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核桃高接改优技术核桃高接改优应选生长旺盛、树龄在10年以下的实生树和劣质低产树,高接应选品质好、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对生长不良的树,应加强管理,促进树势转强后再行改接。一、高接技术及其程序1、砧木选择:嫁接部位直径粗度以5—7cm为宜,最粗不...  相似文献   

2.
核桃高接换优是将核桃优良品种的接穗嫁接到低产劣质的实生树上,以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嫁接方法,是改造低产劣质核桃树的有效办法,由于我国长期沿用实生繁殖,后代变异较大,良莠不齐,核桃高接换优的任务艰巨,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这项技术先后在各核桃产区推广使用,取得显著增产优质效果,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插皮舌接和单芽切接两种方法,其中以插皮舌接为最好,成活率最高,在80%以上,应用广泛.实践证明,高接换优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近年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以上3种方法都是春季枝接,都存在接后伤口愈合差、易风折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通过实地观察摸索出一套比以上方法更实用的嫁接技术,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指导下,技术人员对祁县贾令镇1.3hm27~12年生的核桃低产园进行了高接换优,共改造900余株,实现了当年嫁接新梢生长量达1m以上,第2年挂果率达90%,第3年平均株产干果0.5~1.5kg。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砧木选择与处理砧木应选择树势健壮、管理水平较高的20年生以下的树。嫁接前应对砧木进行处理。春季枝接3~20年生的树,在嫁接前3~4 d,按树形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处理枝头,枝头粗度3~10 cm。芽接树砧木的处理,3年生以下的树,5月份芽接时,先按树形要求进行简单的整形修剪,边整形边嫁接,每个枝头嫁接1个芽。4~20年生树将主枝保留15~30 cm,全部锯断,萌芽后留1~3个新梢,5月份进行芽接。2接穗选择与处理2.1枝接接穗应在核桃树发芽前20~30 d,采采穗  相似文献   

5.
南岭乡是我市的老梨区,共有百年树龄的老黄梨树3万余株。近年来,质粗渣多,风味偏酸的大黄梨在果品市场上已无出路。为此,从1995年起我们连续4年对该乡的1.2万株老黄梨实施了高接换优,嫁接成活率在95%以上,并实现了两年见果、三年平均株产148kg的好...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人们的需求,在梨树栽培中,低产劣杂品种加速高接砀山酥梨、黄花梨、21世纪王子等好品种,在目前水果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必要。 固镇园艺一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土壤为砂礓黑土,被改接的梨品种有伏酥、紫酥、鹅黄、糙子、鸭梨等。树龄在38~40年。 一、高接换优技术要点 1.“大于12,小于2”多头高接是按原树  相似文献   

7.
核桃高接换优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实生繁殖变异性大,难以丰产。而全部采用优质苗木,成本较高,果农难以承受。选用优良品种嫁接,能早果丰产,提高核桃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玉田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对核桃产业的支持,我县核桃产业也进入大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我县核桃栽培面积已达5666.7hm2,但其中大部分为低产树,高接换优是改造低产树的有效途径。与其他果树相比,核桃嫁接的难度较大,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嫁接成活率。我们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认为影响核桃高接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和技术如下。1影响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核桃高接换优简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各地仍主要采用包土保湿高接技术进行核桃高接换优,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对大树多头高接及平斜枝嫁接操作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借鉴云南和山东等地的核桃高接经验,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了一种蜡封接穗裹报纸遮阴高接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活率达86%。1砧  相似文献   

10.
渭北是核桃优生区,已被列为陕西省优质核桃生产基地。目前核桃实生树在生产中所占比例很大,产量不高,商品性差,效益低下。高接改造,就是以原有实生劣质低产大树为砧木,在基本保持原有树体框架的基础上,嫁接为优良品种的方法。我们  相似文献   

11.
核桃高接换优是快速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最有效技术措施,近年来全国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目前各地仍主要采用春季插皮舌接法,该方法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对小干径(〈3cm)幼龄树高接操作难度大,嫁接成活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连续3年(2005~2007年)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核桃高芽接换优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工效高、嫁接成活率高(接芽成活率95.2%,株成活率100%),改接当年基本恢复树冠,翌年见果。  相似文献   

