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Dacus(Bactrocera)mayi Hardy的形式态特征材料的来源:一系列的标本采集于昆士兰东南部的土乌巴(Toowoomba)和亚来曼(Yarraman)。体中型;颜面斑卵园形;胸部暗赤褐色;中胸连续紧贴一对纵暗色带;侧后缝色条存在;中胸侧板条中等宽;肩胛和背侧板胛黄色;小盾片黄色;翅具一狭窄暗褐色前缘带和臀条;前缘室无色;亚前缘室外部有微刺;腹部基本为暗赤褐色,背板第Ⅲ节到第Ⅴ节中间有一条狭窄黑色纵带,背板第  相似文献   

2.
在马来西亚进口木材中检出木索实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索实蝇Sophira mantissa Hering,隶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索实蝇属(Sophira)的一种。本种的特征主要是:头部和体肢主要为黄色;颜面具1对大黑斑;触角第3节带褐色;胸部色略带褐红黄,中胸背板上隐约可见暗色纵色条,翅基后各具1暗  相似文献   

3.
桔小实蝇的描述(图 1a—f)桔小实蝇,可作如下的主要描述:Dacus(Strumeta)[Dacus s.1.各具一对小盾鬃,小盾前鬃和前翅上鬃;雄虫翅具加翅叶(图1a),雄虫第3腹节背板上具鬃列(图1f)],颜面两侧各具一大的卵形到长椭圆形的黑斑。额宽为长的一倍半,具两对下侧额鬃和一对长侧额鬃(图1e)。中胸黑色或具明显的黑斑(完全硬化的标本),具一对宽的后缝色条(图1d)。小盾片除基部的狭窄黑带外,全为黄色。翅很透明;前缘室透明;前缘带很发达,此带延伸到翅端约达 R_5室的半途,  相似文献   

4.
凭祥海关从越南进境旅客携带的榴莲蜜上截获1种实蝇幼虫,利用成虫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虫成虫中胸侧板条伸达肩胛;翅上具有沿bm-cu脉、r-m脉与dm-cu脉以及穿过M脉端部的3条横向条纹;bc室深色;COI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实蝇幼虫的序列与GenBank和BOLD Systems中的B. umbrosa序列相似性达99%~100%;基于COI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与B. umbrosa聚在同一个分枝上。结合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将其鉴定为三带实蝇(Bactrocera umbrosa Fabricius)。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榴莲蜜上截获该虫。  相似文献   

5.
桃实蝇(Bactrocera zonata)严重危害桃、番石榴、番荔枝等经济作物,被我国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明确桃实蝇各虫态的重要形态鉴定特征,并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桃实蝇的鉴定,本研究针对采自于印度旁遮普邦的桃实蝇卵、幼虫、蛹和成虫样品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桃实蝇成虫整体呈红褐色,头部具一对卵圆形黑色颜面斑。翅除前缘带和臀条外几乎透明,r_(2+3)室端部具"痣状"小褐斑,延伸至r_(4+5)室端部。实蝇成虫及蛹样品的COI条形码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桃实蝇序列相似度在99.24%~100%之间;基于COI条形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本研究所有样品和桃实蝇聚在一个分支上。本研究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应用于桃实蝇的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6.
杨桂新  冯天柱 《植物检疫》2003,17(5):283-284
20 0 2年 1 2月下旬 ,黄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科检疫人员从来自非洲莫桑比克的原木上同时截获白蚁工蚁、兵蚁、有翅成虫3个品级活虫。经室内鉴定为锯白蚁属的一种Microcerotermessp .。白蚁常有截获 ,但从非洲原木中截获白蚁的有翅成虫 ,并能同时截获白蚁各品级较为罕见 ,目前我国口岸未见截获报道。鉴于我国从非洲进口的木材数量不断增加 ,而且白蚁、特别是白蚁的有翅成虫传播对森林、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危害极大 ,具有较重要的检疫意义 ,在此对该白蚁属各品级特征作简单介绍 ,供同行参考。1 形态特征1 1 有翅成虫体部褐色带黑 ,后…  相似文献   

7.
水果果实上的广肩小蜂科害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乃中 《植物检疫》2000,14(5):298-301
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成虫中等大小 ,一般黑色 ,很少黄色或具黄斑。头、胸着深且大的刻点或皱褶 ,无光泽 ,腹部平滑并具光泽。头部前面宽稍大于高 ,头顶宽阔 ,颊较长 ,上颚强大 ,具 3齿。触角着生于颜面中部 ,11~ 13节。前胸背板宽大 ,中胸背板上盾纵沟很深 ,完整  相似文献   

