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罕山踏绿     
陈秀民 《草原》2012,(2):69-74
正七月下旬的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江南的朋友打来的,我们是在出国考察时结识,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他说他们全家从未到过内蒙古,当然也就从未见过辽阔的草原。利用孩子放暑假的机会,想携全家到巴林草原看看。他问我巴林草原最好看的地方在哪里,我未加思考就脱口相告:  相似文献   

2.
草原风物     
杨瑛 《草原》2010,(4):49-52
庆州白塔的千年光阴一座古塔,立在草原上,已近千年。一千多年前,巴林草原的统治者是契丹人,他们建立了辽王朝。读辽史,总有风雨飘摇的感觉。到了第七个皇帝辽兴宗,也是努力地维护自己的皇权。可有些事情使他感到了岌岌可危,他的生母自封为章圣  相似文献   

3.
2007年5-10月在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啃食对草原植被生物量、植物补偿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生物量与布氏田鼠密度关系呈现了"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鼠密度每100 m2<5只时,植被生物量呈增加趋势。鼠密度每100 m2为5只时,其植被生物量增长达到最高值,随鼠密度的增加,植被生物量下降。2)植物补偿生长量与布氏田鼠密度相关呈单峰型曲线,鼠密度每100 m2为8只时植被的补偿生长量最高。3)植被生长可承受的鼠密度每100 m2为4只(折合400只/hm2),鼠密度每100 m2≤4只时刺激植物生长,且可稳定植被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2013年5-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研究贝奥不育剂、溴敌隆灭鼠剂对草原主要害鼠布氏田鼠的控制作用。通过早春一次性足量投饵(贝奥不育剂野外有效期30~60 d;溴敌隆灭鼠剂野外有效期30 d),按月铗捕调查的方法研究贝奥不育剂和溴敌隆杀鼠剂对该地布氏田鼠种群增长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月不育剂组布氏田鼠的家系大小较杀鼠剂组的家系更大且差异显著(P<0.05),6月差异不显著,杀鼠剂组布氏田鼠种群恢复速度比不育剂组快。贝奥不育剂改变了布氏田鼠种群的性比,其幼体出生率比杀鼠剂组低。因此,贝奥不育剂对布氏田鼠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野鼠类个体虽小,但数量众多,对草原的危害相当严重。在中国干旱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地区,被鼠类破坏的草原面积竟占该地区草原总面积的30%以上。生活在草原上的鼠类特别喜食牲畜爱吃的优良牧草,如羊草、针茅、冰草和冷蒿等。据测定,一只布氏田鼠每日吃干草14.5g,全年可消耗牧草约5.3kg;栖居在甘南草原上的高原鼠兔日食鲜草7713g,一只成年鼠兔在牧草生长季节的4个月里,可吃掉牧草9.5kg。  相似文献   

6.
布氏田鼠种群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4~1995年通过对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的布氏田鼠(Microtusbrandti)采用野外标志重捕法(CMR)研究该鼠种群生产量的特点、种群的个体周转率(θN)、繁殖生长生产量(P=Pr+Pg)和生长一存活曲线(G-SCurve)等数量化指标分析布氏田鼠对草原初级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布氏田鼠是内蒙古典型草原的主要啮齿类动物,其活动既可以改变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又可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进而潜在影响与绝大多数草原植物共生的重要土壤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MF),但目前关于啮齿动物活动对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大型野外布氏田鼠围栏实验平台,选择其中3个田鼠密度处理(低、中、高密度,对应的初始投放布氏田鼠数量分别为12、24和48只·样地-1),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密度布氏田鼠处理对AMF群落的影响,采用标准网格交叉法测定根系侵染率和土壤菌丝密度,探究布氏田鼠活动对典型草原AMF群落的影响机制和作用途径。主要结果表明:1)在土壤样品中共鉴定到6科9属的AMF,其中优势属为球囊霉属(Glomus);2)高密度布氏田鼠处理显著降低了植物生物量、植被盖度、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土壤水分、pH,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AMF侵染率、菌丝密度、丰富度和多样性;3)相关性分析表明,菌丝密度与植物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土壤pH和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与硝态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侵染率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土壤pH和含水量显著正相关;AMF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和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不同操作分类单元(OTU)丰富度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和pH显著正相关;4)NMDS 和 PerMANOVA 分析显示AMF群落结构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土壤NO3-和pH是影响AMF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因此,布氏田鼠密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群落生物量、多样性以及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同时两者的改变导致了AMF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可能会加速典型草原的退化。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12,(5):20-20
根据去冬今春监测数据分析预测:2012年新疆草原害鼠中等偏重发生,危害面积511.93万hm^2。主要危害种类有黄兔尾鼠、大沙鼠、鼹形田鼠、赤颊黄鼠等,主要发生在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原,发生区域涉及伊犁、塔城、昌吉、哈密等14个地州60余个县市。  相似文献   

