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然越冬过程中冬小麦体内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首次测定了冬小麦自然赵冬期间不同部位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发现越冬冬小麦的分蘖节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呈双峰曲线,10月底和1月初分别出现最高值。根尖中含量与分蘖节中的含量变化基本同步,但前期无明显峰值。在1月初根尖和分蘖节同时出现峰值时,根尖中的含量约为分蘖节中含量的10倍。02-10以后,各部位含量的均降至较低水平。说明冬小麦体内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变化与春化过程密切相关。鉴于根尖和分蘖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钼的吸收和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a的盆栽试验结果说明,分蘖期冬小麦钼含量随着土壤有效钼含量提高而提高,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小麦经济产量与分蘖前期(播后45-56d) 和盛期(播后85d)植株钼含量均有良好正相关,但分蘖前期单株干物重处理间没有差异,分蘖盛期单株干物重则随植株钼含量增加而增加。据此推测,冬小麦分蘖期以前是钼营养的临界期,而分蘖盛期则为最大效率期;冬小麦吸收积累钼的高峰在生殖生长期。  相似文献   

3.
秋冬气温偏低,尤其是在冬前和越冬期,由于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热量不足,分蘖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导致大面积麦田的分蘖和成穗率不高.冬小麦分蘖节是产生分蘖、冬季贮藏养分和幼苗越冬的重要器官,主宰着幼苗的生命.分蘖节在土壤中埋藏的深浅,不仅对于促进或控制分蘖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与安全越冬密切相关.分蘖节在土壤中埋藏过深,有抑制分蘖的作用,使分蘖减少;分蘖节暴露地表,易受干旱与冻害威胁,引起死亡,二者都不利于育壮苗,抗旱抗冻.可见播种方法与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分蘖节在土壤中的位置,因而也影响幼苗安全越冬的能力.小麦越冬前的管理,如冬灌蓄墒、增施腊肥、耙耱、保墒、镇压以防风蚀等措施,其作用实质都是保护分蘖节不受冻受旱,增强越冬力,确保小麦正常生长,以利增产.  相似文献   

4.
秋冬气温偏低。尤其是在冬前和越冬期。由于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热量不足。分蘖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导致大面积麦田的分蘖和成穗率不高。冬小麦分蘖节是产生分蘖、冬季贮藏养分和幼苗越冬的重要器官.主宰着幼苗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不同肥料配比对冬小麦分蘖及成穗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永林 《北京农业科学》1997,15(4):20-23,33
冬小麦的分蘖数,分蘖节位,分蘖成穗数是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同时也是决定冬小麦产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在北京昌平的褐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区内对上述指标在不同肥料配比条件下进行观察,我们初步得出:施用NPK和有机肥料,NPK和作物秸秆以及NPK配比,都具有明显的提高冬小麦分蘖数,分蘖成穗数的作用,对缺磷土壤,NP配比也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外源ABA调控寒地冬小麦耐受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试验分别用0、0.1、1、10、100μmol.L-1的ABA对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品种"济麦22"的三叶期麦苗进行根际浇灌。田间自然降温条件下,分别于日最低温度达0、-10和-25℃时取叶片和分蘖节测定生理生化指标,调查麦苗翌年返青率。结果表明,100μmol.L-1ABA处理显著降低两种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ABA含量及ABA/GA比值,对东农冬麦1号叶片和分蘖节及济麦22分蘖节G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济麦22叶片中GA含量增加。两品种小麦MDA含量减少,SOD活性显著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10μmol.L-1ABA处理后东农冬麦1号叶片和分蘖节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ABA含量及ABA/GA比值显著增加,GA含量和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增强。济麦22叶片和分蘖节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膜脂过氧化无显著影响,但其叶片和分蘖节可溶性糖含量及分蘖节中ABA含量、ABA/GA比值降低。其他浓度对两种小麦膜脂过氧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可见,10μmol.L-1ABA可促进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的提高,而对济麦22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抗寒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品种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为试材,研究了越冬期间和返青期冬小麦分蘖节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RC)和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含量等4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越冬前叶面积量与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冬麦的安全越冬;相对电导率在越冬期(12月4日)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而在返青期(3月26日)相对电导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整个越冬过程中及返青期可溶性糖的含量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在越冬末期(2月3日),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脯氨酸、丙二醛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将分化出的冬小麦花粉植株的苗龄分为绿芽,1cm绿苗、3cm绿苗,经3-8℃的冷库内生长66天,这些不同苗龄的绿苗均生长3cm左右,越夏后生根培养一个月,其生根率分别为96.4%、72.9%、70.6%,以绿芽越夏后生根率最高,移载成活后处于分蘖盛期的单倍体花粉植株,用0.04%的秋水仙碱与1.5%的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在18℃条件下浸泡分蘖节6-8h,加倍率可达82.9-87.7%。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缩行匀株(row space reduction and plant space expansion,RRPE)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于2019-2021年小麦种植季,以‘马兰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2个行距和3个播期,研究RRPE处理对小麦冬前分蘖数和生物量的影响,及分蘖节内源激素和蔗糖对RRPE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RRPE处理能促进小麦冬前分蘖数(tillers number,TN)和生物量,平均增加14.5%和20.9%,并增加≥3叶的分蘖数;RRPE处理降低了3叶期至越冬期小麦分蘖节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赤霉素(gibberellin,GA)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l,BR)含量,分别平均降低19.4%、17.5%、11.4%和13.6%;RRPE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素核苷(zeatin nucleoside,ZR)、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和蔗糖(saccharose,SA)含量,平均提高13.1%、54.4%和15.2%。RRPE处理还降低了I...  相似文献   

