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在鼓泽鲫体内沉积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配制了9种不同配方,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了鱼体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工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结果表明:膨泽鲫骨肉中赖氨酸的沉积率最高,对配合饲料中总需氨积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2.
彭泽鲫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适合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以蛋氨酸(Met)、赖氨酸(Lys)2种必需氨基酸(EAA)和维生素C(Vc)为试验因子,对每一种因子科学地确定3种水平,设计了9种不同配方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Met和Lys为主要因子,Vc为次要因子,且以Met255%、Lys495%、Vc100mg/kg这一试验组的相对增重率和摄食量最大,饲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罗氏沼虾肌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来设定饲料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研制了罗氏沼虾配合饲料。在饲料中添加“生物灵”添加剂,促生长效果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开发基于以低值海藻为原料的篮子鱼配合饲料提供依据。选用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和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以及冰鲜鱼、配合饲料(自制)等4种饲料投喂黄斑篮子鱼8周。结果显示:生长效果以配合饲料组最好,海藻组最差。不同饲料对鱼体的生化成分有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组全鱼的蛋白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海藻投喂组,而冰鲜鱼组全鱼的灰分含量明显低于其它3组。从肌肉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龙须菜组明显高于其它3组,尤以精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最为明显;配合饲料组鱼肌肉的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而浒苔组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以上结果说明,结合海藻和配合饲料各自在生长或肌肉营养成分上的优点,可望开发出基于此类低值海藻原料的低成本黄斑篮子鱼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5.
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和发芽蚕豆喂养平均体重(1000±20)g草鱼70d,分析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79.5%、40.32%和50.10%,饵料系数分别为2.11、4.78和4.31,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显著增加了饵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肌肉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比配合饲料组显著提高(P<0.05)。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但是显著提高了草鱼肌肉品质。投喂发芽蚕豆的效果要优于投喂浸泡蚕豆。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0%(对照组)、5%、10%、15%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中0%、9.10%、18.20%、27.3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53 d后,测定其生长、饲料利用、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氨基酸沉积率,旨在为玉米蛋白粉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玉米蛋白粉组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玉米蛋白粉组的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饲料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5%玉米蛋白粉组虾的生长、饲料利用显著低于对照组、5%组和10%组(P<0.05).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不影响罗氏沼虾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也不显著影响肌肉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总量(P>0.05);对于单种氨基酸而言,除了10%和15%组的苏氨酸和15%组的丝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之外(P<0.05),其他各组各种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沉积率没有显著影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的沉积率均较高;5%组和:10%组除了苏氨酸的沉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之外(P<0.05),这2组的其余氨基酸沉积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5%组除了丙氨基酸沉积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之外(P>0.05),其他氨基酸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罗氏沼虾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适宜用量为5%~10%,对鱼粉的适宜替代量为9.10%~18.20%.  相似文献   

7.
配合饲料品质对鲤鱼体内必需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3单因子有重复方法设计网箱饲养鲤鱼种的试验。A、B两种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基本相同,分别为18.17%和17.86%.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也大体相等,分别为7.39%和7.31%。A饲料中动物蛋白源为10%的鱼粉,B饲料中为5%的羽毛粉+5%的鱼粉。试验结果表明:鲤鱼体内赖氨酸的沉积率最高,分别达73.88%和79.57%;组氨酸次之,分别为60.22%和61.28%。缬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沉积率因配合饲料的品质不同呈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品质越好,必需氨基酸沉积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彭泽鲫鱼种配合饲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了9种不同配方的饲料,用来喂养彭泽鲫春花鱼种。结果表明,彭泽鲫鱼种配合饲料中能量的适宜量为121MJ/kg,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0%,磷的适宜添加量为07%。  相似文献   

9.
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发芽蚕豆喂养体质量为(530±2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7 d,以考察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为83.08%、55.01%和62.82%,饵料系数分别为2.03、2.96和2.70,投饲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增加了饲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胶原蛋白含量和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加(P<0.05);肌肉游离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肌肉的硬度和黏性也有了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喂蚕豆可显著改善草鱼肌肉品质,但同时降低了草鱼生长性能.[中国水产科学,2008,15(6):1 042-1 049]  相似文献   

