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园艺》2005,(3):56-56
滴灌是目前最为节水的一种灌水技术,但由于滴灌系统过于复杂、专业化,而且成本太高,不容易被农民接受。而利用重力对温室蔬菜进行滴灌,成本则大大降低,在温室大棚灌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郭旭新  赵英 《蔬菜》2005,(7):37-37
滴灌已成为当前菜农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大棚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包括滴灌带、滴灌管、滴头等)及其它附件组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灌水器常会发生一些故障从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滴灌逐步进入蔬菜大棚,特别是用滴灌带作为末级管道的大棚滴灌,因其价廉、抗堵塞性能好等优点而受到菜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6,(3):42-43
结合江苏省东台市的大棚西瓜生产现状,简要介绍了沿海地区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包括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的概念、沿海地区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系统的组成、沿海地区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的要点等内容,以期为生态条件类似地区发展大棚西瓜推广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文渊 《蔬菜》1999,(4):20-20
随着菜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新技术、新设施广泛应用到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为生产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大棚温室蔬菜生产简易滴灌技术介绍如下:一、简易滴灌系统的布置用中5mm塑料管做毛管,管壁上每隔35cm距离扎有孔径为1.2mm的水平单孔;用25mm塑料管做支管,用38mm塑料管做主管,在大棚一端主管上安装控制阀,并与水源接通,构成了简易滴灌系统。该滴灌系统,在棚内可以有2种布置:1.条型布置在大棚一端的地表上、地膜下每隔1m顺棚长的方向放一条长50m的毛管,并与棚端的主、支管连成管…  相似文献   

6.
杨捷 《长江蔬菜》2002,(7):28-28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用大棚栽培蔬菜的农户越来越多。而滴灌的增产效益显著,是大棚蔬菜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保障设施。滴灌不仅有节水、节能、降湿等优点,同时,还可调节小气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结合灌溉进行追肥、施药等。1滴灌的特点滴灌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机械灌溉方式,可以利用管道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通过滴头,按照需要给水,点点滴滴渗到土壤内,既满足了蔬菜生长需要,又不致因灌水而降低地温。滴灌是定量而缓慢的灌水,使土壤不板结,通气顺畅,有利于调节蔬菜根系所适宜的水分、养料和空气条…  相似文献   

7.
1 材料和方法1.1 大棚 每个大棚长 78m、宽 6m、高 2 2m ,棚内栽培 6畦番茄 ,每畦中间铺设软管后覆盖地膜 ,栽2行番茄。1.2 软管滴灌系统 我们采用安徽省界首市塑料制品总厂生产的双上孔软管滴灌系统 ,水泵为 2潜水泵 ,每小时出水 19m3 。1.3 方法 需灌水时将河水过滤后用水泵注入软管系统 ,对照则用同一水泵向田内沟系中灌水。由于番茄定植后天气长期阴雨 ,畦面潮湿不需灌溉 ,直至翌年 3月份才进行灌溉 ,4月中旬再灌 1次 ,5月份灌 2次 ,共灌溉 4次。确定灌水量 ,依据畦面在滴灌后有水渗出 ,沟灌则以离水源最远的沟中有半沟…  相似文献   

8.
张文渊 《蔬菜》2001,(5):18-18
随着大棚温室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技术、新设施被广泛地应用到大棚温室生产中,为生产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软管滴灌是专为大棚温室生产而开发的节水增产灌溉技术,属于局部灌溉,使地面局部湿润、无积水且水汽蒸发较少。它利用双上孔滴灌带,直接铺设在作物畦面上灌水,能为棚内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配合该项技术的发展,现将大棚温室双上软管滴灌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灌水方法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把水一滴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区附近的土壤中,借助于土壤毛细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入…  相似文献   

