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芷根腐病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cia(Fiseh.ex Hoffm.)Benth.etHook.f.]及杭白芷[Angecliahuriea(Fiseh.ex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rosana(Boiss.)shane Yuan]的干燥根,性温,味辛,具有驱风散寒、燥湿排脓、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症。该药主产四川、浙杭及河北等地。  相似文献   

2.
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辛,有祛风散寒、燥湿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寒湿白带等症;亦可用作香料。主产于河南、河北,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省,我国北方多有栽培。  相似文献   

3.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Mngelicadahurica(Fisch.)Benth.etHook.】或杭白芷M.dahurica(Fisch.)Benth.etHook.f.vat.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是常用大宗药材,具有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白带、痈及肿毒等。在明代已开始用于美容,现在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作调味辅料(即香料)。其中川白芷是白芷的重要栽培品种,近年来销量逐渐增大,上市货量却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白芷(Angelica dahurica)是一种药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本研究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明确引起山西太谷白芷花叶、褪绿症状的病原,为白芷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将采集的白芷病样进行小RNA深度测序,通过RT-PCR和序列相似性分析明确白芷病毒病的分类地位。[结果]白芷样品经小RNA深度测序共获得22 158 005个原始序列,将拼接contigs与NCBI中的病毒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结果显示比对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3条正义链RNA 3、RNA 2、RNA 1的比对率分别为2.14%、1.28%和1.10%。利用特异引物克隆了CMV-BZ RNA3的外壳蛋白和移动蛋白基因全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CMV-BZ CP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分别与CMV亚组ⅠB中CMV分离物(CMV-SD-YT和CMV-SXCH)和(CMV-SD-QD)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1%和99.5%;MP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分别与CMV亚组Ⅰ分离物Ah的相似性最高,为99.3%和99.0%。MP和CP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M...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地区白头翁营养器官比较及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永刚  姜明  王春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37-1838,1841
[目的]阐述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形态上的区别、分布、数量、开发潜力,并分析了兴安白头翁[Pui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为开发和应用毛茛科植物不同种白头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种白头翁分别是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se(Bunge)Regel.]、朝鲜白头翁[Pulsatill cemua(Thunb.)Bercht. et Opiz.]、兴安白头翁和重瓣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 var. pleniflora Liery]。对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进行了石蜡切片,并镜下观察和显微摄影。[结果]在牡丹江地区,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有一定的资源量,重瓣白头翁只在牡丹江的三道关有少量分布。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都可以入药。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均可以用种子和分根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结论]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应采用采种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其资源的利用,并对重瓣白头翁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     
《天然产物分离》2005,3(2):37-37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t.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落叶小乔木。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  相似文献   

7.
秦艽又名西秦艽、大叶秦艽、大叶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人药,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等功效。秦艽(Gentianamacrophyf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t Burk.)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8.
4种药剂对杨树烂皮病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Maxim.)、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var.dahurica)、狼毒(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和毛穗藜芦(Veratrum maackii Regel.)4种有毒植物作为试验材料,应用室内模拟试验、生长速率法、悬滴法测定试材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原液稀释50倍时,兴安白芷制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了96.55%;其次为毛莨、毛穗藜芦;东北天南星制剂最差。4种植物源抑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的为兴安白芷,抑制率达到100%;毛莨、毛穗藜芦、东北天南星制剂也分别达到98.91%、98.71%、85.99%,平均抑制率为95.90%。兴安白芷制剂的EC50最小,为12.85 g/L。可见,兴安白芷抑菌剂对杨树烂皮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2013—2015年连续3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Zea mays L.)单作、玉米间作白芷(Angelica dahurica)、玉米间作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对丹江口库区坡耕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间作模式对坡耕地地表氮、磷有显著的阻控作用,并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白芷和玉米间作甘薯的径流总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2.09%和20.37%,径流总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2.08%和18.40%,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了9.18%和11.05%。玉米间作白芷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玉米间作甘薯,分别是玉米单作的4.24和2.73倍。从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玉米间作白芷模式是丹江口库区较合理的生态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勇  熊红红  胡生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380-6381
[目的]为鉴别芸香科吴茱萸[Fructus rutaecarpa(Juss.)Benth]及其变种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提供分类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吴茱萸及其变种石虎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吴茱萸和石虎花粉的形态结构、萌发沟数和表面纹饰基本一致,但萌发沟形态、外壁网眼的深度等有差异。[结论]这些差异可作为区分吴茱萸与石虎的孢粉学分类和品种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陇西黄芪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种子质量、种子处理方法、地块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采挖、分级、贮藏和运输等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12.
AM真菌对白芷抗旱性和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接种AM真菌Beg180、Beg193和白芷土著AM真菌对白芷Angelica dahurica生长、抗旱性和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明显促进白芷植株生长,植株生物量显著提高,尤其是根部生长量;接种AM真菌提高了植株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抗旱性;接种AM真菌可增加白芷不同部位的总香豆素含量,其中Beg193显著提高白芷根中的总香豆素含量和欧前胡素含量。但尤以接种白芷土著AM真菌的植株,白芷根部形态最为良好。  相似文献   