10.
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对三种不同来源(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冰鲜下杂鱼饲养和野生捕捞)的大口黑鲈成鱼的含肉率、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国花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来源的大口黑鲈蛋白质含量在17.97%~20.15%,脂肪含量在0.81%~6.41%,灰分含量1.24%~1.41%,水分含量72.12%~79.98%,肌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14.19%~16.47%,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以上,表明大口黑鲈肌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源。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大口黑鲈与使用冰鲜下杂鱼饲料饲养的大口黑鲈其肌肉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组成相差不大,但含肉率存在很大差异,人工配合饲料饲养、冰鲜下杂鱼饲养和野生捕捞的大口黑鲈含肉率分别为74.27%、64.86%和62.71%。而全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中国花鲈含肉率为72.53%,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于三种来源的大口黑鲈。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设计法对鲤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糖类、脂肪、混合无机盐等的适宜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各营养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蛋白质35%、脂肪12%、糖类25%、混合无机盐8%。影响锂鱼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是混合无机盐和蛋白质,糖类是次要因素,脂肪的影响最小,通过分析鲤鱼肌肉的氨基酸含量,计算出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值及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时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2.
黑鲷幼鱼饲料蛋白源氨基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黑鲷幼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作为幼鱼饲料中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标准模式,通过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和生物饲养试验结果相结合,对黑钱财幼鱼的9种不同蛋白源酸比的饲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黑钱财幼鱼配合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估,筛选出个高效饲料蛋白源配方;表明EAAI是鱼用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和氨基酸平衡研究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配制蛋白水平分别为32.16%、36.13%、39.59%和41.24%的等脂等能配合饲料(分别记为饲料1~4),对初始体重为(10.98±0.28) 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雌体进行池塘养殖120 d,以探究饲料蛋白水平对三疣梭子蟹雌体生长、卵巢发育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蛋白水平对池塘养殖条件下雌体的生长无显著影响。饲料3组雌体的卵巢指数和总可食率均最高(P<0.05)。饲料4组卵巢中粗蛋白含量最高(P<0.05),3组和4组的肝胰腺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组和2组(P<0.05),而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则在1组和3组中较高(P<0.05)。卵巢中的总脂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肝胰腺和肌肉中总脂含量均在饲料1组中最高,而饲料2组中最低(P<0.05)。饲料1组和3组肌肉中的总必需氨基酸(∑EAA)和总非必需氨基酸(∑NEAA)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三疣梭子蟹雌体育肥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约为40.16%。研究表明,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可以提高三疣梭子蟹的卵巢发育和肌肉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来源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投喂配合饲料、冰鲜鱼、混合饲料(配合饲料与冰鲜鱼质量比为1∶1)的大口黑鲈,对其生长状况,以及肌肉营养成分、颜色、持水力、质构特性和肌纤维特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冰鲜鱼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配合饲料组,混合饲料组介于两者之间,但配合饲料组具有更低的饵料系数;与其他组相比,冰鲜鱼组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更高(P<0.05);冰鲜鱼组肌肉的红度值(a*)最高(6.51±1.10),黄度值(b*)最低(4.81±0.69);配合饲料组离心损失率、失水率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且其熟肉率仅73.15%,显著低于混合饲料组(78.04%)和冰鲜鱼组(77.81%)(P<0.05);冰鲜鱼组大口黑鲈肌肉的硬度、咀嚼性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饲料组(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冰鲜鱼组和混合饲料组大口黑鲈肌纤维直径更小、密度更高。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冰鲜鱼更利于大口黑鲈的生长和肌肉品质的提高,但配合饲料组的饵料系数更低,饲料利用率更高。因此,建议从冰鲜鱼的营养组成、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和生理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彭泽鲫生长、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最适添加量,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饲养试验,以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和分别添加0.06 %、0.12 %、0.18 %和0.24 %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饲喂彭泽鲫。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当添加量达0.12 %时,试验鱼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继续增大添加量,增重率和饲料系数的变化不显著;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为0.24 %的试验组,试验鱼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肝胰脏和肠道内蛋白酶的含量,但对肝胰脏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试验鱼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增强其消化酶的活性和抗氧化功能,其最适添加量为0.12 %。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鳢(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hanna maculata♀)生长及肉质的影响,在杂交鳢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5 %、7.5 %、10 %)的鲜赤子爱胜蚓浆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时间为100 d。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7.5 %蚯蚓浆能显著促进杂交鳢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P<0.05),但对杂交鳢成活率没有影响;添加5 %、7.5 %的鲜蚯蚓浆,能显著提高杂交鳢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并能相应增加杂交鳢肌肉中总氨基酸(TAA)、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丙氨酸Ala)、必需氨基酸(EAA)和半必需氨基酸(HEAA)的含量;添加7.5 %、10 %的鲜蚯蚓浆,能显著提高杂交鳢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鲜蚯蚓浆,均能显著降低杂交鳢肌肉中灰分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7.
徐禛  杨航  梁高杨  高擘为  李小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19,43(11):2383-2393
为研究黄芩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0.4和0.6 g/kg黄芩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75.8±0.24)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鱼体增重率与黄芩素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添加0.2 g/kg黄芩素时,鱼体增重率最大(210.1%),较对照组提高了8.63%,而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0.14;添加0.2、0.4和0.6 g/kg黄芩素显著提高了血清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添加0.4 g/kg黄芩素显著提高了血清CAT活性。各组在AKP活性和LZM含量上无显著差异。0.4和0.6 g/kg黄芩素组的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6 g/kg黄芩素组的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在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胶原蛋白含量、肌肉失水率以及肌纤维密度和直径上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显示,黄芩素可促进草鱼生长,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草鱼饲料中黄芩素的添加量推荐为0.2 g/kg。  相似文献   

