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本病主要发生在奶牛,尤其舍饲高产奶牛易患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个别牛场可达10%~15%,1995年~1996年我场共发生65例,本文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常称高产奶牛产后瘫痪。人们常说“高产牛难养”就是因为高产奶牛易发生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瘫痪是以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瘫痪和昏迷为特征。一般认为主要与血钙过低有密切关系。1 发病与胎次、日产量及季节的关系多是以在第3胎以后、日产量在25kg以上,舍饲、无运动场、晒不到太阳的奶牛多发,而且新增的饲养户或不注意补充钙质的饲养户所养的奶牛多发。在发病季节上以3~10月份青草茂盛的时节多发(草料足奶量高),冬天常喂干草,产奶量相对下降,较少发病。2 症状2.1 典型病例急性发作常出现在产后12~24h…  相似文献   

3.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症,它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咽、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回肠瘫痪,产后瘫痪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有时发生,本病为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是由于奶牛生产后体内的血钙下降严重而导致的病理现象。奶牛产后瘫痪最常见,通常初产牛和产奶量低的牛很少发生,3~6胎的奶牛和高产奶量的奶牛较多发生。药物治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为奶牛补钙和采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中药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在兽医临床上较常见,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瘫痪奶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捷 《中国奶牛》1997,(5):40-40
奶牛产前瘫痪的诊断和治疗○四川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奶牛场张捷奶牛产前瘫痪疾病在临床上一般不多见,据资料介绍,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料中缺乏钙、磷,胎儿过大或胎水过多引起。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3头发生产前瘫痪的奶牛进行了诊断治疗,采用输液补充钙糖等药物的方...  相似文献   

7.
高产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李桂叶(云南省剑川县兽医站,671300)高产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低血钙、机体糖代谢紊乱的综合征。1发病年龄和季节发病年龄以5岁以上,3~7胎,日产奶25kg以上舍饲母牛多发。经笔者治愈的38例...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前瘫痪是由于奶牛产前血钙水平下降而发生的四肢尤其是后肢站立不起的疾病。临床上多见于产前10天左右的奶牛。笔者曾参加治疗过一起奶牛的产前瘫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严重代谢紊乱的疾病。据统计,我场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占奶牛代谢疾病的51.73%。静脉注射钙制剂治疗奶牛生产瘫痪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自1983年以来,我们应用钙制剂治疗奶牛生产瘫痪384例,治愈372例,治愈率96.88%。根据多年来我们的临床应用,使用钙制剂静脉注射治疗奶牛生产瘫痪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飞 《兽医导刊》2016,(16):180-180
崇信县铜城工业园区某奶牛养殖户发生了高产奶牛瘫痪,造成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四肢卧地不起,呈S状,经笔者诊断,确诊为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为奶牛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选用10%的葡萄糖酸钙,氢化可的松、奶牛产后大补液(钙磷镁钾糖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等以及针灸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引发瘫痪的病因及治疗探讨○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市225009)范庆逊邢华章汤杰杨宏武奶牛发生产后瘫痪及临床治疗,以产后急性缺钙之说广为人们所认可。笔者多年来对产后发生瘫痪的患牛,虽然用钙剂治疗也有不少痊愈的,但淘汰的百分率也很高。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不同产后的瘫痪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笔者仅就多年来所诊治的奶牛瘫痪病进行分析,提供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突然发生,是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低血钙症。多发于3—6胎(5~9岁)的高产奶牛。 1发病情况 2008年10月,临海市大田镇山前村吴某饲养成年奶牛1头,于产后第3d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 ,是奶牛产后发生运动障碍的最重要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 ,在临床代谢性疾病中 ,该病已上升到重要位置 ,严重的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命活动 ,并给养牛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过去在临床治疗中 ,因钙缺乏引起的奶牛产后瘫痪病例居多 ,往往忽视牛发生产后瘫痪的其他因素 ,常采用单纯的钙疗法。这样有时会贻误病情 ,延缓疗程 ,拖跨了患牛 ,最后淘汰或以病牛死亡而告终。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对奶牛产后瘫痪病采用分类方法进行治疗 ,提高了治愈率 ,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奶牛产后瘫痪的分类根据奶牛发生产后瘫痪的…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属于严重的代谢疾病,也是奶牛常发病。一般多发生于产后12~48h,四胎以上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以产后24h内发病最多,亦有在怀孕期或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数天发生的,但比较少见。因其发病急,病情严重,如治疗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得当,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乳热症,是奶牛在分娩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常见于产奶量最高时。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体温下降、四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生产瘫痪后不及时治疗,给奶牛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养殖业中,奶牛产后瘫痪越来越多。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期的常见病,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疾病进行防治,该病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现将防治奶牛产后瘫痪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奶牛生产瘫痪是发生在奶牛产后数天内的一种代谢性疾病。2006年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奶牛生产瘫痪1例,疗效较好,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