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晶 《猪业科学》2007,24(7):52-53
凌晨两点,第三栋产房里那头第1胎生产的母猪终于顺利产下了第12头仔猪.安国秋看着饲养员把小猪擦拭干净,放到母猪身边吃奶,心里如同辛勤耕耘一年后收获果实般的满足与陶醉,全然没有疲倦与睡意,就连北京夏季那压抑的闷热也没有影响他喜悦的心情.  相似文献   

2.
雨果笔下一部著名小说的主人公叫冉·阿让。在一个冬天的日子里,冉·阿让姐姐的孩子们饿的实在不行了,一连几天没有吃饭,于是冉·阿让就去偷了几块面包,结果被抓了起来并被送进了监狱。他这个人生性很倔,不停地越狱,可都没有成功,每越一次狱就加刑一次,最终冉·阿让在监狱里待了十九年,十九年后他终于越狱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只饱受主人疼爱的黄莺,从小就被关在笼子里。它虽然永远不愁温饱,又没有天敌的威胁,却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自由"。这只黄莺足足被关了一辈子,它寿终正寝之后,上了天堂。在上帝面前,它却显得不知所措。上帝安慰它:"你别担心,这里是天堂,不但处处开着美丽的花朵,而且有食之不尽的水果。更棒的是,你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一晃就年近花甲了。还想张狂,而年轻不再。曾几何时,我年轻得只有稚嫩,血管几近透明。在那个楼房都被涂抹成红色的年代里,我心也被燃烧成火焰色。我像所有被裹挟的人们一样,老子为大,颠狂得放浪形骸。那时节,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色里,我们敞着怀走下山来,豪情溢于言表,我们以为自己是蒙哥马利。许多年后,历史沉淀下来,  相似文献   

5.
从1994年起,联合国将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人们终于一致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荒漠化和干旱的威胁,这一威胁的要害是:土地干裂,沙进人退,地球有可能沦为荒漠,绿色家园将成为红尘梦沓的记忆。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更容易想起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英雄的行为。从牛玉琴到石光银,从申纪兰到白春兰,他们的业绩冠以英雄史诗的名义绝非过誉。他们用草网、柽柳、沙枣和胡杨,用人类的气魄和智慧,止住了尾随而来的饕餮般的沙漠,在自然中拥有了安宁和生存的权力。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更加企盼未来的岁月不再大漠滚沙,尘暴肆虐,所有对人类命运无比眷怀的人都不再有那么多的忧戚和呐喊,而所有关于人类家园的美丽前景都已被我们纳入未来。  相似文献   

6.
赵卡 《草原》2013,(8):54-62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总的来说是个倒霉的家伙儿,连续八十四天居然没捕到鱼。终于有一天,他独自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这鱼太大,大到把他的破船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筋疲力尽,最后被老圣地亚哥杀死绑在了小船的一边,归程途中却连续遭到鲨鱼的多轮袭击,等回港时绑在破船上的就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了。这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给我们讲的一个关于老渔夫和捕鱼的故事,这个故  相似文献   

7.
最大的不幸     
《畜牧市场》2009,(5):15-15
一个人在他23岁时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呆了9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里度过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惟一的细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一点灿烂的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  相似文献   

8.
神奇的蚂蚁     
《水禽世界》2009,(4):60-60
一名男子被判刑12年,在狱中颇为无聊。一天,他发现有一只蚂蚁竟然听得懂他的话,于是便开始训练它。几年之后,这只蚂蚁不但会倒立,还会翻筋斗,令他颇为得意。终于他出狱了,第一件事便是跑去酒吧,准备炫耀他那只神奇的蚂蚁。他先向酒保点了一杯啤酒,然后把蚂蚁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在桌上,向酒保说:“看看这只蚂蚁……”那酒保过来,马上一把将蚂蚁拍死,然后很抱歉地对他说:“对不起,我马上换一杯新的给你!”  相似文献   

9.
听说玻璃山镇镇郊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黄牛饲养场,场主有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韩壮。于是,我们特意前去拜访。来到院里,只见80多头膘肥体壮的改良牛正在槽头静静地吃草,另一边烧制白酒的作坊里也热气腾腾地散发着酒香味。原来,这是一种用玉米、稻壳等酿制小烧,再用酒糟育肥牛的典型致富模式。可是主人偏偏不在家,别人又不能细说根底,无奈,我们只好去寻主人。在畜牧站站长老丁的指引下,我们终于在一位农民老乡家的炕头上找到了韩壮。可是,此时的他已是豪饮了一场,说起话来,免不了磕磕绊绊,我道明了来意,请他谈谈养牛致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蜜蜂杂志》2014,(8):1-1
<正>三十年前,一个饮着母亲河河水长大的农民的儿子在没有资金的困境中,凭着一腔热血,历经磨难,终于闯出一片天地,成为安徽省蜂产业的领军人物。他,就是安徽蜂献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汪友胜先生。五月初夏的一个上午,汪总在他的书房里热情地接待了我。笔者初见汪总,如果不是听出他一口地道的桐城方言,还以为他是一个北方汉子呢。1.85 m的个头,高大魁梧,白皙的皮肤,一副丝边眼镜后面的眼睛里充满着睿智的目光。当我请他谈谈自己的创业  相似文献   