18.
廖英杰  刘波  任鸣春  崔红红  谢骏  戈贤平 《水产学报》2013,37(11):1716-1724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血清中游离必需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3.34±0.03)g的团头鲂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赖氨酸含量为1.29%、1.71%、2.09%、2.48%、2.88%、3.27%的饲料,养殖实验为10周。研究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4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的鱼体末重、增重率、特定增重率、氮沉积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但不影响存活率;(2)2.09%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鱼体蛋白含量和降低脏体比系数,2.88%、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粗灰分含量;(3)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总蛋白含量;2.14%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含量;(4)除血清亮氨酸和缬氨酸之外,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同时,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中总必需氨基酸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以鱼体特定增重率和蛋白沉积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2.36%(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96%)和2.22%(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53%)。  相似文献   

19.
以龙胆草提取物作为添加剂,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等氮等能饲料,对罗非鱼幼鱼进行分组饲养.通过11周养殖试验,采集鱼体肌肉组织,测定不同添加量组间肌肉常规及其氨基酸组成等指标,以研究龙胆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罗非鱼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胆草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升吉富罗非鱼具有提高肌肉粗蛋白含量,增加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的作用,其中以0.3%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饲料能量源及其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性能的影响,以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7%,蛋白能量比为20.23 mg/kJ的饲料作为对照组饲料(C),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提高饲料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调节饲料能量水平,制作饲料蛋白能量比分别为19.51 mg/kJ (中碳水化合物组, MC)、18.85 mg/kJ (高碳水化合物组, HC)、19.45 mg/kJ (中脂肪组, ML)和18.54 mg/kJ (高脂肪组, HL)的4组实验饲料,在淡水养殖条件下投喂初始体重为(0.6±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提升饲料脂肪水平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HL组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沉积率;增加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蛋白质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 ML组、MC组、HC组对虾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HL组对虾肌肉粗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虾肌肉总脂肪含量则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