9.
2008~2010年,对日光大棚藤稔葡萄进行滴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滴灌能改善葡萄生长的环境和发育条件,使葡萄优质丰产早熟,增加经济效益。666.7m。每次灌水量14.1m^3,比沟灌灌水量26m^3节水46%。葡萄增产300kg,增收3000元。滴灌可直接将可溶性肥料滴往葡萄根部,提高肥效,不破坏土壤结构,有利于根系生长。滴灌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综合效益是极其显著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文芳  黄玉 《蔬菜》2012,(9):17-18
大棚蔬菜滴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它不仅节水、省肥,而且还具有省工、省时、操作方便和显著提高肥水利用率的特点。大棚蔬菜使用滴灌后,可使棚内空气湿度降低,蔬菜病害明显减轻,蔬菜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设施草莓栽培技术的推广及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草莓生产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为了更好地推广该技术,从基地的准备、定植、棚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几方面介绍了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苏州市大棚草莓栽培技术生产区,其它类似地区大棚草莓栽培亦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小区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滴灌和畦灌条件下不同磷素用量对秋季大棚黄瓜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秋季大棚黄瓜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滴灌大棚的黄瓜生长状况明显好于畦灌大棚,商品黄瓜产量显著提高(P0.05),各阶段用水总量278.3 mm,节水达41%。畦灌条件下,不施磷肥处理黄瓜果实产量显著低于磷肥处理(P0.05);滴灌条件下,过量的磷肥施用(P2O5100 kg·hm~(-2))导致黄瓜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见,滴灌条件下合理施用磷肥能够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有利于黄瓜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韦公远 《蔬菜》1999,(12):32-33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给水系统上的滴带或滴头将水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棚菜生产采用滴灌,对于节约水利资源、改善蔬菜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蔬菜生产需要大量的水,棚菜生产中多采用沟灌、畦灌,水的利用率仅为50%左右,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造成棚内泥泞,土壤板结,湿度增大,温度降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展滴水灌溉,不仅是缓解当前灌溉水紧缺的有效途径,也可提高棚菜牛产的综合效益,节本增收,利国利民。一、满灌优点1.用水少通过滴管使水滴允分湿润作物根部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防治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等的绿色控病技术,采用大棚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杀菌消毒灯)控病进行试验,结果3种技术都能减轻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但以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技术对番茄2种主要病害的控病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大棚草莓由于垄面地膜覆盖,给浇水施肥带来诸多不便,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水分供应不足.或者浇水过多,雾气过重,引发病害,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于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开展大棚草莓简易滴灌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鹤  王帅  徐进 《蔬菜》2016,(9):78-79
为促进滴灌技术在果菜与叶菜轮作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筛选了京郊地区常规滴灌条件下适宜春大棚芹菜生产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在京郊地区塑料大棚常规滴灌铺设方式(东西方向铺设,且间距为50 cm和70 cm相间)条件下,春茬芹菜栽培密度为100株/m2时,适宜的芹菜栽培方式为一穴双株,株行距为14 cm×14 cm,可以与常规滴灌设备较好地匹配,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大棚番茄滴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示范推广大棚番茄膜下微灌技术,对番茄膜下滴灌与沟灌两种方式下灌溉用水量、棚内温湿度、发病率以及番茄产量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膜下滴灌比沟灌省水54.8%,棚内气温提高2.4℃,地温相对提高3.6℃,棚内湿度降低14%,增产15.7%,增加收入11.4%。  相似文献   

18.
春大棚黄瓜生产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管理水平决定春大棚黄瓜生产效益。使用平衡施肥技术和生长调节剂,可促使黄瓜根系发达;运用黑色地膜全覆盖和膜下滴灌系统,可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地温、减少病虫发生、节省除草用工;使用绑头器可降低劳动成本和强度。同时,加强大棚黄瓜各生长期管理,可有效延长采摘时间,667 m2产量在6 000~8 000 kg,增收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滴灌是农业灌溉中的一项新技术,应用于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不但对节省灌溉用水、实现高产稳产、抑制杂草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滴灌方式在我国虽已逐步推广,但许多人都认为只要安装了滴灌设备就能节水,其实滴灌系统只有合理地应用才能真正发挥节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西瓜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露地西瓜栽培效益普遍下降,为此,赣州市南康区从2007年起引进浙江省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兴办大棚西瓜基地,每年都连片种植大棚西瓜;基地全部采用滴灌系统,推广大棚薄膜覆盖、管道滴灌施肥新技术,选择礼品小西瓜等优良品种,提早播种,提前采摘上市,增加西瓜出茬数,提高产量,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