13.
黄芪     
《天然产物分离》2006,4(1):35-36
黄芪主要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及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nanceus(Fisch.)Bge.],别名绵黄芪、箭黄芪、独根、皮芪及白皮芪等。豆科,黄芪属。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著名的补益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疗气短无力、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脱肛久泻、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可预防感冒,治疗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盗汗、萎缩性胃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等症。  相似文献   

14.
独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et Yuan),商品药材习称“川独活”,亦称“肉独活”,是我国常用的一味传统中草药,性微温,味苦、辛,具有祛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产区白芷Angelica dahurica种源遗传差异特征,分析具有遗传差异的白芷种源在同圃栽培条件下的品质特征差异。【方法】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白芷种源的遗传组成,以同圃栽培的不同种源白芷为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7种香豆素类化学成分,构建HPLC指纹图谱,进而分析不同种源的品质特征。【结果】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4处,部分河北产区的白芷种源与南方产区的白芷种源产生分离。同圃栽培下,仅应用7种香豆素类化学成分不能明确区分不同白芷种源,应用HPLC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后,具有遗传差异的种源之间出现品质特征的区分。【结论】不同产区白芷种源遗传相似度较大,同圃栽培的部分浙江白芷种源的药材可以应用HPLC指纹图谱与其他产地种源进行区分。图3表4参20  相似文献   

16.
已知a是实数,函数f(x)=2ax^2+2x-3-a,如果函数.y=f(x)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7.
文献[1]证明了同构类个数小于1000的群存在,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从Balass公式推导系列计数公式,通过推导计算将结果推广到6000,即设f(n)为n阶群同构类的个数,证明方程f(n)=k,(1≤k≤6000)有解.  相似文献   

18.
张得钧  高庆波  李福安  李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09-14612,14615
[目的]分析秦艽基原植物间不同DNA序列的差异,为秦艽药材DNA条形码的筛选和基原鉴定提供分子证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大叶秦艽(G.macrophylla Pall.)、麻花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Burk.)、小秦艽(G.dahurica Fisch)、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 ITS、叶绿体DNApsbA-trnH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cpDNApsbA-trnH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316~318 bp,有7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7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21.2%;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与单倍型反映的结果一致。nrDNA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24~625 bp,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12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59.3%;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表明,小秦艽与麻花艽聚为一支,大叶秦艽与黄管秦艽聚为一支,粗茎秦艽位于聚类图的最基部。[结论]nrDNAITS序列较适合作秦艽基原植物的DNA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黄芪和白芷药渣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为中药渣堆肥化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发酵装置进行了为期28 d的模拟堆肥过程,测定了不同堆肥时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黄芪和白芷药渣在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CH4、CO2和CO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在高温期(7~14 d)达到峰值,N2O的排放量主要集中在7 d(高温期)和21 d(降温期)。[结论]通过对黄芪和白芷药渣在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CH4、CO2、N2O和CO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研究,明确了2种药渣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律,为此2种药渣温室气体减排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图G(V,E)为简单图,k是一个正整数,f是V(G)U E(G)到[1,2,…,k]的一个映射,如果(V)uv∈E(G),有f(u)≠f(v),f(u)≠f(uv),f(v)≠f(uv),且当C(u)=[f(u)]U[f(uv) uv∈E(G)]时,C(u)≠C(v),则称f是图G的邻点可区别E全染色,称此最小的数k为图G的邻点可区别E全色数.通过考虑图的结构关系,研究得到了路、圈与完全图笛卡尔积图Pm×Kn、Cm×Kn的邻点可区别E-全色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