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县自1980年春季,对已长成的苹果实生苗大树进行多头高接换种.采用劈接方法,用塑料薄膜包扎和选用不同类型接穗,改接初步看出: 一、树冠一年全部改接比分次多年改接成活率高21.3,新梢当年生长量长13.3厘米: 二、冠内部成活率比冠外部低9.6,新梢年生长量短20.1厘米; 三、不同类型的接穗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差异很大。以长15—30厘米带顶芽枝作接穗为最好,萌动较早,成活率就高。采用二年生带顶芽枝作接穗,新梢生长均匀,当年还能形成花芽,结果早见效快; 四、通过五年的试验,10年生以上的树,高接换种枝粗直径在2厘米以下,当年能基本愈合,直径3—…  相似文献   

2.
我县青梅种植面积283.6hm^2,由于产量低(平均176kg/666.7m^2),果小,品质差,商品率低,许多果农失去信心,大部分梅园已抛荒。为改变我县青梅低产、劣质、低效益现状,调动果农积极性,2000年冬我们在青梅种植面积最大的桃溪镇新礤村梅子坝和亭头村梅园进行了高接换种,高接广东省普宁县的白粉梅,2000年11月5日至12月3日新礤村高接600株,成活571株(据2001年10月6日观察),成活率达95.1%,2000年12月10日至2001年1月5日亭头村高接420株,成活412株,成活率达98%,且90%穗梢达到3级分枝,已基本成冠,大部分有花芽。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镇县中安镇1984年5月由黑龙江省佳木斯引进“竹秆青”韭菜。经过几年试验、示范、推广,1990年我县仅中安镇种植面积就达到3400亩,1992年超过5000亩,成为我县温室韭菜主栽品种。平均亩产3000公斤,亩产值4500元。一、“竹秆青”韭菜主要特点 1.生育性状当地试验结果,竹秆青韭菜株形直立,株高37.7厘米;叶色深绿,叶宽0.4~1.2厘米;假茎基部绿色,粗0.4~0.8厘米;鳞茎粗状,弦状须根发达,单株须根平均32条,长40厘米;分蘖能力强,平均单株分蘖3~4个,最多9个;花薹粗壮、高大。基部粗3.8厘米;伞形花序呈高桩馒头型,花序大,花码密,尖端红色,花药乳黄色,单朵小花平均78个,比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4.
提高秋植桔树成活率的几点体会江西省上高县敖山华侨农场1991年遭受特大冻害,全部桔树毁于一旦。遂于1992年秋的10月15~23日重栽桔树45万株。1993年ll月验收,成活率达100%,达标率(指春、夏、秋三次梢平均梢长16.7cm以上,叶色浓绿,...  相似文献   

5.
杨梅深植成活率高栽植杨梅时,如将嫁接口留在土面,结果成活率低于60%,有的只有20%,因而有“杨梅好吃树难栽”之说。近年笔者调运了3万余株杨梅苗分发给农户,采用深栽技术,成活率平均在95%以上。1对调运的杨梅苗,起苗后立即打上较厚的重粘性黄泥浆,每百...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3月初 ,灵川县潭下镇从湖南常德市调回 5万多株柑苗种植 ,由于 1999年冬季南方大范围的冻害 ,这批受过严重冻害的苗木采用常规方法种植的 ,表现为萌芽慢 ,长势弱 ,成活率低。采用如下种植技术 ,萌芽快 ,新梢长势好 ,成活率高。1 超低定干 超低定干是促使受冻柑桔苗种植后萌芽快 ,新梢长势好的关键。常规定干高度一般是35~ 4 0cm ,苗期已定干的定植时不再定干 ,只是适当短剪过长的末级梢及疏除部分叶片 ,以利成活。而受冻柑桔苗定植时必须视苗木粗细在嫁接口以上10~ 2 0cm处超低定干 ,否则苗木萌芽迟 ,长势弱。2 0 0 0年 …  相似文献   

7.
<正> 利用沙、碱荒地发展果树生展,有广阔的前景,既不与粮棉生产争地,又可尽快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采取夏挖坑,秋窖贮苗,地膜春栽的方法,1985年在文安县城关镇四村碱荒地上栽植梨树26亩,成活率为99.8%,当年新梢生长量40—50厘米,1986年新梢生长量60—70厘米,不仅有效地缩短了缓苗期,提高了成活率,并且促进了幼树的良好发育。这些幼树1987年有少量的开花座果,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一、夏季挖坑:根据农时于雨季前挖定植坑,深70—80厘米,长、宽要在(?)厘米以上,定植株行距为3米×4—5米,每亩44—55株.夏季在农作物管理的同时,随手  相似文献   

8.
济源市从2000年开始落实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共退耕还林1.6万公顷,其中栽植核桃实生苗1333.3公顷,90余万株.为保证农民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我们进行了核桃实生苗高接换优技术的试验推广,2006年改接20余万株,成活率在95%以上,当年新梢长30~80厘米,最长达120厘米,2006年9月通过了专家的现场测试验收.  相似文献   