11.
李崇 《养猪》2014,(3):48-48
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认识到生老病死如同昼夜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他以古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生死观为训,在生之年不寻欢作乐,空耗精力,也从不因为“老之将至”而畏惧死亡。庄子活到83岁,无疾而终,他的寿命比同时代人的平均寿命多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12.
外媒     
<正>俄罗斯蜜蜂损失氟虫腈,一种在欧洲被禁止使用的杀虫剂,被怀疑是导致俄罗斯中部蜜蜂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过去10年里,俄罗斯的油菜种植翻了一番,蜜蜂的死亡归咎于对油菜的处理。养蜂者声称氟虫腈(在俄罗斯是合法的,但是在使用上有限制)在俄罗斯已不再被使用。俄罗斯国家养蜂研究中心的Anna Brandoff认为,由于现有的杀虫剂价格昂贵,一些杀虫剂可能会被廉价的、不受管制的毒素稀释。据估计,俄罗斯已经有30万群蜜蜂死亡,一些蜂农逐渐放弃养蜂。  相似文献   

13.
农夫与石头     
《农村养殖技术》2006,(4):40-40
在一位老农的农田中,多年以来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环了他的中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天,又一把犁头被碰坏了,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定决心要解决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他惊讶地  相似文献   

14.
《草原》2016,(10)
正热恋中的巴岱巴岱闭着眼吼了一声,像那条被哑巴老头剜走眼珠的黑狗一样,在沙尘中奋力地吼了一声。吼声从他口腔里完整地发出,但又在瞬间销声匿迹。风,太猛烈了。巴岱觉着,风简直就是无数支胳膊,不停地往身上肆虐:揪头发、打脸蛋、抓鼻耳、掐喉咙、扎额头、扯衣角,就连深藏不露的五脏六腑,也有种被撕被拽的疼痛感。巴岱又吼了一声。他知道,此刻在这片昏黄的沙窝子地没人  相似文献   

15.
刘景盛,59岁,言语不多的山东汉子,宽额大脸,面相和蔼,目光眸利有神,总是穿着一套笔挺的蓝色西装,而西装上时常粘着进出库房时蹭上的白色粉尘——个典型的农民企业家形象。他种过田,当过兵,上过军校,转业后当过工人,在商场里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经历大半生的坎坷后,他终于在兽药行业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6.
<正>就在大批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逃离艰苦、闭塞的养殖场、甚至选择改行不再从事农牧业的时候,一名理工大学的教师却放弃令人艳羡的体面工作,放弃出国的机会,不顾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几乎白手起家,投身养猪行业,经过10年岁月的打拼,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翔"),去了解年轻的董事长高亚飞如何带领他的团队在短短10年的时间内、在并不被很多人看好的养猪领域内开疆拓土,大展鸿图。  相似文献   

17.
自由意志问题是一个古老且难解的哲学难题。和心灵、意识一样,自由意志问题在当代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它们同时也是神经科学、生物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就是站在神经科学的角度,在通过对意识的研究的基础上来阐述他的自由意志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任志鸿 《草原》2013,(10):111-112
重阳节,我的母亲并不记得的节日。早晨,我给她老人家打电话,电话里的母亲明显地耳背,她一直在电话里答非所问,弄得我在这端哭笑不得。后来,我索性什么也不问,只听母亲兀自讲着家里的事。母亲告诉我,我那位因车祸致残的叔伯哥还住在母亲家。叔伯哥发生车祸出院后,曾被他的亲兄弟接回去住过一段时间,能自由行走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母亲家,由年迈的父母照顾着。我的  相似文献   

19.
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对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史尤其对自由主义思想史的研究之中。他把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认为:消极自由意味着不被别人干涉,不受干涉的领域越大,人的自由也就越大;而积极自由则意味着个体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人自身应当拥有自主性就是积极自由的主要含义。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似乎只是两个在逻辑上相距不太远的概念,但实际上,历史地看,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是朝着不同方向发展的,消极自由的发展指向一元主义,而积极自由的发展指向多元主义。多元主义及它所主张的积极自由比一元主义及它所主张的消极自由更合理,也更人道。  相似文献   

20.
遗传学的新技术浪潮在提高现代母猪生产产量的同时也减少了母猪的每日自由采食量,以至于在哺乳期内采食量相对不足,这是我们关注遗传学浪潮给现代母猪生产带来的负作用的原因。在一份早期的刊物中我们已讨论了在过去10~15年中,遗传选育技术不经意地减少了现代育成猪食欲的实际生产问题。一些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断奶母猪和淘汰母猪的采食量正以每3年1%的速度递减。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这种类似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同在后备猪和育肥猪之间有着显著的遗传性状改变,饲养者也在改变母猪的遗传性状。这项工作使得母猪有更高的泌乳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