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GZ-1型热风干燥试验台对野生凤尾蕨进行了薄层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干燥速率的主次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初步提出了较佳脱水工艺,并初步确定了干燥失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黔产凤尾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基本弄清了黔产凤尾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结论]黔产凤尾蕨科植物共有33种,可作药用的植物18种,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3.
凤尾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凤尾蕨进行外植体诱导、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最适的原叶体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1mg/L,孢子体诱导培养基和孢子体增殖培养基均为MS+NAA2.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温度23℃±2℃,光照强度1000lux左右,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凤尾蕨组培苗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凤尾蕨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观植物凤尾蕨作为供试植物,研究其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效果,并通过分析凤尾蕨植物酶、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铅积累量的变化等探讨其可能的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叶绿素、植物POD酶(过氧化物酶)、植物CAT酶(过氧化氢酶)一系列指标,在0~500 mg·L~(-1)时随着铅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植物SOD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铅胁迫下呈下降趋势,表明凤尾蕨具有一定的耐铅性能;凤尾蕨可以吸收高浓度Pb,其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铅积累量均随土壤铅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地下部铅最大富集量82.578 mg·kg~(-1)、地上部铅最大富集量16.153 mg·kg~(-1),且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其中地下部最大富集系数达10.819,表明凤尾蕨具有将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在植物体内的能力;在低浓度Pb(0~500mg·L~(-1))处理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三种酶活性相对于对照组有所增加,表明凤尾蕨根际微生物在低浓度铅污染情况下,可协同植株强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傅氏凤尾蕨复合群(Pteris fauriei complex)包括傅氏凤尾蕨Pteris fauriei、百越凤尾蕨P.fauriei var.chinensis、线裂凤尾蕨P.angustipinnula、硕大凤尾蕨P.majestica、隆林凤尾蕨P.splendida等,此复合群种间界限模糊,难以准确分类,为此笔者利用扫描电镜对此复合群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观察,为理清成员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佐证。观察发现,脊类纹饰是此复合群孢子的重要特征,根据脊类纹饰的有无和分布情况,该复合群可划分为4个类群。此外,孢子形态可作为此凤尾蕨复合群区分种的特征,但傅氏凤尾蕨和百越凤尾蕨的孢子形态较相近,难以区别。本研究还首次发现隆林凤尾蕨具有"连体孢子"。  相似文献   

6.
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了微波辅助乙醇提取凤尾蕨(Pteris multifide Poir)中总黄酮的研究,得到微波辅助提取凤尾蕨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60(g∶mL),微波功率320W,微波提取时间60 s.此工艺条件下,凤尾蕨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318%.  相似文献   

7.
对蜘蛛人凤尾蕨的生物学习性、采孢母株的选择标准、植株对环境条件和肥水的要求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凤尾蕨属(Pteris)植物孢子穴盘育苗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西南凤尾蕨(Pteris wallichiana)的成熟孢子为外植体,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素对西南凤尾蕨离体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胞分裂素和生长激素配比对西南凤尾蕨的组织培养影响不同,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2.0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1.0 mg/L+AC 1.0 g/L,最高增殖倍数为7.05倍;最适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NAA 0.5 mg/L,生根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乌毛蕨     
1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方法乌毛蕨(orientale),又称东方乌毛蕨、龙船蕨、赤蕨头、贯众、管仲等。为乌毛蕨科乌毛蕨属草本植物。株高1 ̄2m,根状茎粗短,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棕禾秆色,坚硬,上面有终沟,沟两侧有瘤状气囊体疏生,基部以上无鳞片。叶片长阔  相似文献   

10.
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蕨、鸡爪菜、蕨菜、凤尾草、井栏边草.高30~70cm,根状茎直立,顶端具钻形叶片,叶簇生,分为不育叶和孢子叶两种类型;叶柄细,具三棱,黄褐色;叶椭圆至卵形,长20-45cm、宽15-25cm,1回羽状复叶,.羽片常4--6对,仅基部有1对叶柄,羽片条形,宽3--7mm,顶端尖,不育部分有细锯齿,孢子叶较高,全缘;孢子囊群沿叶边呈线形排列;孢子棕黄色.  相似文献   

11.
1蜈蚣草的生物学特性 蜈蚣草,为风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蜈蚣蕨、长叶甘草蕨、小贯仲、舒筋草等。植株高30—200cm,根状茎短,密被线状披针形黄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30cm,直立,叶柄、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  相似文献   

12.
蕨麻的栽培及加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麻属于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茎葡匐细长,茎节部生根分枝,叶基生羽状复叶,小叶4—12对,小叶椭圆型至倒披针型,叶绿色,背密布白色绒毛。花鲜黄色,花瓣5片。根圆柱细长,局部膨大形成长圆形棕褐色块根,肉质白色。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和糖等。据测定,每100克蕨麻中,含维生素C200毫克,食则延年益寿,素有“人参果”的美称。  相似文献   

13.
荚果蕨露地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露地引种栽培荚果蕨的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园林观赏效果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露地栽培中,荚果蕨4月上旬萌发,营养生长迅速;6月中旬始孢子叶生长;10月下旬枯萎,绿色期较长.对土壤适应性极强,尤耐碱性土;全光下可正常生长,但适当遮荫观赏效果最佳,喜湿润空气,忌土壤长期积水.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长白山引种到哈尔滨的对开蕨为供试材料,研究苹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4种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开蕨最适宜在基质4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7∶1∶1∶1),最不适宜在基质1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5∶2∶2∶1).  相似文献   

15.
从扦插、分株、高压、孢子等繁殖技术,培养土的配置、水肥管理、光照管理、温度管理、修剪技术等方面介绍龙爪蕨的主要栽培技术,从而为养花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概述乌毛蕨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乌毛蕨的研究状况,同时对乌毛蕨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办法。  相似文献   

17.
18.
胡氟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别名甜棒槌,羊奶子,羊不来,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 1 分布 胡颓子产于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陕西、河南等地,在河南各山区多有野生分布.  相似文献   

19.
山莴苣 (LacturaindicaL .)又名山生菜、苦苣、鸭子食 ,为菊科草本植物 ,生于路旁、荒野、山坡。其幼苗和嫩茎、叶适于食用 ,是一种有开发价值野菜。1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2年生草本植物 ,有白色乳汁 ,高 80~1 5 0cm。茎直立 ,通常无毛 ,单一或上部分枝。叶无柄 ,基部略抱  相似文献   

20.
紫云英又叫红花草,是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兼牧草。种好紫云英是培肥地力,提高稻谷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手段。同时,紫云英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鲜嫩多汁,适口性好,是一种很好的青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