8.
斑衣蜡蝉螯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衣蜡蝉螯Dryinus sp.是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一、二龄若虫寄生性与捕食性天敌,抑制其为害作用颇为显著。作者于1980年发现此蜂,饲养观察结果如下。形态特征 (一)成虫雌蜂体长6.2~7.0毫米,胸宽1.1~1.5毫米,翅展8.6~9.2毫米。触角10节,着生在唇基上方,支角突、柄节两端、梗节、鞭节1~4节下端及5~8节黄褐色,其余黑色。上颚强大,黄褐色,具四齿,颚体具微毛。下唇下缘具一刻缺,布微毛。复眼突出,黑褐色。单眼褐色呈三角形排列,中侧单眼间距稍大于侧单眼间距。头顶凹陷,黑色,布纵刻皱纹;中央具一纵脊。胸部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马鞍形,具纵刻皱纹,密布银白色长毛。前翅多花斑,横布4块烟褐色斑。翅痣黑色,痣后端斜切;径脉中段粗壮,外段退化为弱脉。与痣后脉在顶角附近相会合。前足基节外侧黑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6月,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室从南京口岸送检的来自美国桧木(Juniperus virginiana)中检出落羽杉大树蜂(Urocerus taxodii(Ashmead))活体成虫数头,为国内首次截获。落羽杉大树蜂在我国无分布,是一种危险性林木害虫。形态特征:雌成虫黑色,翅深黑色,触角除柄节、梗节及鞭节最末端一节黑色外,鞭节前部分为白色。复眼后各有一块白斑。后足胫节端部具2个端距。腹部1~9节黑色,尾突红棕色。雄成虫除了腹部  相似文献   

10.
黄盾凸脸姬蜂Exochus scutellaris Chiu过去仅知分布于我国台湾省,无寄主记录。现已从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省为害棉花、茶叶、柑桔上的棉褐带卷蛾Adoxoyes orana Fischer von Rǒslerstamm中培育出来(何俊华等1982浙江农业大学学报9(1):54),系单寄生,而且蛹被寄生的为数不少。由于棉褐带卷蛾在我国分布很广,为害棉、萍果、茶、柑桔、蔷薇、梨、桦、杨、柳等许多植物(刘友樵1977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一册,24页),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为了便于识别此种天敌,进一步研究其习性与作用,特将黄盾凸脸姬蜂成虫的形态特征简介如下。凸脸姬蜂属隶属于盾脸姬蜂亚科Mdopiinae,其主要特征是颜面和唇基完全愈合,强度圆凸状隆起;颜面上缘在两触角窝基部之间呈三角形突起;额一般无中突;头部在侧单眼至后头脊之间向后倾斜,然后由后头脊至后头孔几乎垂直。翅无小翅室;肘  相似文献   

11.
 广东口岸从美国华盛顿输华苹果(Malus domestica)中截获可疑腐烂病果, 症状表现为果梗凹腐或萼凹腐,病部果皮暗褐色至黑色,病健交界处纹带褐色,分生孢子器黑色、颗粒状,直径0.3~0.8 mm,部分埋生或近表生, 显微镜检可见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分离物生长温度-3~25℃, 最适为20℃, 经柯赫氏法则验证确认为截获病果的病原菌。Blast分析表明从分离物基因组中扩增到的ITS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的Phacidiopycnis washingtonensis菌株ITS序列同源性达100%。经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ITS系统发育分析, 将病原菌鉴定为苹果星裂壳孢果腐病菌(Ph. washingtonensis Xiao& J.D.Ro-gers,2005),在分类上隶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星裂壳孢属(Phacidiopycnis),此截获鉴定属我国首次。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该病菌发生为害的报道,本文就此病菌对我国苹果和梨产业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2.
顾建锋  徐瑛  杨兰英 《植物检疫》2003,17(3):180-181
木质包装 ,一般是指木托盘、木箱或垫木等 ,用于包装较重或易损坏的货物 ,起支撑、保护作用或便于装卸。其材质一般为松木 ,也包括其他各类针叶木及阔叶木。长期以来 ,在植物检疫中 ,木质包装作为各种货物的附属物 ,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往往未经检疫即被拆卸后随意丢弃。因此 ,某些有害生物如松材线虫、松褐天牛、光肩星天牛、双钩异翅长蠹、大家白蚁等随着世界贸易在各国广泛传播 ,危害严重 ,且一旦传入 ,极难根除。近年来 ,木质包装检疫已成为口岸植物检疫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宁波局近年来在木质包装上截获的疫情 ,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  相似文献   