10.
进行冬小麦冬前生长盛期控旺防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山农664、PH3259在冬前生长旺盛期叶面喷施壮丰安,近根第5、6叶叶鞘长度缩短2.1~3.6 cm,叶片缩短4.9~7.5 cm,宽度增加0.2、0.3 cm,叶绿素含量提高11.68%~12.08%,单株干重增加12.5%、14.3%,有效减轻越冬期冻害,降低枯叶率,避免或减轻主茎受冻或分蘖节受冻,提高成穗率和主茎大蘖成穗率,改善穗部性状,降低冻害损失。  相似文献   

11.
The overwintering survival ratio of the cultivar Dongnongdongmai 1 with strong cold-resistance in paramo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China are over 85%. The tillering nod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s for overwintering survival of winter wheat, because there are more substances associated with cold resistance in tillering nodes than those in leaves and roots. Proteins in the tillering nodes of the cold-resistant cultivar Dongnongdongmai 1 grow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with or without any low-temperature stress were analyzed by 2–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and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In the range of pH 4–7, the expression of 37 proteins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 (±more than two fold) in the proteomic maps of cold-stressed and non-stressed tillering nodes, including a new protein spot. All proteins exhibiting the difference in expression were identified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followed by a database search for protein identification and function prediction. Five groups of proteins were confirmed, namely stress-related proteins (22%), metabolism-associated proteins (35%), and signaling molecules (24%), cell wall-binding proteins (5%), unclear proteins (14%). This indicated that tillering node cells supported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resistance by signal transduction adapting to metabolism an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单株次生根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且因生育期进展其影响更为显著;群体(?)生根量生育前期与密度呈正相关,生育后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干重的变化趋势与次生根相同。根系的垂直分布,密植处理拔节前发展较快;而稀播在生育后期发展迅速,(?)深层根比较发达。稀播小麦的根系活力强于密植的。单株次生根数、根重均与单株穗粒数、粒重呈正相关关系。所以,适当稀播可以培育壮根,增强根系活力,充分发挥土壤、特别是深层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在以干旱为主要特点的气候条件下,晋东南旱地冬小麦生育特点是幼苗期长、有效生长期短、穗分化期短、灌浆期短、成熟晚;冬前分蘖多,春生分蘖少,分蘖高早、两级分化早而快,分蘖成穗率低.旱地冬小麦耗水特点是幼苗期少,拔节后增多,抽穗开花前后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减少.麦田土壤水分供需不平衡,以拔节至灌浆期亏缺最严重,水分满足率仅50%左右,是开发小麦降水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旱地小麦耗水来源,幼苗期以降水为主,中后期以土壤供水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求冬小麦喷施稀土的最佳生育期、浓度和次数的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稀土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加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不同生育期喷施稀土的效果是:拔节期>扬花初期>冬前分蘖期;喷施不同浓度稀土的增产效果是0.1%>0.15%>0.05%(每公顷喷施750kg“常乐益植素”液);喷施稀土次数的增产效果是3次>2次>1次。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肥力有水灌条件下,在拔节期喷施01%稀土溶液750kg液/hm2,增产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状况作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次生根数与分蘖数、根干重与冠干重、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等存在相关关系;根冠比反映着各自干物质积累的特点,与经济系数关系密切;根系活性与叶片衰老、产量构成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元素化合物拌种后冬小麦主要生长发育期主要组织中 RNA 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处理样品中 RNA 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为高。说明稀土元素对冬小麦基因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并能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冻害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气候灾害之一,对小麦冻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46个黄淮北片冬麦区国家区试冬小麦品种在山西定襄、太谷和河北遵化三个环境下的苗期表型(死茎率、冬前单株分蘖数和冬前单株次生根数)进行分析,筛选抗寒品种,并结合各试点表现对抗寒鉴定试验提供指导意见。结果表明:定襄环境下品种死茎率与其余两环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太谷和遵化无显著差异。冬前单株分蘖数和冬前单株次生根数在三个环境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三个环境下品种死茎率进行聚类分析,参试品种被分为抗寒能力较强(Ⅰ类)、抗寒能力差(Ⅱ类)与抗寒能力中等(Ⅲ类)三类品种。在三个环境下筛选出死茎率稳定低于对照的7个品种。综合来看,太谷和遵化适宜作为黄淮北片冬麦区品种抗寒性鉴定试点。该研究结果为黄淮北片冬麦区国家区试冬小麦新品种抗寒性鉴定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幼苗叶片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对冬小麦幼苗叶片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片日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降低,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以及SOD和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这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通过改变叶片内部的生理变化和降低蒸腾来适应干旱逆境。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陕北、渭北地区旱地冬小麦生育期水分盈亏量和不同月份降水自给率地区分异的基础上 ,研究了不同分区典型县旱地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和降水对产量的影响规律 ,确定了陕西丘陵沟壑区和渭北台塬东部冬小麦最佳补充灌溉时期为 :冬前分蘖期和返青、拔节期 ;洛川塬区 :返青、拔节期 ;渭北台塬西部 :越冬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