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草莓芽枯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是我国草莓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该病在22~25℃、多湿多肥的栽培条件下易发生蔓延。如大棚内高温高湿、种植密度过高、植株种得过深,铺地膜后更易发生此病。另外,土中施基肥过量溶化后散发出气体也是导致发病因素之一。该病侵染后植株芽心、花蕾及新叶逐渐枯萎,呈不规则卷曲,严重时芽心腐烂,成为无心苗,造成前期不同程度减产。  相似文献   

2.
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为害所致,温度在20℃以上,高湿易发病,草莓促成栽培和半促成栽培较严重.此病是当前草莓生产中的一大病害,发病严重,难以治疗,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现介绍几种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3.
草莓芽枯病是草莓开花结果期发生的主要病害,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危害程度大。1.症状草莓芽枯病主要在新芽、幼叶、托叶和叶柄的基部发生危害。发病初期植株外部的症状不明显,植株暗绿、无光泽、呈青枯状,进一步发展会突然倒伏。托叶和叶柄基部染病后,产生褐色病斑,湿度较  相似文献   

4.
草莓芽枯病是草莓开花结果期发生的主要病害,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危害程度大. 1.症状 草莓芽枯病主要在新芽、幼叶、托叶和叶柄的基部发生危害.发病初期植株外部的症状不明显,植株暗绿、无光泽、呈青枯状,进一步发展会突然倒伏.托叶和叶柄基部染病后,产生褐色病斑,湿度较大时叶柄基部会全部烂掉.发病中后期有白色蛛丝状霉出现,这就是该病病原菌的菌丝体.  相似文献   

5.
<正> 草莓芽枯病,又叫立枯病、烂心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是温室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 1 症状 主要症状是温室草莓扣棚初期,新生芽出现青桔,随后变成黑褐色而枯死。芽枯部位有霉状物产生,且多有蛛网状白色或淡黄色丝络形成。其它症状有新叶呈青枯状,叶柄带红色,从茎叶基部开始褐变,后萎蔫下垂,枯死。受害植株的叶片数、  相似文献   

6.
一、为害症状。草莓芽线虫体长0.6~0.9毫米,在显微镜下呈蛔虫状。芽线虫寄生在草莓心芽周围,侵害草莓生长点和花芽。受害的草莓植株腋芽数量增多,心叶歪曲畸形,叶色光泽浓绿,严重时植株萎蔫矮化,心芽变黄或红褐色,呈莲丛花椰菜状,农民俗称“红芽病”。草莓被害后,生长点长势缓慢、畸形或消亡,花芽畸形、减少,甚至消亡,严重时绝收。草莓重茬、杂草丛生、低注、漫灌等环境有利于芽线虫发生。  相似文献   

7.
茶芽枯病主要为害幼嫩芽叶,以1芽至3叶发生为多,幼芽受害后呈黑色枯状,生长受阻,幼叶受害后产生褐色或黄褐色的不规则形的病斑,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的小粒点,病叶易破裂并扭曲。  相似文献   

8.
兰州及周边地区草莓真菌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兰州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草莓真菌病害调查,并对主要发生的真菌病害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及芽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为害症状。草莓芽线虫体长0.6~0.9毫米,在显微镜下呈蛔虫状。芽线虫寄生在草莓心芽周围,侵害草莓生长点和花芽。受害的草莓植株腋芽数量增多,心叶歪曲畸形,叶色光泽浓绿,严重时植株萎蔫矮化,心芽变黄或红褐色,呈莲丛花椰菜状,农民俗称“红芽病”。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田间管理不善或气候等原因造成。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来改善,农药作辅助。侵染性病害是通过菌丝或者菌核孢子感染,可以通过使用杀菌农药来改善,管理作辅助。1.水稻烂秧病1.1为害症状传染性烂芽又分:绵腐型烂芽: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发病初在根、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外产生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为土褐或绿褐色,幼芽黄褐枯死,俗称"水杨梅"。立枯型烂芽开始零星发生,后成簇、成片死亡,初在根芽基部有水  相似文献   

11.
小麦纹枯病     
《农技服务》2009,26(2):55-56
<正>1症状近年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  相似文献   

12.
1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1.1发生情况。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棉花播种后遇低温高湿天气,常引起烂芽、烂种,或出苗后生长缓慢。河北省棉花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多为连年种植,连作棉田中病菌积累多,连作年数越长发病越重。另外,一些播种过早或过深的棉田,幼根生长缓慢,遇倒春寒阴雨天气,病原菌侵染频繁,也容易造成烂种、烂芽,导致棉花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1、芽叶病害1)桑疫病又称细菌性黑枯病,为害叶片及嫩硝梢,分黑枯型、缩叶型两种。在多雨、多湿的环境下易发此病,偏施氮肥也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前者多发生于春季,后者多发生于夏季。杂交桑重于嫁接桑。  相似文献   

14.
李凯 《农技服务》2014,(10):20-20
<正>近年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国冬小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  相似文献   

15.
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根腐病、芽枯病、叶枯病、蛇眼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叶螨、蛴螬、叶甲、斜纹夜蛾。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应特别强调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草莓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根腐病、芽枯病、叶枯病、蛇眼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叶螨、蛴螬、叶甲、斜纹夜蛾。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应特别强调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烂秧为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一种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另一种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烂秧。1、发病症状及类型(1)烂种是指播种后不能萌发的种子或播后腐烂不发芽。(2)烂芽是指萌动发芽至转青期间芽、根死亡的现象。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分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生理性烂芽常见有:淤籽播种过深,芽鞘不能伸长而腐烂:露籽种子露于土表,根不能插入土中而萎蔫干枯;跷脚种根不入土而上跷干枯;倒芽只长芽不长根而浮于水面;钓鱼钩根、芽生长不良,黄褐卷曲呈现现鱼钩状;黑根根芽受到毒害,呈"鸡爪"状种根和次生根发黑腐烂。传染性烂芽又分绵腐型烂芽、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发病初在根、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外产生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为土褐或绿褐色,幼芽黄褐枯死,俗称"水杨梅"。立枯型烂芽开始零星发生,后成簇、成片死亡,初在  相似文献   

18.
张钦 《河南农业》2006,(6):23-23
一、镰刀菌枯病 该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流行发生。其发生与种子带菌相关,且小粒玉米种子发病相对较重。同时,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较重和重氮9巴、少磷钾肥地块发病相对较重;播种过深、出苗期延长,发病也相对严重。从种子萌芽到3-5叶期的幼苗多发,病芽种子根变褐腐烂,且可扩展到中胚轴,严重时幼芽腐烂死亡。幼苗的初生根皮层坏死,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可使茎基部节间整齐断裂(注:这是与纹枯病的区别)。病苗发育迟缓,生长衰弱,严重时全株叶片黄枯或青枯。  相似文献   

19.
大棚草莓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大棚连年种植草莓,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极有利于病虫害发生,据调查大棚草莓发生病虫害后,一般减产20%~30%,重的达50%,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大棚草莓常见的几种主  相似文献   

20.
<正>黑龙江是大豆主生产区,以前大豆顶枯病只是零星发生,近几年发生却相当普遍,仅次于花叶病,又叫芽枯病、矮化病、萎缩病,大豆顶枯病由多种病毒引起,且各地顶枯病病原有差异,是大豆病毒病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发病地块60%~70%的大豆植株折倒,由于发病时期不同,发病损失率一般在25%~100%,造成大豆减产甚至绝产。东北地区大豆顶枯病多在大豆生长中期显症,与大豆花叶病无论种子还是植株症状上较难区分,必要时需检测病原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