生根率达95%~100%,而"鲁宾斯"的生根率仅49%。  相似文献   

18.
红叶石楠推广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红叶石楠在引种、良种繁育技术、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推广应用进展;探讨了红叶石楠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红叶石楠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