12.
辛国  张进德  林云 《果农之友》2007,(11):27-27,33
核桃高接换优是快速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最有效技术措施,近年来全国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目前各地仍主要采用包土保湿高接技术,该技术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对小干径(<3厘米)幼龄树、大树多头高接及平斜枝高接操作难度大.因此,笔者近两年来借鉴山东和河南等地的核桃高接经验,通过多次试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核桃高接换优简易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工效高,高接成活率在90%以上.现作一介绍,供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影响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主要因子和应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义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181-182
核桃低产幼树高接换优,是改造低产林、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洛南县十分重视现有核桃树的改良工作。从2008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面积核桃低产幼树的高接换优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深受果农的欢迎。但是由于核桃树本身的生理特性所决定,与其他果树比较,不仅嫁接难度较大,而且嫁接成活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核桃高接换优是快速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最有效技术措施,近年来全国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目前各地主要采用包土保湿高接技术,该技术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是在小干径(〈3cm)幼龄树、大树多头高接及平斜枝上高接操作难度大。近两年,笔者借鉴山东、河南的核桃高接经验,总结出一套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活率高的核桃高接换优简易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进德  辛国  林云 《落叶果树》2008,40(1):9-10
总结出一套应用方便、工效高、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的核桃高接换优方法.采用嫁接前砧木选择和处理,合理采集和贮藏接穗,选择嫁接适期,接后加强管理等配套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核桃高接操作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过去传统高接方法进行改良:改变接穗采集时间,将接穗削面长度由传统的"8~10 cm"改变为"12~15 cm";将传统的"报纸装土外包塑料袋保湿保温法"和"接穗缠膜报纸遮阴套袋保温保湿法"改进为"塑料袋保湿报纸遮阴保温法",简化接穗缠膜程序,直接用30 cm×45 cm塑料袋套在接穗上,外包报纸并一块包扎遮阴,将套袋和报纸包扎顺序颠倒,减少一次扎绳程序,这一改变可提高功效3~5倍;接后注意观察及时进行补放水,防止接口截面存积伤流液,影响愈伤组织形成;实现了接穗采集、接穗削面长度、包扎措施、包扎程序、补充放水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应用效果十分明显。与原来的薄膜包扎、装土保湿法等相比,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成活率,方法简便快捷,容易操作,节省人工,降低嫁接成本。  相似文献   

17.
去冬今春,有许多高接换优苹果树树干干枯死亡,剖开树根,有些已经霉烂。后经我们对多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树龄、不同品种的详细调查分析,认为死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树龄越大,接点越少,接后成活率越低。经调查,5年生以下的树高接,成活率几乎100%。10年生以上大树,高接后成活率很低。有些高接后接穗成活,生长中途,特别是伏天枝叶大量干枯。有些大树高接后当年成活,但二三年后一结果就死,高接5年后,保存下来的树达不到70%。有人高接时怕麻烦留一层主枝后拦腰砍断,接五、六个接头,接点太少,死树多。  相似文献   

18.
费县是核桃生产大县,现有核桃园面积4100公顷,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政策和效益的双力驱动下,发展迅速,其中3年生左右的核桃园达2200公顷.在建园过程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80%的园片为实生苗建园,因此,随之而来的高接换优任务十分繁重和迫切.过去采用春季硬枝双舌接,要求技术高,操作麻烦,工效低,成活率低(41.2%),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2004~2005年进行了核桃夏季绿枝(芽)嫁接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成活率达到95,2%,当年新梢生长量97.5厘米.  相似文献   

19.
从接穗的采集与保存、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技术、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文玩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达到苹果树高接换优后1年恢复树冠、2年开花结果、3年丰产优质的目的,必须加强对高接树的土肥水、病虫防治等综合管理。1抹芽除萌当年嫁接后,每隔15天左右,应对砧木上的萌芽抹芽1次,以减少树体养分的消耗,促进接穗成活。2分次松绑接穗萌芽后,应在下午或阴天割破套在接穗上面的塑料袋,2~3天后可全部去除。为了防止绑扎物勒入砧木接穗,应在接穗生长期松绑1~2次,同时要在砧穗间设立支柱,以防止接穗被大风吹断。3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在高接后第1年,可适当增施氮肥,以利树体快速生长,早日恢复树冠,为提早结果打好基础。2~3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