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姜建伟  方盛平 《蚕学通讯》2004,24(4):41-41,48
蚕桑生产是淳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全县30个乡镇都有蚕桑生产,共有2.36万户种桑养蚕农,约占全县总农户的1/5.拥有桑园4 520hm2,其中连片大田种桑面积2 800hm2,建成了唐村、浪川和梓桐3个千亩(66.7hm2)蚕业示范园区,2004年饲养蚕种12.16万张,生产蚕茧预计5 000t,蚕茧产值1亿元,蚕桑产值1.3亿元,蚕茧质量连续8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品牌茧被浙江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
蚕桑是淳安县的高效生态农业之一,也是该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两年来,在完善茧丝绸行业贸工农一体化管理体制,推进以"公司 农户"为基本模式的蚕桑产业化建设同时,依托桑品种进步,大力发展大田连片种桑;大力推广方格蔟,提高茧丝品质;依托浙江省蚕桑西进,推动现代蚕业示范园区建设,打响了"千岛湖"品牌茧丝,拉长了蚕桑产业链,茧丝绸加工业得到发展.2004年该县蚕茧产量首次突破5000t,在全省排名跃居第4位,蚕茧产值首次超亿元,全县茧丝绸行业首只终端产品--蚕丝被面市,全省唯一的蚕桑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淳安实施.千岛湖牌茧丝参展省农博会获金奖,千岛湖牌蚕茧为中国著名畅销品牌、省名牌产品,千岛湖牌白厂丝为名牌产品.淳安县将在2007年达到桑园6780hm2、产茧1万t、蚕桑产值2.5亿元、缫丝业实现产值3亿元、茧丝绸行业实现产值超10亿元的目标,实现蚕桑产业更大、更广、更强、更优.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是淳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有效解决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该县30个乡镇都有蚕桑生产,共有2.36万户种桑养蚕农,约占全县总农户的五分之一.全县拥有桑园3733 hm2,其中连片大田种桑面积1800 hm2,建成了唐村、浪川两个67 hm2蚕业示范园区,2003年饲养蚕种10.3万张,生产蚕茧4208 t,蚕茧产值7370万元,蚕桑产值10533万元,蚕茧质量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品牌茧2003年度被浙江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4.
蚕桑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直接影响丝绸工业的兴衰.为此,该县借省实施"蚕桑西进"战略为契机,抓住机遇,出台八条政策,加快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计划2005年新发展蚕桑1 300 hm2,以后每年新发展和更新改造蚕桑基地各330 hm2以上,到2007年,使全县桑园总面积达6 600 hm2(其中优高桑园5 300 hm2),全县蚕茧产量达到1万t,桑蚕产值超2.5亿元,在全省保二争一;缫丝业从现在的22组自动缫发展到40组的规模,全县白厂丝产量达1 500 t,实现缫丝工业产值3亿元.依托茧丝质量优势,大力发展丝绸织造和丝绸产品业,实现茧丝绸产业总产值10亿元,将淳安打造成为中国蚕桑之乡、中国茧丝绸强县.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逐步配套、落实.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以来,江西省修水县蚕桑产业紧紧围绕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为目标,全力推行桑园标准化、小蚕工厂化、大蚕省力化、蚕茧优质化、帮扶融合化的"五化"产业发展模式,取得蚕桑产业稳定、扶贫效果凸显的成效.2020年,全县共有桑园面积6200 hm2,饲养蚕种9万张,生产鲜茧4050 t,蚕茧产值达到1.6亿元.蚕桑生产已覆盖全县28个乡镇,从事种桑养蚕建档立卡贫困户3500余户,成为修水县脱贫攻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现将"五化"发展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蚕桑生产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蚕桑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专业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少,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大.据统计2001年杭州市全市共有桑园面积8952 hm2,种桑养蚕农户84457户,全年饲养蚕种239569张,生产蚕茧10772 t,蚕茧产值9878.6万元.平均户拥有桑园面积1060 m2,户均年饲养蚕种2.8张,户均蚕桑收入为1169.7元.这几年来,随着全省"蚕桑两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淳安县唐村镇有26个行政村,1.5万人口,现拥有桑园面积290.53hm2,是全县蚕桑重点乡镇之一.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情,因地制宜,坚持把科学种桑养蚕作为推动蚕桑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审时度势,科学规划,提出了构建333.33hm2蚕桑园区、打造10km桑树长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余荣峰 《北方蚕业》2001,22(3):38-39
"九五”期间,我县蚕桑生产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前期由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茧价始终在低价位运行,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出现了大面积毁桑弃养现象,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中后期一是由于县政府对蚕桑生产作了较大调整,加大了蚕桑生产扶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增长.概括起来有以下成绩和问题. 1 主要成绩 1.1 蚕桑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到"九五”期末,全县拥有桑园总面积2466.7hm2,养蚕户2.25万户,年发种量6.4万张,产茧2480t,桑园面积增长466.7hm2,发种量增加了0. 9万张.  相似文献   

9.
东台市是全国茧丝绸主产区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0.9万hm2,年饲养蚕种50多万张,生产蚕茧1.75万t,蚕农养蚕年收入达到5.5亿元,平均667m2投产桑园收入4500元,6.5万户蚕农户平均年养蚕收入8460元,茧丝绸行业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超亿元。蚕桑生产已成为东台市农民重要的骨干致富  相似文献   

10.
1睢宁县茧丝绸生产情况1.1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目前睢宁县共有桑园4667hm2,90%以上的桑园分布在桃园、李集、姚集、凌城、双沟等5个重点镇(其中桃园2333hm2,姚集667hm2,李集533hm2,凌城、双沟各333hm2)。2004年全县饲养蚕种10.1万张,生产蚕茧3550t,蚕农茧款总收入近6000万元。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