9.
布氏田鼠是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主要害鼠之一,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集中,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通过对新巴尔虎右旗1980-2013年,布氏田鼠鼠害发生及环境气候条件的长期观测发现,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在自身自然消长和环境降水量、气温等因子综合影响下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变化,平均周期6-8年;种群增长时具有爆发性,种群衰退时具有快速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种群数量与环境中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并受水热综合影响;种群数量增减是生物与环境综合效应的结果。通过分析布氏田鼠种群波动一般性规律,为今后草原鼠害的预测、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阿巴嘎旗是纯畜牧业旗,草原不仅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我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20年来由于连年的草场干旱,加之重利用、轻建设、轻保护观念的驱使,牲畜超载过牧,使草场过度利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鼠害日益严重。阿巴嘎旗被鼠害危害草场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7%以上,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和发展,因此,对布氏田鼠的发生及防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对于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10月在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啃食对草原植被生物量、植物补偿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生物量与布氏田鼠密度关系呈现了“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鼠密度每100 m2<5只时,植被生物量呈增加趋势。鼠密度每100 m2为5只时,其植被生物量增长达到最高值,随鼠密度的增加,植被生物量下降。2)植物补偿生长量与布氏田鼠密度相关呈单峰型曲线,鼠密度每100 m2为8只时植被的补偿生长量最高。3)植被生长可承受的鼠密度每100 m2 为4只(折合400只/hm2),鼠密度每100 m2≤4只时刺激植物生长,且可稳定植被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中后期布氏田鼠在我旗大面积严重发生,给草牧场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保护草原生态,我旗曾在1988-1989年连续2年进行了大面积飞灭,通过飞灭基本上控制了鼠害,在这之后10多年的时间内布氏田鼠未发生严重危害。但近2年布氏田鼠又发生严重危害,2003年、2004年鼠害发生面积分别为8万hm^2和14.40万hm^2,重度面积分别为5.33hm^2和10.67hm^2。本文简述了布氏田鼠在我旗发生的历史、防治情况及危害现状,意在提示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及早做好灭鼠的资金和物资准备,以便及时开展灭鼠工作,同时指出要采取综合防治,加强生态建设,恢复草原生态平衡方可从根本上控制鼠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马鹿人工接精技术的应用赵列平(哈尔滨特产研究所150038)邹洪涛,张玉海,刘树江(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坝林场)乌兰坝林场位于我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南麓的巴林草原北林区。现有林地20700公顷,草原22300公顷,水草丰盛,气候适于马鹿生存,山中有丰...  相似文献   

14.
我区自上世纪80年代成立蝗虫鼠害测报防治站20余年,先后开展了草原兔尾鼠、印度地鼠、黄兔尾鼠、大沙鼠、鼹形田鼠及其它鼠种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根据开展鼠害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鼹形田鼠是我区草原主要害鼠之一.数量多,分布广,严重破坏草场.主要特点:鼹形田鼠终生营半地下生活,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主要食物.多年以来,在消灭鼹形田鼠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在药物和方法上都有较大的进展.但与防治其它害鼠相比,效果尚属低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鼹形田鼠的消灭效果,2001年7月6日~12日在克州乌恰县进行了野外灭鼠比较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7~2011年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示范区(东乌珠穆沁旗恩和宝力格苏木)和对照区(锡林浩特市阿尔善宝力格苏木),对鼠类数量变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对照区鼠类群落鼠种数多于示范区;对照区不同年份占群落捕获量比例较大的鼠种不同,而示范区大部分年份占群落捕获量比例较大的鼠种为黑线毛足鼠;对照区易形成危害的布氏田鼠数量2007年较高的时候,示范区相对低,仅在2007年9月出现,且该月布氏田鼠和黑线毛足鼠数量较为接近;对照区优势鼠种为布氏田鼠,示范区优势鼠种为黑线毛足鼠和长爪沙鼠;对照区短耳仓鼠和草原鼠兔呈极显著正相关,示范区布氏田鼠与五趾跳鼠呈极显著正相关;对照区5年中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各年变化的大小顺序一致,且均与优势度指数各年变化的大小顺序相反,而示范区5年中多样性指数分别与均匀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各年变化的大小顺序不一致,且仅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各年变化的大小顺序相反。  相似文献   

17.
去年国家出台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及其他一系列涉及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发展的政策被称为"草原新政",其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四个重大". 一、草原的战略地位得到重大提升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中,草原一直被视为牧区发展畜牧业的生产资料和场所,草原的生态价值基本无人提及.同时,受中原农耕文化和"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草原被视为"荒地",随意被开垦成农田,造成草原面积锐减.草原保护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草原鼠虫害偏重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业科学》2002,19(4):77-77
由于残存基数高、暖冬和春夏高温少雨等因素的影响 ,今年全国各地草原鼠虫害发生规模较大。草原蝗虫、草地螟、草原毛虫、草原鼢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等都较往年偏重发生 ,部分地区已成灾害。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省 (自治区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 ,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已全面展开。据各地有关单位报告 ,今年我国草原鼠、虫害发生偏重于往年 ,特别是草原虫害 ,发生早、数量大、区域广、为害重。1 草原虫害1 .1 草原蝗虫 目前 ,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均已大面积暴发。全国累计发生面积 172 4 .73万km2 ,其中严重危…  相似文献   

19.
此次去赤峰市巴林右旗检查扶贫开发工作,有幸结识了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挂职锻炼任巴林右旗副旗长的特木勒同志,并通过在扶贫开发工作检查验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特木勒在巴林草原上的扶贫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他那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情系草原、关心群众疾苦,全身心投入扶贫攻坚的忘我工作热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草原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了实现对草原鼠害的科学防治,提高防治工作的技术含量,需要切实有效地研究防治措施。集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及草原的应用状况,应重视对草原鼠害防治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完成好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确保草原鼠害防治有效性。1鼠类对草原的危害1.1地上鼠的危害这类鼠会啃食嫩叶、幼苗等,对草原产生一定的危害,会使其质量水平有所下降,影响草原生产活动的开展。像田鼠、大沙鼠、子午沙鼠等都是草原地上鼠,这些草原地上鼠的增多,加大了对草原的危害,制约了牧草的生长和草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