9.
王海水 《果农之友》2003,(11):11-11
21世纪桃是河北省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育成,由丹桂×雪桃一代自交后选出。我所2000年春引入苗木试栽,通过连续两年的观察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新品种,现将其在周至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主要性状1.1植物学特征21世纪桃树势强健,枝条较直立。春梢褐绿色,秋梢鲜红色。叶片宽披针形,平均长17.6厘米,宽4.5厘米,浓绿,叶柄平均长1.2厘米。花芽饱满,较长。1.2生长结果习性该品种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强,生长健壮,树形较直立,在一般条件下,新梢生长量是川中岛桃和中华寿桃的1.5~1.8倍,3年生树平均株高2.5~3.0米,冠径3.5~4.0米,干周3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正> 1991年4月2日,我们在西峡县田关乡谢庄村,采用带嫩梢单芽枝切接法嫁接雨花露和砂子早生162株,砧木为1年生毛桃苗。2周后切面伤口愈合,成活率达100%。5月1日调查,接芽新梢平均长34 cm,最长48 cm。此嫁接法比常规的贮存  相似文献   

12.
3月22日至4月22日栽植柿苗,栽后用塑膜包严苗干,成活率高达9.7.9%,3月22日栽植者100%成活,当年平均单株抽生新梢4.6条,至7月20日调查,新梢平均长58cm。  相似文献   

13.
1997年3月20日,我局调取1500株柑和300株朋娜脐橙,其中将800株柑、150株朋娜进行套袋移栽,其余850株均按常规方法(对照)移栽。4月22日观察,套袋苗已抽梢82.6%,抽梢平均长2.25cm,最长5cm,成活率100%;对照区成活...  相似文献   

14.
诸城农牧局在桃林乡皮河窝村的丘陵地的沙壤土上(土层60-80厘米),对2年生苹果苗试行了秋季(10月上-下旬)带叶栽植。栽植沟深、宽各1米,回填土时施入杂肥每亩5000公斤,栽前、栽后各灌水一遍,培土堆越冬,成活率达95%-97%。定植后当年新梢平均长88.6厘米,发枝4-5个。此外对3年生苹果小树于3月下-4月上中旬也试行了带叶(元帅、金冠初展叶)移栽,穴深、宽各1米,回填土时施入杂肥5000公斤,灌透水,2-3天后锄树盘或用地膜覆盖,以保墒并提高地温。小树成活率达98.6-100%,树体发育正常,新梢平均长78.8厘米。 以上带叶栽植均比冬季或早春无叶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1986年7—8月本课题开展了对全川葡葡生产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撰写本文,希望能给有关方面选引,配置品种提供参考。 1.白香蕉欧美杂交种。中熟,鲜食良种。树势旺,新梢黄绿色,三年生树平均抽发新梢38条,新梢平均长54.2厘米(7月测,以下均同时测),节间长11.3厘米,新梢着叶  相似文献   

16.
<正>普遍反映杨梅嫁接成活率低,有的还反映出现"假活"现象,所谓"假活",是指杨梅嫁接后发几片叶子和长出一段新短梢后,无其它外界影响,又自然枯萎死亡。造成"假活"的因素很多,只要查明原  相似文献   

17.
我县现有山杏林面积20多万亩。为了使这一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常采用常规的劈接、切接、腹接等方法,但成活率低,嫁接速度慢,还需架设支柱保护接活的新梢,影响山杏改良的进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了“高辅腹接”法,即把普通腹接法的辅养橛长留到50厘米左右。此法简便易行,便于掌握,嫁接速度比劈接法提高1倍,成活率也高。由于接穗新梢分枝级次多,生长快,容易被风刮劈,高留辅养橛可以代替支柱保护新梢不受损害,并节省了架设支柱和人力。“高辅  相似文献   

18.
<正> 1988~1990年,在我县山区柿子林基地建设中,我们摸索出一种用双刀方块芽接的方法。此法速度较快,成活率高,易于掌握。一天8小时可接600~800株,成活率达96%以上,受到我县山区果农的欢迎。具体做法是: 1.双刀的制作用小学生削铅笔的折叠小刀两个,木板一块,长12cm左右,宽2cm,厚1.1cm,将小刀钉在木板两侧即可。  相似文献   

19.
方块芽接法比“T”形芽接法培育切花月季苗的成活率高23.4%,新梢长度长71.4%,可作为当年育砧当年成苗的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广西灵山县丰塘公社尖峰林场山地栽培的柑桔,1980年获得特大丰收。其中,一片种植在山窝和坡脚的16年生柑桔15.3亩,903株(化州橙740株,新会橙150株,扁柑13株),1980年总产215,994斤,平均亩产达14,117.2斤。比高产的1978年总产174,633斤,平均亩产11,414斤,还高出23.6%,创造了我县山地柑桔生产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