13.
牛头天社蛾(Phalera bucephala L.)为新疆維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行道树中最普遍的一种食叶害虫,已見为害的树种有榆、楊、柳,据文献記載尚有樺、櫟、榛、榿、槭、花楸及苹果、梨等树。国外分布于欧洲及西伯利亚;我国仅知于新疆,分布于烏魯木齐、瑪納斯、沙湾等县。成虫体长22—24毫米,翅展50—60毫米。触角双櫛齿状,复眼灰色。顱頂毛棕褐色,頸板毛及前胸背桔黄色,其两側和后緣有由棕褐色鳞毛所組成的带二条。从头部正視之,甚为雄壮,有如牛头,故学名原意称为“牛头”,今以牛头天社蛾名之,有利于記忆学名。前翅銀灰色,在苏联称之为銀色天社蛾。頂角处有一金黄色大圓斑,斑紋内有两条桔黄色較寬的横断綫,与嵌在两边的棕褐色端綫、亚端綫及外綫,形成和头胸部相似的花紋。前翅中央处有一淡黄色小斑。基綫及亚基綫(內綫)亦为棕褐色。后翅黄白色,有一微弱的中  相似文献   

14.
豆小卷叶蛾是豆类的重要害虫。幼虫卷食芽、叶、花簇,并蛙食莢、粒、嫩茎等部。一般大豆受害,株高減低14—48%,結莢数減少11—27%左右。成虫体色暗褐,翅展16—20毫米。下唇須伸向前方,側視呈三角形。前翅中室外側有一黑斑。M脉在翅基的一段消失,Cu_1自中室下角伸出弯向前方。雌蛾翅韁3条,交配囊体具交配囊片2枚。雄蛾翅韁1条,第八腹节具侧味刷。卵扁薄呈椭圓形,长径0.56—0.75毫米,初产黄白色,在发育阶段卵面依次出現紅色小点。幼虫共5龄,老熟时体长11—14毫米。体青微褐,头部褐色,两侧有黑色楔形纹。腹足趾鈞双序全环,臀櫛5—8齿。蛹褐色,体长7—9毫米,雌蛹生殖孔生于第八和第九腹节,雄者位于第九腹节。此虫在武功地区一年发生4—5代,多以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于4、5月,第一代多为害草木樨等。第二代发生于6、7月,主要为害春播豆类。第三代发生于8月,主要为害夏播豆类。第四代发生于9、10月,发生較早的为害夏播豆类,迟的为害草木樨和野生豆类等。成虫夜出,飞行力強,对强的灯光和黑光灯有趋性。产卵量与补充营养有密切关系。卵散产于豆株下部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須爬至上部幼嫩芽叶始能取食生活。已发現寄圭11种,有些生物学特性在防治上可利用。  相似文献   

15.
果园蜘蛛是果树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果园蜘蛛广泛分布于果树各个部位和果园的地面上,摆下了“天罗地网”,对于控制果树害虫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优势种为圆蛛科、跳蛛科、狼蛛科、微蛛科等。由于蜘蛛食性广泛,有不少种类的蜘蛛既是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也是果园害虫的重要天敌。因此,有些蜘蛛既是果园内的常见种,也是农田其它作物内的常见种,对于其中某些种类的果园蜘蛛在本刊先期发表的几篇文章中已经提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横纹金蛛、圆花叶蛛、红胸蚁跳蛛等10种果园常见蜘蛛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描述,供识别时参考。 黄金肥蛛(圆蛛科 图1) 形态特征:雌蛛体长9-12毫米。头胸部呈梨形,头胸部背面淡黄色,中窝纵向且明显,向前有两条平行的黑褐色纵纹,直达后中眼。眼两列,黑色,前后侧眼基部相接近,后中跟的间距为前中眼问距的一半。胸板褐色,中央黄色。腹部呈长梭形,背面两侧有两条深色的纵带、在纵带上有4-5对褐色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