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七分场澳洲坚果试种初报郑继华(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生产科)1988年,云南省热区开发办公室和云南省农垦总局,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澳洲坚果光壳种H2、246#在云南试种。我场是试种点之一;于同年9月16日在勐海县勐满试种52株,当年...  相似文献   

2.
澳洲坚果(Macadamia integnifolia)系山龙眼科常绿乔木树种,其植株高大,冠幅宽广,枝叶茂密,但根系较浅,易受风害。据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景哈澳洲坚果中试基地~龄幼树~342000年阵性大风后调查结果(表),在平均风速200117~级、阵风级的情况下,植株遭受相当程度的危89表~龄幼树风害调查结果1 34项 目2000年.9月141516181932333638合计调查株数(株)1 0381 2621 0981 0059271 0866979831 0599 155各级风害0级(株)7239475736484026663826686395 6481级(株)215593603342级(株)43759568761004123916123级(株…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澳洲坚果的发展现状、品种、生态适应性和云南引种试种结果。对云南热区开发澳洲坚果产业具有的气候、土地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澳洲坚果被誉为世界坚果类中的"坚果之王",较其他木本坚果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增长迅猛,已占到世界总面积的60.5%.伴随种植面积的扩增,我国澳洲坚果产量稳步提升,而澳洲坚果加工副产物成为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澳洲坚果果壳综合利用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澳洲坚果果壳精深加工利用和澳...  相似文献   

5.
临沧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以“构筑生态高地,成就大美临沧”为目标,把澳洲坚果产业作为千亿元大生物产业之一加以推进,积极融入全省大生物产业建设。 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地建设情况。临沧市于1991年引进澳洲坚果苗404株,在永德县永康镇红旗山开始试种,现存活327株,均已进入盛果期,表现出较强的抗寒力,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强,被广大种植农户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致富产业之一,为临沧市大力发展澳洲坚果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临沧市从实际出发,计划到2015年,建成澳洲坚果基地30万亩,产量3万吨,年产值4亿元;到2020年,建成澳洲坚果基地50万亩,产量5万吨,年产值10亿元。到2020年建成澳洲坚果  相似文献   

