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正> 近几年来,市场行情表明,每逢佳节,鲜菇销量猛增,价格上扬。因此,如果使平菇出菇量最大的第一潮菇在节日期间集中上市,菇农便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以室内袋栽确定春节期间出菇为例,其技术关键是:  相似文献   

6.
鸡腿菇是一种集味道鲜美、营养保健于一身的珍稀食用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栽培过程中必须脱袋覆土,不但劳动强度大,占用场地大,而且存在出菇后期易爆发病虫害,出完菇清理场地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广大栽培者,笔者对鸡腿菇袋内覆土和立体栽培进行了初步探索,证明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是近年来人工开发的珍稀菌菇,被誉为“菌种新秀”,其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易于栽培,非常适合我国农村种植。本文针对鸡腿菇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科学管理,以保证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怎样用菌糠栽培EC05鸡腿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菌种生产 母种、原种、栽培种选择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一次性制备。母种培养基用18毫米×180毫米的玻璃试管盛装;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用500毫升罐头瓶或500毫升生理盐水瓶盛装。母种培养基放  相似文献   

9.
1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品种. 2菌种及菌袋制作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及菌袋的制作时间.  相似文献   

10.
1 主要特性 特大型EC05鸡腿菇的菇体高20-35厘米,菌丝可在3~35℃温度下正常生长,8~32℃自然出菇,出菇期无病虫害。各种农作物下脚料均可用于栽培。还可用栽过食用菌的废料进行二次栽培。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机,随着气温的回升,鸡腿菇将再度出菇,并进入春季管理阶段.在出菇之前,应着重检查菌畦的病、虫、水等情况,并做相应处理:一是严格检查菌畦床面.  相似文献   

12.
<正> 1.菌种生产 母种、原种、栽培种,选择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的配方一次性制备。母种培养基用18毫米×180毫米的玻璃试管盛装;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用500毫升罐头瓶或500毫升生理盐水瓶盛装。母种培养基放入口径22~24厘米家用压力锅(家庭做饭用的高压锅)内灭菌40分钟;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放入太空灭菌包(自制材料费约10元,可盛500~800瓶)内灭菌3~4小时或置  相似文献   

13.
李振印 《北京农业》2007,(16):24-25
<正>鸡腿菇是一种集味道鲜美、营养保健于一身的珍稀食用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栽培过程中必须脱袋覆土,不但劳动强度大,占用场地大,而且存在出菇后期易爆发病虫害,出完菇清理场地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广大栽培者,笔者对鸡腿菇袋内覆土和立体栽培进行了初步探索,证明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15.
<正> 鸡腿菇出菇期的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技术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主有次,管理上只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管理者就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17.
18.
<正>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在华北地区从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可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生产设施和冬闲时的劳力,栽培金针菇,以丰富冬季的蔬菜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莉  闻杰  王尚堃  赵严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60-3961
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料,对鸡腿菇4种不同出菇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床架不脱袋立式覆土出菇最好,其菌丝爬满土面天数、现蕾时间均最短,感杂率最低,且产量较高、效益最好,是人多地少、劳力充足地区生产鸡腿菇的适宜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临J-12是中温偏高型喜湿性食用茵.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以温度10℃~35℃、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出菇时以温度10℃~30℃、空气相对湿度85%~90%为宜;温度20℃、湿度90%时,子实体品质好,最高产量为155.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