7.
澳洲坚果是一种果实营养价值高、经济寿命长、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果树,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亚热带雨林区。与其他传统的著名坚果如核桃、板栗、杏仁、榛子、腰果、开心果(阿月浑子)等相比,澳洲坚果树发现晚,人工栽培历史并不长,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微不足道(产量不足世界坚果产量的1%),但历经140多年的引种栽培,种植区域逐步扩大,已发展成新兴的特色坚果产业。目前,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美国、南非、肯尼亚、马拉维、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巴西等,主要种植区大致分布于南北纬线附近。其余引种栽培的尚有…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是世界上著名的坚果之一,其果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广泛喜爱。目前种植澳洲坚果的国家有20多个,其中澳大利亚产量最大。随着澳洲坚果商业化种植区域的扩展,座果率低成为制约澳洲坚果产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文中以澳洲坚果繁育系统为主题,从澳洲坚果的花部特征、花期、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自交亲和程度、主要传粉媒介、异交率、花粉有效散布距离、座果率、生理落果、花粉直感效应、杂交及育种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新研究表明,澳洲坚果的壳果质量、种仁质量、种仁回收率和含油率都与父本有关,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之间的差异,从而证明花粉亲本对果实质量有直感效应的影响。为有效保证市场供需,需结合澳洲坚果繁育系统特点进行经营管理,以促进澳洲坚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澳洲坚果树的营养MakeA.Nagao等澳洲坚果因生长地区不同,各地土壤成分和土壤化学也有很大差异,因而对其施肥的推荐书彼此有较大变化。树株的最适营养水平对获得最大产量是必要的。在研究澳洲坚果施肥的工作中,第一件事是要确定收获物中所含的营养元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文燕萍 《绿色科技》2020,(3):108-109,111
为了促进岑溪市澳洲坚果优良苗木培育健康发展和提升澳洲坚果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产业效益,对全市不同乡镇4个澳洲坚果基地进行了管理技术调查和9株初选优树测产,总结了澳洲坚果高产关键管理技术。结果表明:9株优树单株间产量、干出仁率存在较大差异,最高单株产量58.7kg,最低单株产量10kg,最高单株干出仁率15%,最低干出仁率5.5%,产生差异与管理技术和品种有关,这也为进一步选择优良单株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森林火灾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依据灰色系统建模的基本理论,在系统分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火灾高火险及重灾年景灰色灾变GM(1,1)预测模型。模型模拟检验精度达到Ⅰ水平,发展系数-α小于0.3,可用于该地区森林火灾灾变中长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01-2010年间,该林区将出现3个森林火灾高火险年,5个森林火灾重灾年,二者出现的间隔期均为2-3a,平均相对精度达98%以上;预测2007年将是高火险、重灾年份,前者预测精度为98.05%,后者预测精度为99.78%。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重灾年现象与海温异常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述洋 《林业科学》2002,38(3):120-123
根据黑龙江省林区 195 1~ 1990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和北太平洋海域 2 86个格点自 195 1~ 1991年历年逐月观测数据 ,运用异常度分析技术 ,研究了黑龙江林区森林火灾重灾年现象的当年及前后各 3a逐月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时相特点。研究发现 ,黑龙江林区的森林火灾重灾年与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10°S~ 10°N ,80°~ 180°W)海温 (seasurfacetemperature ,SST)持续正距平期显著正相关 ,两者基本同步 ,且以该海域 - 2aSST异常变冷为前期背景。对科学地预测该林区未来年、季森林火灾活动及林火致灾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总结多年来的监测和防治经验,介绍了黑龙江省鹤北林区森林更新阶段灾害与病害的几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未成林地自然灾害受损核查办法,对贵州省2013年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干旱灾害受损情况进行省级核查。分别针对不同受灾地域、工程项目、造林年度、混交方式、树种组5个承灾体,分析受损程度等级、株数保留率情况。为积极有效应对干旱灾害,在科学造林、加大抗旱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完善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隔坡水平沟整地技术显著地促进了旱坡地核桃幼树的生长发育,6年生核桃地径平均达6.12 cm,树高221 cm,冠幅245.5 cm×238.3 cm,新梢长85 cm,新梢粗1.82 cm,核桃生长迅速的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剖根试验表明,1年生核桃幼树根系水平分布达119 cm~126 cm,垂直分布达60 cm~65 cm,水平根条数达14条~15条;3年生时,根系水平分布已达到143 cm~156 cm,根系最大分布范围已经交接;6年生时,根系已经向下延伸至4 m以下的坡面。幼树期产量迅速上升,7年生时平均产量达2.56 kg/株,1 728 kg/hm2,达到了盛果期产量的57.6%.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广东省天井山林场遭受2008年冰冻灾害袭击4 a后的森林恢复情况,通过样地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冰冻灾害对林木生长的持续影响,指出了当时采取的恢复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鄱阳湖地区10多年来马尾松毛虫发生区环境的变化,以及防治策略上的重大转变,进行系统调查和梳理,并对鄱阳湖地区连续7年保持有虫不成灾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在林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图像处理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克服了传统林业灾害监测中存在的诸多缺点,具有显著优势。但这些新兴技术尚未出现经典解决方案,在设备选型、数据处理等许多环节仍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文中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无人机林业灾害监测技术发展历程、机载传感器选择、图像处理技术流程等方面总结该技术应用关键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一类寄主多、分布广的重大生物病害.对该病害目前仍旧缺乏有效防治措施,选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预防该病害爆发成灾最为经济的措施.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植物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藉此论述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其优缺点,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黄萎病抗病基因筛选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旱坡地隔坡集蓄径流水平沟密植枣园经济效益的高低,除受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影响外,在某种程度上亦受投入多寡的影响。各项投入的多少,决定着该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实用性和可推广性的大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隔坡集蓄径流水平沟密植枣园第3年开始盈利,第4年即可全部收回投资,其经济效益要比鱼鳞坑高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